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使徒行传第十一章

 

十一118
被传去作报告
十一1 有关「弟兄」(KJVNASB)或「弟兄们」(NIV),请参九章17节的注释。

十一23 彼得的同工不是反对说,哥尼流的家人不敬虔(十2);问题为,他们不是正式的犹太人──* 外邦人必须受割礼,才算完全皈依犹太教。(这种要求是根据 * 律法的自然推论,而且问题一直延续到十五章15节。)他们也不是反对彼得向外邦人传讲基督;问题是,他竟与他们吃饭,因为在礼仪上,外邦人是不洁净的(十28;参:加二12)。

十一415 参十章946节的注释。用稍微不同的话重复一则故事,参看九章19节的前言。声称(无论真伪)有神的授权或允许(12节),在古代是为自己行动申辩的常用方法;彼得最后的证据,则是十一章1617节。

十一1617 犹太教除了行割礼,也同时用 * 洗礼来表明皈依,而如果神已经用祂的 * 灵给人施洗,就表示祂已经接受了他们的皈依,不在乎他们是否已经受割礼。

十一18 耶路撒冷的信徒希奇神将这恩赐「竟连 * 外邦人」(NIVNRSV;不是「也」,KJVNASBTEV)都给了。犹太人相信,外邦人只能藉皈依犹太教而得救;许多人亦相信,外邦人只能藉行公义、遵守神赐给挪亚的七条律法(根据犹太人的传统)而得救。但是直到现在,没有人相信外邦人可以和犹太人──这群蒙拣选、在神的主权之下蒙 * 恩惠的人──用同样的方式得救。
十一1930
安提阿的工作
  耶稣运动在加利利主要是农村运动,到了耶路撒冷变成城市运动,而到了安提阿则成为大都会运动。这种快速的转变,在古代是史无前例的,由此亦可看出相当的社会弹性。在过去几百年中,犹太教已经适应了这几种环境,对于犹太基督徒而言,这无异成了他们快速转变的渠道。

安提阿的圣彼得洞穴教堂


十一19 在八章14节之后,腓尼基、居比路(四36),和安提阿等犹太人聚居的都市,自然成了犹太基督徒定居的地方。

十一2021 在叙利亚奥朗底(Orontes)河畔的安提阿,是古代第三大都会中心(仅次于罗马和亚历山太),人口估计约有五十万,亦是罗马的叙利亚兵团之总部。它距离著名的亚波罗神庙很近,步行便可以到;西流基是位于地中海岸的出海港,距它又只有短短的河流航程;这个都市以无数的 * 神秘宗教为傲,也以拥有各式各样的异教著称。
  由于文化的多元主义,其中包括了一股向上的动力,犹太教一般性被接纳,且有不少「虔诚人」(参十2),而族群分区的情形不像亚历山太那么严格。有些较自由派的非巴勒斯坦犹太人,认为在* 外邦人中为以色列的神作见证,是要使一神教显为合理,并与异教中最优秀的哲学接触;割礼对他们算是其次的问题。因此,安提阿自然成为外邦人不需要受割礼就可以听见 * 福音的地方,不像在犹太地(十五1)。

十一2224 巴拿巴相信神在人身上的工作(九27,十五3739)。后期数据常高举一位早期的犹太圣人,名叫 * 希列,他为人温和,愿意照外邦人的现状接纳他们,并依据他们的程度来引导他们,不像当代其他的人。

十一25 大数约在北边一百哩;这趟旅程应当算是出远门的大事。

十一26 「基督徒」(Christian)在* 新约里只出现在这里(是外人加予的绰号)和彼得前书四16(像是法律控诉)。这个称号的形成,有如称参加某一政党的人:「该撒利亚党(Caesarians)」、「希律党」、「庞培党(Pompeianians)」等。安提阿人以取笑人著称,可是第二世纪的基督徒决定以这个名称为傲。没有人料到,这个名称竟然会沿用这么久!

十一27 在这运动中有几位 * 先知,这一点会让外人印象特别深刻;没有任何一个运动曾像这个运动,有许多先知在一起行动;在一些庙宇里会有希腊的庙祝(当时已不像过去那样流行),而 * 约瑟夫说,许多 * 爱色尼人可以说预言。叙利亚以庙祝出名,因此安提阿人可能也对基督徒的先知特别注意。
  有些注释家指出,这些是旅行的先知,并将他们与游走各地的 * 犬儒哲人相比;可是古代希腊罗马境内其他的人也经常流动,他们的搬迁不一定与这职分有关。大多数先知可能固定在一个地方(林前十四29)。

十一28 在革老丢年间发生了一连串严重的饥荒,大大打击地中海的农业:蒲草纸卷显示,主后四十六年谷价高昂;罗马的粮荒几乎导致革老丢在街上被群众围攻(约主后51年);亚底亚宾(Adiabene)的海伦娜皇后「用一大笔钱」购买埃及的粮食,来救济犹太地(约4546年)。有些注释家将这则 * 预言与 * 启示文学常提到的末世饥荒意象相连;虽然此一提议不无可能,但这个预言乃是在革老丢年间应验的。

十一2930 大多数犹太人的救济工作都出于当地,除非情况严重,如,海伦娜皇后帮助巴勒斯坦被饥荒折磨的犹太人便是一例。可是这种以本地为主的方式,主要是由于罗马帝国的本质──跨越多省的组织会受到怀疑──而不是因犹太教的缘故;参:哥林多后书八至九章的注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信徒因着相信* 预言,在饥荒之前就开始采取行动(参:创四十一3336)。
——《圣经背景注释》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