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使徒行传第二十七章

 

 

二十七18
开始航向罗马
  有些注释家建议,这里的「我们」是记述波折的海上行程惯有的写法;但在真正的历史* 叙事中,也常这样使用。希腊作品有不少这类记述,讲到沿岸行驶的船只,如何观察到对岸的光景,而这类文字中有些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这段叙事显然是亲眼见证的实况:航程的细节,包括在怎样的风之下,需要几天抵达某个港口,完全符合亲身参与航程者的报告方式。在十九世纪,有一位在地中海颇有经验的水手雅各布.史密斯,已证实了这一点;大部分后来的注释家,在细节方面都以他的讲法为准。

二十七1 「奥古斯坦」(NASBNRSV,和合本:御营)常是尊称,在这段时期之前和之后,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一个步兵大队用此名称。百夫长可以调来调去;这位百夫长率领的部下可能为八十名士兵(二十七31),不过,一般的地中海货船多半容不下八十多名乘客(参二十七37)。「别的囚犯」可能是以罗马公民的身分送审,但是这类送交的犯人大部分是被定罪的囚犯,要送去戏园里被斗死,作为罗马观众的娱乐。

二十七2 货船船主的地位很低,但是钱赚得不少。就现代的标准来看,古代地中海的船相当小;大部分不到二百五十吨,不过亚历山太的运谷船(二十七6)就重得多(据估计,可能超过八百吨)。亚大米田在大数东南方。皇家差役一般走陆路,除非刚好有船,而这次正是如此。

二十七3 西顿有双港,在该撒利亚(他们的出发地)以北七十哩。

二十七4 这艘船要顶着从西方或西北方吹来的夏风。所以,他们沿着居比路以东的叙利亚岸边行,向北走到小亚细亚的南边,他们的航程虽有岸上的微风相助,但比反方向从海当中走的航程(二十一13)还是慢得多。

二十七5 每拉离港口约两哩。士兵和囚犯原可以走陆路(二十七2),但是百夫长又找到一艘船。

二十七6 罗马的运谷船队是地中海的主要商船;来自埃及亚历山太的船会向北驶,然后再向西,将货物运到罗马。这趟旅程需要约五十天到两个月多一点。而反方向,从罗马到亚历山太的航程,则只要九到十二天。埃及的运谷船大约一百八十呎长,四十五呎宽,最深处超过四十呎;这些船队可能每年将十五万吨的埃及谷物运到意大利去。在一千七百年之前,这是欧洲最大的商业船队。搭乘亚历山太商船,是来往叙利亚和罗马最便捷的方式。

二十七7 在革尼土对面航行的船,是在罗得岛以北。革哩底是爱琴海上最大的岛屿。它的北方没有什么港口,从爱琴海下来的北风,可以将船吹到岸边而沉没。将他们的船推往撒摩尼(在革哩底东端)的风,应当是西北向的风,通常出现在夏末。不过,革哩底的南岸港口较多,而那里的南风也比较温和。

二十七8 在佳澳过去不远,革哩底的南岸突然转向,朝北,让船只猛然面对吹过陆地的西北风。
二十七919
海上的危险
二十七9 这里的「禁食」是指赎罪日,时间在九月或十月。愈靠近冬天,航行愈危险(提后四21;多三12)。从十一月十日开始,最迟可到三月十日,海路完全封闭,不过九月十五日到十一月十日和三月十一日至五月二十六日,也算危险期。

二十七10 航海的异教徒总是要向神明献祭,寻求庇护。有时出现坏兆头,或星象不佳,或有警示的梦,他们若当真,便可能不开船。罗马人在作战之前,都会去占卜,察看动物的内脏、鸟的飞行轨迹……等;在要从事冒险的事之前,宗教方面的指点对他们总是很重要的。他们可能把保罗看成一位先见,不用占卜就可以预知未来。罗马人和希腊人不同,他们对占卜的尊重超过这类预言。

二十七11 百夫长是讲求实际的罗马人,他尊重船长的航海知识,过于这位犹太囚犯的宗教灵感。不过影响这类决定更重要的因素常是经济,甚至超过航海的经验。运谷船有时结伴而行,这艘船则单独出航,它可能是航季最后出发的几艘船之一。不过,在航季结束之前,船长最多只能来到一个比较好的港口;已经到了这么迟的时节,他是不可能抵达意大利的(二十七9)。船长可能也是这艘船的主人,但因为他的船属于帝国运谷船队中的一艘,百夫长身为罗马官员,权力就比船主更大,正如他在埃及的陆路上一样。

二十七12 非尼基可能是一般过冬的港口;它的地点或许是在革哩底岛西南,但更可能是在革哩底北边。

二十七1314 他们需要南风,若顺风,几个小时便可以抵达目的地。但是在这个地区,南风常会突然转向,变成危险的北风;而冲突的气流更增加了风险。

二十七15 倘若风向顺当,这些船在白天可以走约五十浬,二十四小时则可走九十浬;但是倘若遇到强风,将他们吹往另一个方向,他们亦束手无策。

二十七16 在高大惟一可以下锚的地方,也暴露在东北东风之下,所以对他们毫无帮助。「小船」或「救生船」(NIV)是上岸用的,将船稳住,不致过于晃动。有时这类船会放在甲板上;有时则拖在船后,就像此处。因为小船装满了水,有与大船分离之虞,所以必须搬到甲板上来,才能保住。

二十七17 在遇到风暴,大浪翻腾时,要用「缆索」(NASB)或「绳索」(NIV)来巩固船身;这些缆绳要从船尾或船首松开,向后拉,来绑住整个船身。
  如果他们继续按当时的航向,往南走得太多,最后整艘船一定会毁在大赛耳底沙滩上(Syrtis Major,现今的希德拉湾〔Gulf of Sidra〕),那是非洲海岸赛伦耐卡(Cyrenaica)以西的一片浅滩。即使在气候良好的时节,亚历山太的运谷船也会往北开到亚西亚,然后再往西开到意大利,而不直接往西北走,因为风向若突然改变,就会让船搁浅在这片沙滩上。

二十七18 在这个紧要关头,抛弃货物是最自然的作法;到了如此危险的地步,没有人再去区分货物的贵重与否了(拿一5;亦参 * 约瑟夫、* 塔修斯)。

二十七19 要把帆桁──这根横梁约与船等长──降下来,放到甲板上,几乎需要用到甲板上所有的人力。如果有可能,当然会保留它,但是这个风暴太厉害了,它变成累赘,他们承担不起。
二十七2044
海上保平安的神
二十七20 异教徒以为,死在海上的人无法进入死人的境地;他们的灵魂会一直在溺死的水面上漂流。

二十七2122 古代的人对哲人的真诚之衡量(如:阿里斯体普〔Aristippus〕),是看他们在压力之下是否可以保持镇定。真正言行合一的哲人,在海上的风暴中仍能处变不惊(如:怀疑论者比罗〔Pyrrho〕),而像伯利格林诺(Peregrinus)一般的假先知,则无法如此。有些人不能吃东西,可能是因晕船的缘故。

二十七2325 对古代的作者而言,写到一半,再回过头来提先前没有讲到的事,是很平常的。
  有一则故事说到,在遭遇狂风巨浪时,一些平时不理会宗教的人,也开始向神明祷告;与他们同船的哲人毕阿斯(Bias)叫他们不要作声,惟恐神明发现他们也在船上,而把船弄沈!这类态度和 * 旧约中乔纳的举动差不多,而与保罗对全船人的关心成为强烈的对比。(还有少数人,如该撒,曾说,只要他们在船上,船就不会沈,可是保罗的宣告则是因为神的托付和信息,不是因为他是不可或缺的人。)好些神明都声称自己能庇护船只,如伊西斯或丢斯双子(Dioscuri,二十八11);但真正的保护者乃是神。

二十七26 撞上通常不是好消息,保罗却事先注意到,时候到了,这危机会使信仰变得更容易。

二十七2728 米利大(Malta,今名「马耳他」,二十八1)在今天的「亚得里亚海」南端,不过古时却被算在「亚底亚海」之内。为了避开赛耳底,他们从高大漂流,每一天可能的流速和所经过的航道,都经过计算;到米利大岛时正好十四天(二十八1)。从第28节的状况看来,他们当时是靠近米利大东边的科拉(Koura)。他们在这里可以听见水拍岸的声音,因为该处距今日的圣保罗湾可能只有半小时之遥。

二十七29 锚是用来泊住船的,平时会从船首抛下去,此处他们从船尾抛;由于风向的关系,有时会这么做,否则风会把船吹得团团转。

二十七30 有些记载讲到,船快沈的时候,水手会搭小船逃走;这些小船并不是救生艇,而且只能坐几个人。

二十七31 到了这个时候,保罗(本来他的意见不受重视,可能他被视为一位不谙世事的犹太教师,所关心的都是不切实际的事)倒成了全船的指挥,因为百夫长肯听他的话。

二十七32 到第二天,他们应该可以用小船把人送到岸上去(不过要来回很多趟);失去小船,就必须让整条船着陆。

二十七3334 「连一根头发」是 * 旧约的谚语(撒上十四45;撒下十四11;王上一52);不过对这说法不熟悉的人,也很能理解。

二十七3536 这里的用餐方式是犹太人传统的模式:一家之主向神献上感谢,然后把饼分给大家。

二十七37 大船通常可载几百人;* 约瑟夫甚至说,他曾经搭过一条载了六百人的船。

二十七38 他们需要将船的载重量再减轻一些(二十七18),好让船尽可能的靠近岸边。那时他们还留了一些货物当作压舱之物(很重的东西,放在船底以稳定船身)。亚历山太的船所运的货,很可能是麦子。

二十七39 传统所指米利大岛北边的圣保罗湾,完全符合这段 * 叙事的细节。

二十七40 对一艘已经不能行驶、却要靠岸的船,这些动作都是正常的。

二十七41 在圣保罗湾和西北边的撒摩尼他岛当中,是一道狭窄的海峡,大约只有三百呎宽。这艘船在那里的一处沙洲搁浅,船身无法动弹,海浪撞击着船尾。

二十七4243 守卫有责任维护囚犯的安全。如果囚犯逃跑,他们的罪就大了,而若是「死在海中」,他们就不会受太大的责难。

二十七44 在希腊罗马文学中,若有人在海难中得以脱逃,便会被视为是宗教上圣洁之士──即使尚未经过审判——《圣经背景注释》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