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提多书第二章

Ⅳ 基督徒行为的规范(二1-10

从第二章开始,注意力集中在牧养教会所面对的问题,以及面对各个不同阶层的人,提多必须有不同的考量。许多保罗的建议不仅在当时,就是对现今世代都有重要的启发。

A 老年人(二1-3

1 这一节是相对于上一节。鉴于假教师空洞的声明,提多必须热心的教导(希腊文lalei,和合:“讲”)合乎纯正的道理。译作“合乎”的希腊文prepei,意思是“成为适当的”或是“合适”的,显出保罗的特色,因为保罗特别注重合宜的行为(参:林前十一13;弗五3;提前二10)。纯正的道理在一章9节就有提过,至于再一次提到“纯正”或“健全”乃是针对异端成为教会的麻烦。代名词的你,用意在强调提多不属于那群制造麻烦的人。很难如许多学者所断言,作者在此处仅仅为了谴责异端,我们可以清楚看见,他深信真理是对抗谬误最好的解毒剂。

2 所谓纯正的道理首先带出来的,就是坚持信仰要与行为一致。老年人的行为要有资深的样子,所以前三样是对上了年纪的人基本的要求,在现今的世代也应如此。节制这个字不仅在饮酒上有节制,也指一般的节制。译作端庄的字(semnos,字面上是“认真严肃”的意思,如同RSV)在提摩太前书三811已提过,是与执事及其妻子有关。严肃的用意特别符合那些资深之士,但严肃不可以与阴暗忧郁混为一谈。至于下一个译作自守(sōphrōn)的字,字面上是“因有纯正的心意,而冷静的”或是“明智的”(RSV)。这个字之前被用在提摩太前书三2及提多书一8,是针对监督说的。

然而,不仅自守是对所有基督徒长辈的要求,也同样是对世上所有长者的要求,他们都当有以下三点德行才对。信心、爱心、忍耐连在一起,不单单出现在提摩太前书六11-12、提摩太后书三10,也出现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一3。没错!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里将信心、爱心与“盼望”而非“忍耐”连在一起;不必因此认为“忍耐”非保罗的特色,如有些人认为的。盼望与忍耐并无甚大的差异,虽然忍耐含有顺命的成分在内。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保罗在这里,写到年长的人就用忍耐。就算如此,忍耐在人生中任何阶段,都是极高的品格。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被用来要求年长者追求的纯全无疵(希腊文hygiainō),与第1节用来形容道理的“纯正”,是同一个字。对基督徒来讲,心与意念必须同时健康的运作。当纯正被用来要求信心的同时,也要兼顾爱与忍耐,如此才能使德行健全。

3 用来连结以下对妇女的要求,保罗使用照样(新译:hōsautōs,和合:“又”),这是在教牧书信里常用的字,为表示接下来的陈述与前者紧密关联(参:提后三811)。接下来举止行动要恭敬包含了在新约中两个很独特的字;译作“举止行动”的希腊文katastēma,意思是“风度”,用来形容一种心思状态;而希腊文hieroprepēs意思是“对神圣的性格是合宜的”。有人认为同样的字被使用作“神圣的如同女祭司”解释,在这里的意思是要她们的行为如同在圣殿的女祭司一样(参DibeliusLock)。有人觉得这里隐含着所有信者皆为祭司的想法(参Hanson),但似乎离本文太远了。

以下的不说谗言,不给酒作奴仆,又一次鲜明的描绘当时克里特的环境。不说谗言在提摩太前书三11有提到,而有关饮酒在提摩太前书三8也论及。显然在克里特饮酒过度的问题比以弗所严重,特别是妇女。动词(douloō)意味着“束缚”(RSV有“被饮酒奴役”的意思),比提摩太前书所用的句子更加强烈。

为了要求基督徒的性格,保罗使用一个独特的复合字kalodidas-kaloi,译作用善道教训人。虽因年长的妇女亦同属长者,然而这字应该不是指公开的教训,因为那是长老的责任,而是指家中的教养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成熟老练的基督徒妇人在教会的历史中,为基督的缘故,藉着她们的教训与榜样,行许多无价的事奉。

B 年轻人(4-8

4 接下来指出她们事奉的内容。年长的妇人要指教少年妇人爱丈夫,爱儿女。换句话说,已婚的基督徒妇人当帮助年轻的妇人训练家庭中爱的原则,不是干涉又爱管闲事,反而是在婚姻的问题上成为虚心的辅导者。似乎不是那么需要劝诫一个基督徒的妇人爱她自己的孩子;然而这劝诫或许是特别针对克里特人的软弱而再次提醒的。在一章11节里提到的假教师,一定有其破坏家庭的特别手段。甚至我们现代的妇女,也有缺乏真正母爱的例子。那些将自己的前途看得比儿女还重要的妇女,就是这种软弱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5对年轻妇女谨守(sōphrōn)的要求,与第2节对老年人的要求一样(该处作“自守”)。此与贞节(pure)有关联,指出一种正直的道德性格。提摩太也被要求保有同样的特质(提前五22)。

关于如何正确的读下一个字,有一点问题。一种读法是oikouro-us,意思是“看守家务”;但另一种更被证实的读法是oikourgous,意思是“料理家务”,NIV因此译作忙碌于家事。RSV作“家事的”,也是同样意思。无论如何,后面这个字十分罕见,且所表达的含义难以肯定。而保罗只是要强调他前面所提的原则,一个年轻出嫁妇人的职责应该是在家里。

下一个性格是待人有恩。这形容词(agathos,“好的”)与马太福音二十15相同的意思。而顺服自己的丈夫是保罗的观点(弗五22;西三18),三个不同的出处都使用动词(hypotassō),意思是“服从”。

对基督徒来讲,重视行为,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个特别的信仰目的,亦即:免得神的道理被毁谤。保罗以“道理”来替代常用的“名字”,使这个句子有特别的意义。违反了这些基督徒应有的性格,换句话说就是拒绝了自己相信的道理或“福音”。那些在福音里被释放的妇女,若滥用了这自由,行不被当时社会所容许的事,将是对这信息的公然污辱。

6 注意力转到少年人身上,再一次特别劝诫他们要“谨守”。这里要提多鼓励(NIV;和合:“劝”)他们要自律(新译;和合:“谨守”),比第1节更直接而强烈。RSV译为“力劝”来强调他们需要有人持续不断的在德行上被提醒。自律的观念在教牧书信里无处不在,它支配着希腊文化的伦理思想,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劝告并没有什么基督教的色彩。然而,基督教的自制比起希腊的道德家,更多一些谦卑的成分在内。事实上,它是新约里一个基本的信仰观念。

7 提多身为一个牧者,必须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榜样(typos)这个字在提摩太前书四12也应用在提摩太身上,字面的含义是“模子的压印”,比喻为“榜样”的意思。除非提多自己以身作则,否则他的劝说就毫无分量,这个原则在教会牧养的历史中充分展现。在凡事95上作榜样是一个崇高的要求,然而对牧养的人来说,却是再适合不过了。

到此为止,焦点已转移到提多的举止上,接下来则着重在他的教导。榜样在训诫之先;训诫中必须带着最高尚的仁慈,这个先后次序意义重大。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训(didaskalia)这个字,究竟是指“教训这个动作”还是指“教训的内容”。虽然似乎两者都可以被接受,但就前后文来讲,后者较为合宜。教训的内容有两个层面:正直与端庄。正直(aphthoria)是一个独特的希腊文,传达“无玷污”的意思,相对于假教师只跟随流行。而端庄(semnotēs)的形容词已经被用在形容执事及他们的妻子(提前三811)身上,这里又被再次强调其慎重。教导者如果希望自己的话受尊重,他就必须以庄重的态度来教导人。

8 教导的方式正直无玷污,而教导的内容则必须纯全。这里所用的字言语(logos)不同于第7节所使用的教训。这里的教导必须远胜指责,译作无可指责(akatagnōstos),在新约中其他地方未曾出现过。这教导必须含有这样的特性,就是教那反对的人羞惭。提多必须没有任何把柄给反对的人机会,来攻击他或他的教训。藉着生命的榜样与言语使对手羞惭,因为他们若还有灵性的警觉,他们会看见多么不同的生命。保罗为他们的羞惭提供一个理由——因为他们无处可说我们的不是。这并不意味他们对牧者言语上的攻击词穷。重点在基督徒牧者,不留下任何合法的理由,让对手以邪恶的方式攻击他。不是(phaulos)这个字意指“无用”,保罗两次用在对比道德上值得赞美的(罗九11;林后五10)。在新约中可同时形容与道德有关的人或事。

C 奴仆(二9-10

就如同写给提摩太一样(提前六1),如今写给提多,因为保罗发现在面对奴仆的问题上有其必要。他提出一些原则来面对主人与仆人之间的关系,但训诫的内容有些微不同。

9-10 特别的是,鉴于保罗在以弗所及歌罗西鼓励仆人顺服(hypakouō)他们的主人,这里他使用动词hypotassō意思是“屈从于”。后面这个字的意思更强烈,或许是在克里特为仆人的基督徒,更滥用他们在基督里新发现的自由。这个命令应该主要是指奴仆面对基督徒的主人,就像在提摩太前书六2一样;因为没有基督徒仆人可以同意,当道德良知的问题浮现台面时,他们还必须屈从那些不信的异教徒,就像在早期教会所认知的那样。

奴仆必须讨他主人的喜欢。这里的字“喜欢”(euarestos)除了希伯来书十三21,可说是保罗专有的字,但在其他地方总是用来形容讨神的喜欢。如果基督徒仆人能在他们的生命中行出如此高尚的原则,将使这社会结构造成的邪恶大大减少,并显明基督的大能能改变最困难的主仆关系。至于不可顶撞他当从广义的“对立”来解释。RSV译作“不可执拗”,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第三点直接的要求仆人诚实。私拿的这个字nosphizō是“一个普通形容窃盗的字”(Simpson),这是奴仆特别容易被试探的罪行。努力表达诚实的一面,向主人表现自己是个完全可靠的人(当代;和合:“显为忠诚”),这是诚实的一大好处。动词表现(endeiknymi)这个字,除了希伯来书出现的两处之外,完全是保罗特别用来作为提供证据的动词。

10节的结语提供了一个主要的原则,这原则比当时希腊伦理的要求更高。就是奴仆的所作所为必须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希腊文kosmeō是陈列宝石,使其散发出全然绚丽光彩(参Bernard),这里正是这个意思。藉着基督徒行为的榜样,奴仆亦有能力使圣经的教训,在所有外人的眼中显得美丽。这样的原则绝不是单单给奴仆的,它可以适用在所有的基督徒一切所行的事上。凡事(en pasin)可能是阳性的字,意指“对所有人”,如此一来则说明奴仆有机会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主做见证。

Ⅴ 基督徒生活上的神学基础(二11-7

这个连结上下的重要段落,承接着新约中神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重要关系。这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陈述,不仅包含基督徒信仰的梗概,也强调若离了永恒真实的信仰,是不可能有所谓实质的劝告。言行举止诉诸于神学的基础,是基督徒伦理学的最新要素。

A 恩典的春风化雨能力(二11-15

11 连接词因为说明这一段是直接承续上一段。前面提到的我们救主神使人直接想到救恩,简洁的表达了道成肉身及赎罪代偿的观念。神的恩典很清楚是保罗神学思想的钥字,无法否认它在这里是最典型的保罗风格。他无法将救恩与神的恩典分开(参:弗二8),当他论到神进入人的生命时,他发现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字,来表达神甘心乐意以基督来解决人的罪。正因如此,道成肉身的意义重大无比。

当保罗说,神的恩典已经显明,他使用的动词(epiphainō)除了提多书之外,仅仅在新约出现两次(路一79与此处几乎同义,及徒二十七20)。在三章4节里与此处有相似的含义,指的是神的恩慈与仁慈。同词根的名词(epiphaneia)是教牧书信的典型用字,形容主的再来。

是否应该把全人类(现中;和合:“众人”)接续在动词已经显明之后,意味着已经显明给全世界,值得存疑。如果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则有实际上的困难,因为这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听过救恩。然而这里的名词sōtērios(救恩)跟在与格之后,按传统的解释是“将拯救带给……”(Simpson)的意思,因此全人类自然而然属于名词,表达基督救恩的无远弗届。另一种角度就是将“全”解释为“所有阶层的人”。

12 此处的恩典几乎被拟人化,其工作是要教育我们如何生活,就像在教牧书信里常出现的一样,教育的方式必然从正负两面双管齐下。负面的否定是双重的,一则是不敬虔的心(asebeia是对立于在书信中不断被提醒的“敬虔”),一则是世俗的情欲(kosmikai epithymiai),指所有现今世界里的欲念。epithymia情欲这一个字,在希腊文原是中性的,没有不道德的含义,然而在新约中,按着上下文而使它掺入了道德上负面的含义。同样的希腊文kosmikas(世俗的),其本身亦为中性字,但在新约中却常使用它的名词kosmos来形容伦理学上与神对立的世界(如:约七7;林前一21)。

至于正面的教训“自守、公义、敬虔度日”,已经强调很多了。自制被用来要求领袖、老年人及年轻妇女(多一8,二25),对提多的要求不会只有这样。而按公义生活的例子,就是:保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时,要他自己与伙伴,是如何活在遵行神的旨意中(帖前二10)。第三点的要求“敬虔”,正好与第一个负面的道德生活“不敬虔”相反。单单拒斥“不敬虔”是不够的,生命必须积极的活出敬虔。可能这三个形容副词,要点出基督徒对自己、对周围的人,以及对神理想的举止行为。

13 前一节说的是在今世,但基督徒也放眼未来。在新约中盼望并不仅是一个心愿,而是肯定必然成就。这是基督徒所特有的喜乐,因此,这盼望是被赐福的(NIV:“等候被赐福的盼望”)。

而所盼望的内容就是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希腊文的气势集中在“荣耀显现”(如同RV)这个词。显现(epiphaneia)在11节里已有评注,但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有人认为整段是引自一个信条或诗歌(参Easton),而整个段落充满了对皇帝崇拜的字眼(参Dibelius)。然而事实上,“全人类救主”、“恩典”和“显现”这些崇拜皇帝的字眼,在这段文字里不能证明什么;它们却是感情的回荡,正是形成初代基督教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事实上,对认为教牧书信是后人所作的主张者,在这里遇见一个重大的困难,因为对末世的盼望,反映出是基督教发展相当早期的阶段。有人认为这无非是上一代残留的盼望,实在无法令人苟同。没有理由否认这里的陈述,真实的反映与最早期基督徒有关的情况。

这一节里最后几个字令释经学家困惑不已。有两个可能的翻译:或是我们至大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如同NIVRSV),或是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如同AVRV旁注及和合本)。要在这两者之间做一决定,需要多方面的考量。文法上来讲,“救主”前面没有定冠词,支持第一种译法。但是专用术语或是名字的冠词常常会省略,又减弱了这种译法的力量。当大多数的希腊教父维持第一种说法的同时,早期的版本却做第二种解释。基于以上两个主流的想法,前者可能比后者更可靠些,但两者都不足以定论。就教理上来讲,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此处使用形容词至大来形容神,这令全句显得相当独特。也有可能“至大”用在基督的身上更合适,因为神的至大早已毋庸置疑。如果形容词是应用在耶稣身上,这亦无损于神,我们天父的至尊至大。此外,如果按罗马书九5的诠释(参SandayHeadlamBruceMetzgerCranfield),或是想想保罗论及基督的语气,没有理由认为保罗不会将这样的形容归给耶稣。至于显现这个字从来未曾使用在神身上,更可以支持整段话是用在基督身上。另一个影响一些释经学家的,是当时“神和救主”的用法常作为异教徒敬拜的用字。有类似的形容用在托勒密王朝,而且是形容一名而非两名的神祗(Moulton)。96至少,显示了这些字有可能被应用在当时希腊文化的环境中。整体来讲,所有的证据似乎都较支持NIV/RSV的译法。

14 直截了当的提到耶稣自我牺牲的例子,而且所使用的字呼应马可福音十45里耶稣自己的话,祂形容自己是赎价(lytron)(参:提前二6注释)。这里的动词是lytroō(赎回),照字面是“收到赎价而被豁免”(Abbott-Smith)。这段话最有可能引用自诗篇一二九8LXX),不仅动词相同,连片语脱离一切罪恶也一样,虽然是复数。修饰子句他为了我们舍己完全出自保罗笔下(参:加一4,二20),介系词hyper(如同提前二6)显明基督行为中牺牲的特质。它同时说明一个替代的角度,因为在这里与lytroō的关联,并与提摩太前书二6的雷同。97在这自我舍命的基础下,基督从罪中拯救他的百姓,不仅是“从罪中出来”(如:诗一二九8ek),而是“免除”(apo),完完全全的意思。

洁净则是另一个比喻,用来表达救赎大功的果效。它被解释成各样的圣洁或受洗的礼(怀德以三章5节来解释这个字)。但因为洁净的动作是由基督自己施行,所以在这段文字中,前者的解释比较合宜。事实上,在以弗所书五25-26也将基督的舍命,与祂成圣的工作连结在一起,那里提到“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虽然使用受洗的语言,但很清楚的指向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成圣。

译为特作自己的子民(laos periousios)希腊文字眼是出现在出埃及记十九5,意思是“一个特别的珍爱”,就是一些特别有感情属于自己的事物。在这段话中特别使用这个词,表达救赎者对被祂救赎的对象特殊的情感,并说明被赎者的特性是热心为善。保罗使用zelōtēs(热心)在加拉太书一14形容他自己持守祖宗遗传的热心;虽然他的热心是用错了,但他却从未失去这样的热心,并希望所有子民的热心,都能有正确的方向。

15 这一节连结所传达的教义与接下来当行的事。提多被要求这些事你要讲明,就是整个第二章所有实际的教训。除此之外,一个牧者必须花时间在劝诫及责备上(参:提后四2)。有的人需要被鼓励,有的则应当责备,但不论如何,提多都需要练习运用各等权柄(epitagē)。这个字只有出现在新约的保罗书信中,其用法都带有从神来的命令的意思。无疑的,保罗在这里指的是,基督徒牧者都带有从上头来的权柄。因此,提多无须畏惧,只需运用权柄管理所委托给他的人。无疑的,有人会轻看他,然而他只需要拿出神所给的印信就够了(参:提前四12)。 ——《丁道尔圣经注释》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