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但以理书第七章

柒 但以理见四兽和像人子的异象(七1-28

(一)异象的内容(七1-14

(二)异象的撮要(七15-18

(三)异象的详解(七19-28

总结

(一)异象的内容(七1-14

1巴比伦王伯沙撒元年、但以理在上作梦、见了脑中的异象、就记录这梦、述说其中的大意.

2但以理说、我夜里见异象、看见天的四风陡起、刮在大海之上。

3有四个大兽从海中上来、形状各有不同、

4头一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我正观看的时候、兽的翅膀被拔去、兽从地上得立起来、用两站立、像人一样、又得了人心。

5又有一兽如熊、就是第二兽、旁跨而坐、口齿内衔三根肋骨、有吩咐这兽的、说、起来吞吃多肉、

6此后、我观看、又有一兽如豹、背上有鸟的四个翅膀、这兽有四个头、又得了权柄。

7其后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第四兽甚是可怕、极其强壮、大有力量、有大铁牙、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践踏、这兽与前三兽、大不相同、头有十角.

8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他拔出来.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

9我观看、见有宝座设立、上头坐亘古常在者、他的衣服洁白如雪、头发如纯净的羊毛、宝座乃火焰、其轮乃烈火.

10从他面前有火像河发出、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他坐要行审判、案卷都展开了。

11那时我观看、见那兽因小角说夸大话的声音被杀、身体损坏、扔在火中焚烧。

12其余的兽、权柄都被夺去、生命却仍存留、直到所定的时候和日期。

13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

14得了权柄、荣耀、国度、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他的国必不败坏。

1.伯沙撒元年”:主前五五三或五五二年。九年前尼布甲尼撒逝世,儿子以未米罗达(562-560)接续作王两年,就给亲戚尼力基撒(560-556)篡位,作王四年后又被尼布甲尼撒的女婿拿波尼度夺回王权(556-539);拿波尼度长期定居于亚拉伯,委任儿子伯沙撒摄政。

上作梦,见了脑中的异象”:所做的梦,就是脑中的异象,1强调他见异象时神智清醒。

记录这梦”:把所见的异象写下,以便日后异象应验时可作参考(参十二4;赛八16;哈二2;启一19,廿一5)。

述说其中的大意”:也可作“以下是此异象的开首”,2与廿八节的“那事至此完毕”首尾相应;换一句话说,第二至廿八节乃是但以理所见的异象。

2.天的四风”:来自东南西北四方的大风,预表上帝的能力(创六3)。3

大海”:指“无底的深渊”(创七11;赛五十一10;摩七4),4象征世上列邦(赛十七12;耶四十六7);天使的解释也指出“大海”即是“世上”(17节)。此处的“大海”并非地中海。5

3.四个大兽”:圣经常用野兽或怪兽比喻外邦列国(诗六十八31,七十四13,八十14;赛廿七1;结廿九3)。这四个是“大兽”,体积惊人,凶猛残暴。

从海中上来”:描述它们从海中走上陆地(启十三1),它们是一个接踵一个地上来,而不是同时一起上岸;它们可能是被汹涌的海浪抛上陆地。6

4.头一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狮子”是百兽之王,而“鹰”是禽鸟之首,“狮鹰”揉合强调第一兽的威武,是凌驾一切飞禽走兽之上。圣经作者多次把尼布甲尼撒比喻为狮子或鹰(耶四7,四十九19,五十17;哀四19;结十七3;哈一8)。但以理在第二章指出尼布甲尼撒就是大像的金头(二38),与此处的“狮鹰”合。巴比伦皇宫的大门也置有鹰翅膀的狮子雕刻,作为守门神;而且,有翅膀的狮子是巴比伦的国徽。其实,用“狮鹰”象征尼布甲尼撒和他所代表的巴比伦国是最恰当不过的。

绝大部份的学者都同意第一兽象征尼布甲尼撒和巴比伦国;但也有学者建议第一兽是伯沙撒王,有的则说是代表埃及,也有的说是代表玛代国;这三种建议的理由都不充足。7

我正观看的时候\cs8”:我继续凝神观看。8

兽的翅膀被拔去”:尼布甲尼撒因狂妄被罚,一举一动仿若野兽;有如翅膀被拔去的狮子一样,因受创伤而不能像往日一样威风凛凛,统治百兽。

用两脚站立,像人一样,又得了人心”:描写尼布甲尼撒谦卑后,兽心变回人心(四16);另一方面,这几句话也描写巴比伦国早期君王残狠暴戾,与野兽无异,后来的统治者却较有人性,不像以前的君王那样大肆杀戮;“得人心”也可指巴比伦现要成为人,恢复人的尊贵。9

5.又有一兽如熊”:“熊”的力量和形状都不及狮子威猛,比喻玛代和波斯国。

旁跨而坐”:耶柔米认为这句话反映出玛代波斯善待犹太人,祇是坐在一边,没有下毒手迫害他们;10这是毫无根据的臆测。“旁跨而坐”原作“一边站起来”,描写熊正站立起来,准备随时向前扑出去。也有学者认为“旁跨而坐”描写此兽蹲立,一边高一边低的情景,正是玛代和波斯二国实力不相等的写照;11波斯的势力远超玛代国,二国的联合并不是“平等的并合”。

口齿内衔三根肋骨”:指玛代波斯并吞的三个国家,就是巴比伦、吕底亚、埃及。12“三”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也可当作一个约数用,强调玛代波斯占领了许多国家。另一方面,“三根肋骨”可代表圣经提过的三个巴比伦王,就是尼布甲尼撒,以未米罗达,伯沙撒。13

起来吞吃多肉”:可指肋骨上的肉,预表玛代波斯要彻底侵略上述三国;也可代表玛代波斯会穷兵黩武,继续侵略更多的国家。14第一种解释假设肋骨上有肉,这是经文所没有提及的,故第二种解释更合理。

6.又有一兽如豹”:“豹”以行动迅速和聪明驰名(耶五6;何十三7);“豹”代表亚历山大的希腊帝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征服各国。

有鸟的四个翅膀”:加强形容此豹的速度惊人,其跑速如四翼齐飞,仿如飞鸟翱翔。头一个兽祇有一对翼(第4节),而豹却有两对,可见第三国征服敌人的速度远比第一国快速。

有四个头” 第一,指地球的四角,15描写希腊帝国所向无敌,征服各处(相传亚历山大甚至远征印度)。第二,指亚历山大死后国家分裂为四,每一部份由一位将领管治;“四头”就是四个将领。16第二种说法有两种困难:(a)本节先提到“四头”,跟才说“得了权柄”;而根据第二种的说法,“四头”代表国家分裂,怎可说“又得了权柄”?(b)但以理书用“角”预表君王(参24节),而不是用“头”比喻皇帝;故有学者建议这四个头乃是预表四个将领所管辖的四区。17综合来说,第一种的解释比较可取,强调这国的版图广大。

又得了权柄”:直译是“统治权柄交给了它”,指出第三兽能够征服各处,不是因为它的武力,而是有更高的权势使它战无不胜。

7.见第四兽”:但以理没有指出此兽究竟像那一种动物,它的的形状奇异,不能与任何走兽比拟。犹太拉比认为第四兽就是诗八十篇十四节的“走兽”,18这说法没有根据。第四兽象征罗马帝国。19

大铁牙,吞吃嚼碎”:回应二章四十节第四国“强壮如铁,压碎一切”。罗马帝国所向无敌,随意杀害战败国的人民,与此处的的描述合。20

头有十角”:廿四节说明“十角”是十王;因为“角”是力量的记号(申卅三17;撒上二1;诗十八2),而皇帝拥有大权和力量,以“角”代表甚为适切

至于这十王是谁,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罗马帝国最后的十个君王,有说是指罗马帝国灭亡后再复国的十王,更有说是遥指主耶稣第二次再来前在罗马版图所兴起的十王。杨以德指出“十”是一个象征数字,比喻“完全”或“繁多”,“十王”不一定是十个同时期的君王,可指多个皇帝。21

普通的动物祇有两角,第四兽却有“十角”,表明它威武惊人。

8.小角”:有不少圣经学者认为这是指“敌基督”(启十三5-8,十七11-14)。它虽称为“小角”,力量却最大,消灭了其他三个“角”。“小”表示轻蔑之意。

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暗示这“小角”是人,有人的“眼”(八23)和“口”,可以像人一样说话;“夸大的话”是攻击上帝的妄言(七25,十一36)。这小角不是超自然灵界的权势,乃是一个骄傲狂妄的人。

9.见有宝座设立”:“宝座”原文是复数,意即“有多个宝座设立”;有学者认为这“复数”并不是描写有多个的宝座,祇是强调上帝的宝座荣美和崇高,22但更可能的是,天使也坐与上帝一同施行审判(参四14;诗八十九7-8),故不是祇有一个宝座。23

宝座设立”暗示天上法庭一切准备就绪,快要开庭审判。

“亘古长在者”:创世记廿四章一节用相同的字汇描写亚伯拉罕“年纪老迈”;但以理看见上帝以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的形像出现(东正教画家常把上帝绘画成一个有长胡子的老人)。24一般而言,一个年长的法官因阅历丰富,较善于分辨证供的真伪,审讯更加公平。25“亘古长在者”的观念源于上帝的永在和永存(诗九8,廿九10,九十2)。以赛亚曾描绘上帝为一个年青的壮士(赛六十三1-6),与此处刻划上帝为老人成强烈对比。

衣服洁白如雪”:强调纯洁与高贵;马太描绘天使衣服“洁白如雪”(太廿八3),撒狄教会的得胜者也是穿白衣(启三5),二十四位长老在天上同样是身穿白衣(启四4)。圣经常用“洁白”来描写罪因蒙上帝的宽恕而被洗涤纯净。(诗五十一7;赛一18

头发如纯净的羊毛”:皤皤白发更加突出这审判官的年纪老迈,26以回应“亘古常存者”(暗示祂满有智慧);“羊毛”也回应上一句“洁白如雪”,强调纯洁和高贵。27使徒约翰曾经用“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来描写站在七灯台之间的主耶稣(启一14)。

宝座乃火焰”:旧约作者常描绘上帝显现时,有火在四周(出十九18,二十18;申四24,九3;诗十八8,五十3),新约也有类似的描述(来十二29;启四5)。此处的“火焰”一方面表明上帝作为审判官所具有的刑罚能力,可以消灭恶人(诗五十六9;结十三9;玛四1),另一方面也是威武庄严的记号。28

其轮乃烈火”:指宝座有轮,仿如以西结所见的异象一样(结一15-21)。29此处的“宝座”和“轮”都是烈火。

10.从他面前有火像河发出”:象征上帝的刑罚必然临到,敌人不能逃避,定遭焚毙(11“扔在火中焚烧”)。“有火像河”从上帝宝座前流出,与“新天新地”的“生命河”成强烈的对比(启廿二1

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圣经常强调上帝有无数的使者侍候祂,任祂差遣(王上廿二19,“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祂左右”)。“千千”和“万万”都是象征性的数字,比喻“无数”。

案卷都展开”:这记录了犯人的一切行为;波斯王常派遣臣仆往各省窥探,详细记下所见的罪行,以便作呈堂证供。新旧约圣经同样指出上帝好像用书卷记下人一切的行为(赛六十五6;耶十七1;玛三16;启二十12)。此处的“案卷”记录了四兽和小角的罪行。

11.我观看”:由小角说夸大的话开始,直至第四兽被杀。30

说夸大的话”:玛加比壹书用此词句描述安提阿哥四世(玛加比壹书一24,可比较十一36)。

12.其余的兽”:指头三兽,因第十一节祇提到第四兽被杀。

权柄都被夺去”:这三兽并没有像第四兽那小角说夸大的话亵渎上帝,故虽然“权柄都被夺去”,不能再掌权,却仍可存留,直至所定的时间。

就如第二章所记载的大像,“金、银、铜”三国虽然失势,不再在中东称霸,但它们的文化影响力仍然存留,直至大像“半铁半泥”的脚被砸碎,整座大像才瓦解粉碎。

13.见有一位像人子”:头三兽像“狮子、熊、豹”、这位从天而来的却像“人子”;“人子”即是“人”,有人的形像。31

谁是这“一位像人子”?起码有三种说法:

第一,他是天使,是保护犹太人的米迦勒(十二1)。这是舒米特于1900年所提倡的,32近年来为卡伦斯大力鼓吹。33舒米特指出但以理书的作者多次把天使描写作人;例如:八章十五节“加百列形状像人”,九章廿一节原作“那人加百列”,十章五节“加百列像人身穿麻衣”,十章十六节“他像人”,十章十八节“有一位形状像人”,十二章五节天使像“两个人站立”、还有以西结书一章廿六节,启示录十九章十四节都把天使描写作人。故此,这位“像人子”的乃是天使。但是,如果基于圣经其他地方把天使描写为人,则此处的“像人子”也应指天使,按逻辑这是不能成立的,并且,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卡伦斯认为“像人子”与十八和廿二节的“圣民”相等,而“圣民”(1821222527节)一词原为“圣者”,启示文学常用此词来描写“天使”,故“像人子”即是这天使的首领,是一位天使长(米迦勒)。这建议也有破绽,因为:(a)旧约圣经从未有称“天使”为“人民”(七27),34八章廿四节的“圣者”明显也是人民,不是天使。(b)卡伦斯进一步说七章廿七节表明保护犹太人的天使与忠心于上帝的犹太人是混为一体的;35因他认为第八至十二章把地上发生的事与天上的事揉合为一,二者不能分割,故第七章同样地把天上保护犹太人的天使与犹太人合而为一。这理论尚待证实。(c)如果这位“像人子”是一位天使,他与第十节在神面前侍立的使者有何不同?(d)如果是天使,为何被“小角”折磨(2125节)?

第二,“像人子”是历史上一位人物,有三个可能性:(a)他是摩西,36因本段源于申命记卅二章二至四节;这纯粹是一种假设。(b)他是犹大玛加比;37但本书作者却从未提过此人,而且这理论假设本书于主前一六五之后才完成。(c)他是但以理自己,38因在八章十七节他被称为“人子”;这理由不充份,因圣经也称以西结为“人子”,“人子”即是“人”,祇是一个称号。何况,但以理正在观看异象,见“像人子”的驾天云而来,他怎可能是那位“像人子”的呢?

第三,“像人子”代表忠心于神的犹太人,39他们就是天使所说的“至高者的圣民”(1827节);40“像人子”乃是忠于神的犹太人的代表人物,有如旧约的祭司和君王以领袖身份代表全国的人民。41

谁是这一位代表至高者圣民的“像人子”的呢?不少学者认为他是旧约以色列人朝夕所盼望的弥赛亚;42因为,第一,“像人子”表明他不是像那四兽一样属人的国度;第二,祇有弥赛亚的国度是永远的国度,也祇有弥赛亚才是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所事奉的对象(14节);第三,他“驾天云而来”,而旧约通常都用此句话描写神自己的显现和来临(参出十六10,十九9);犹太人也称弥赛亚为“天云之子”;43第四,新旧约圣经指出耶稣基督就是以色列人的弥赛亚,祂自称为“人子”(太十六27;可十45;路九44),44而且,他多次指出“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右边,驾天上的云降临(太廿六64;可十三26,十四62),使徒约翰在拔摩岛看见祂也是“驾云降临”(启一7),祂降临施行审判(启十四14),与但以理书此处的描述合。

但以理形容这位忠心于神的犹太人之代表为“像人子”,为什么不干脆说他是人子呢?加尔文认为因基督那时还未道成肉身45;更合理的解释乃是,但以理强调他与世人的君王和国度截然不同,祂“像人子”,后者都像“兽”。46从第二至第七章,神每次干预和插手,都是藉从天上打发来的代表,在这六次的差遣中,其中三次的代表与人的形状有关(三25,五5,七13)。47

天云而来”:或作“随天云而来”。48

本段是但以理在本书里所见的第一个异象,这异象描绘了人类历史的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四个大兽”的时期,这四头兽所代表的四个国家是:巴比伦(狮子)、玛代波斯(熊)、希腊(豹)、罗马(无名的巨兽)。巴比伦的特点是威武,玛代波斯是不对称的联盟,希腊是迅速的征服各国,罗马却是残暴凶狠。

第二个时期乃是“十角”的时期(7节),包括了由古罗马帝国至末世所有的国度。第三个时期的重点人物是“小角”(8节),它是末世那与神作对的敌基督。

第四个时期紧接第三个时期,口出狂言的敌基督被坐在天上的大法官(就是那亘古常在者)审判和惩罚,而那代表圣民的“像人子”却被领到大法官的面前,得了权柄、荣耀和国度,受全世界的人所事奉;“像人子”的国度是永远的,永不能废去(比较二44)。

1 Barr, 597.

2 re{`s%解作“开始”;参C.C. Torrey, "Notes on the Aramaic Part of Daniel" in Transactions of the Con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09, 281; NEB翻作"Here his account begins".

3 Keil, 222; Walvoord152)认为但以理书每次提到“风”都是象征上帝的能力。在巴比伦的创造故事(Enuma Elish)里,玛度神也是用天的四风去控制敌人他亚玛;参Enuma Elish, , 42-43。唐佑之(38)认为“天的四风”是指四面八方来的势力。

4 “海”在各国的创造故事,都比喻恶势力或混乱;参Lacocque, 138n. 69.

5 地中海的希伯来文是hayya{m hagga{do^l, 本节却是yamma^ rabba^相等于希伯来文的t#ho^m rabba{h; 虽然如此,仍有学者认为“大海”即是"地中海"George H. Lang, The Histories and Prophecies of DanielOliphants, 1942, 86-89, Casey, 18.

6 Baldwin, 139.

7 H.H. Rowley, Darius the Mede and the Four World Empires in the Book of Daniel, 67.

8 Leupold289)翻作"He Kept Looking"; Walvoord, 153.

9 Young144)引述 Bevan 的看法;唐佑之,39.

10 Jerome的解释主要是受了犹太拉比的影响,拉比们因为波斯王古列下令准许犹太人归国,故多数赞许波斯国;参Braverman, 84-89. 但是,初期教父也有认为用“熊”象征波斯国,因它对待敌人十分残暴,与“熊”的性格吻合,J.P. Migneed., Patrologial Cursus completus: Series GraecaParis, 1912, 81: 1416-17.

11 Young145)依据 Keil 而提出的看法。

12 Walvoord156)认为三根肋骨乃代表玛代、波斯和巴比伦。耶柔米首先提倡这种解释,参Jerome, 74; 但根据这样的说法,玛代波斯把自己也吞吃了,故不大合理。

13 Lacoeque, 140; 也有学者把“肋骨”根据亚拉伯文翻作“利牙”,则熊口中三只尖锐的牙齿代表它的残酷;R.M. Frank, "The Desription of the Bear in Daniel 7: 5" CBQ 21: 505-507.

14 Young145)接受第一种解释,Leupold292)却赞同第二种。

15 有关四兽与天的四方的关系,参A. Caquot, "Les quatre be^tes et le fils d~homme" Semitica, 17: 35-71; 唐佑之,40.

16 Jerome, 75; Keil, 293.

17 Walvoord, 158.

18 Braverman90)引述Song of songs Rabbah 3: 4; Midrash Psalms 80: 6; Abot de Rabbi Natan A, 34.

19 Young, "The Identity of the Fourth Empire" 275-294; 唐佑之, 40.

20 Leupold298)指出:"Rome had no interest in raising the conquered nations to any high level of develpment. All her designs were imperial; let the nations be crushed and stamped underfoot."

21 Young, 147.

22 就是所谓"Plural of Majesty"; Montgomery, 297.

23 Young, 151; 马太福音十九28提及“十二个门徒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十二个支派”,启示录二十4也指出圣徒将来要坐在宝座上。其实启示录还提到“七灵”和“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启一4,四4)。

24 吕本的“寿高年迈者”较和合本的“亘古常在者”更合原文。

25 Gaebelin77)却根据约翰福音五22认为“亘古常在者”乃是主耶稣基督,这建议与上下文不合。

26 英国和香港的法官与大律师出庭之时,都戴上用马毛所制的白色假发,这习俗始于十七世纪安妮皇后时期,当时上流社会视戴假发掩盖原来头发为时髦;最近有传说英国大律师公会考虑放弃戴假发的传统,但法官仍会戴上白色的假发;参彭鹏,"大律师拟弃假发",明报,1987831

27 有学者认为“纯净的羊毛”应作“绵羊的羊毛”M. Sokoloff, "Lamb's Wool" JBL 95: 277-279.

28 诗篇九十七篇指写耶和华是审判官,“公义和公平是祂宝座的根基”(2节),随即指出“有烈火在祂前头行,烧灭他四围的敌人”(3节);这样的描述与本节雷同。

29 为什么以西结见上帝宝座有轮子呢?因为他信息中心乃是:当选民犯罪,上帝的宝座就上升离开耶路撒冷(结十15-19)主后五世纪伯阿尔法(Beth Alpha)会堂地板上也雕嵌了上帝有轮的宝座;Towner, 98.

30 Montgomery, 302-303; Young, 152.

31 “儿子”be{n指“一或一组之一分子”(a member of a group),如“以色列之子”即是“以色列人”;参TWOT, 114; J.A. Emerton, "The Origin of The Son of Man Imagery" JTS 9: 225-242 James Muilenberg," The Son of Man in Daniel and the Ethiopic Apocalypse of Enoch" JBL 79: 197-209.

32 N. Schmidt, "The Son of Man in the Book of Daniel" JBL 19: 22-28.

33 J.J. Collins, "The Son of Man and the Saints of the Most High in the Book of Daniel" JBL 93: 50-66; Barr597)也支持这说法。

34 Noth建议希伯来文的`am可指天使,且企图用死海古卷IQH 3: 21支持他的说法,其实,死海古卷的 ~am应是``im; M. Noth, "The Holy Ones of the Most High" in The Laws in the Pentateuch and other EssaysFortress, 1967, 215-228; G.F. Hasel, "The Identity of the Saints of the Most High" Biblica 56: 173-192.

35 Collins, 79; "Heavenly and earthly realities are correlated."

36 Gaster, M. "The Son of man and the Theophany in Daniel Ch. VII: A New Interpretation" The Search 1: 15-30.

37 H. Sahlin, "Antiochus IV Epiphanes und Judas Maccabaeus, Einzige Geschichtspunkte zum Verstandnisse des Daniel-buches" Study of Theology, 23: 41-68.

38 H. Schmid, "Daniel, der Menschensohn" Judaica 27: 192-220.

39 Casey, 28-39; C.F.D. Moule. "From Defendant to Judge" BSNTS 3: 40-53.

40 Vermes 认为这一“至高者的圣民”乃是那些被安提阿哥四世逼害的犹太人;G. Vermes, Jesus the JewCollins, 1973, 169.

41 O. Cullmann, The Christ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SCM, 1959,140; J.W. Rogerson, "The Hebrew Conception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A Re-examination" JThs 21: 1-16.

42 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参Joyce Baldwin, Lamentation to DanielScription Union, 1984, 117; Robert D. Rowe, "Is Daniel's Son of Man Messianie"? in Christ the Lord ed. by Harold H. RowdenIVP, 1982, 90-91. 两约之间的“以诺书”十四次称弥赛亚为“人子”。

43 L. Sabourin, "The Biblical Cloud" Biblical Theology Bulletin, 4:290-311;“天云之子”(Bar-nivli);唐佑之,43。犹太拉比(例如亚兰巴)认为本章第九节的众宝座,其中一座是为弥赛亚就是那位“像人子”而设的;思高125.

44 C.F.D. Moule, The Origin of Christ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16. F.F. Bruee 指出基督用“人子”代替“我”;F.F. Bruce, "The Background to the Son of Man Sayings" in Christ The Lord, 51.

45 Young, 154.

46 本章指出“神、人、兽”的相连关系,有如诗篇八篇所刻画的。有关“人子”与“神子”的关系,可参Sayoon Kim, "Son of Man" as Son of GodTu/bingen, 1983.

47 有关在第八至十二章神如何插手和干预,参 R.D. Rowe, op. cit., 90.

48 旧释,15; Anderson, 84; '`im 翻作"with", "from""on"更适合,参 TWOT, 676-677, 1055. 有关“驾云”与基督站在殿顶的关系,参J.G. Gammie, "A Journey Through Danielic Spaces" Interpretation, 39: 144-156150.

(二)异象的撮要(七15-18

15至于我但以理、我的灵在我里面愁烦、我脑中的异象使我惊惶。

16我就近一位侍立者、问他这一切的真情.他就告诉我、将那事的讲解给我说明。

17这四个大兽就是四王将要在世上兴起.

18然而至高者的圣民、必要得国享受、直到永永远远。

15.我的灵在我里面愁烦”:“灵”一词在旧约出现了三百八十七次,可有多种的解释,此处乃指“内心”(思高把本句翻为“我因此事心中忧戚”,五20“心高气傲”的“气”与此处的“灵”原文同一个词);49“愁烦”原指惊恐、忧虑不安,与下一句的“惊惶”同义。但以理因所见的异象心里满是烦忧,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明白异象的意思,50另一方面是因他异象中看见自己的同胞被第四兽的小角所战胜(21节)。

16.侍立者”:就是那些侍立“亘古常存者”的天使(10节)。

真情”:原指“肯定”,就是必定发生的事情真相。

他就告诉我,将那事的讲解给我说明”:可作“他就对我说,他必会叫我知道那事的讲解”。51但以理在第二、第四、第五章虽能解梦和解释墙上的字,但他作为人仍有限制,所以,需要天使把异象的意思告诉他。

17.四个大兽就是四王”:此处天使说“四兽”即是“四王”,但下文却指出“第四兽就是第四国(23节),表明“王”与“国”可互相替代,“王”就是“国”的代表,有王必有国,有国必有王。52

将要在世上兴起”:“将”不是指“将来”,乃是“必”的意思,因第一国巴比伦已经兴起了。53有学者认为第三节提到第四兽从“海中上来”,与此处的“世上”矛盾,故建议把本节改作“从地上灭绝”;54这忽略了“海中”本是象征世界。

18.至高者的圣民”:“至高者”暗示上帝是超然至尊的,以及祂的全能(诗十八13;哀三38)。55“圣民”直译是“圣者”,这里指忠于上帝的子民,56此观念乃源于以色列民族归给上帝作“祭司的国度、圣洁的的选民”(出十九6)。除本章与八章廿四节,祇有诗篇十六篇三节和卅四篇九节用“圣民”称呼以色列人。新旧约圣经喜欢称基督徒为“圣徒”,暗示基督徒是以色列民的延续(罗一7;林前一2;腓一1)。57无论是旧约和新约,“圣洁”一词都强调分别出来归上帝。58

但以理因所看见的异象而忧虑不安(参28节,他在十8也因见异象而浑身乏力,面貌失色),在八27因异象“昏迷不醒,病了数日”),先知耶利米(耶四19)、以西结(结三15)、撒迦利亚(亚九1,十二1)也曾为所得的启示或所见的异象付上代价。叫但以理忧烦的一个原因,乃是他不明白异象的意思(尼布甲尼撒也曾因此“烦乱”,二1,四5;伯沙撒亦因不能明白墙上的字而“变了脸色、心意惊惶”,五6),故他请求在上帝宝座面前侍立的一位天使帮助他,解释异象的含义;以西结(结40-48章)和撒迦利亚(亚1-6章)都同样在异象中获得了天使的援手,这显示出天使在启示文学所占的重要地位。59

天使简略地告诉但以理四头巨兽象征在地上兴起的四王(或是他们所代表的四国),但忠于上帝的选民(就是那位“像人子”所代表的)必会得国权,直到永永远远,暗示四个帝国都会消逝,祇有神子民的国度才能存到永恒。

49 G.S. Whitlock,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in Hebrew Psychology", Interpretation14:3-13; Young156)把此处的ru^ah]解作“自己”,即但以理本人觉得愁烦。

50 “在我里面”原文是b#go^ nidnch本是指藏剑所用的“鞘”(代上廿一27),比喻人的内心被身体包住,有如剑在鞘里;Baldwin,144; Lacoeque, 149.

51 把连接词u^and)解作代名词(that; Young, 157; Montgomery, 307; William Wright, A Grammar of the Arabic Languages1898, 31. 列王纪上二17W#yitten之连接词w##也解作that. 有关但以理为什么需要天使常忙解梦,参J.A.T. Robinson, But That I Can't Believe N.Y., 1967, 125.

52 Delcor, 157.

53 可比较第16节的“问” ~eb[~eh)本是“将来时式”,但可解作"Imperfect of purpose"; Montgomery, 307.

54 Charles, 79; 他根据七十士译本作此翻译,Lacocque149)也视此为一种可能的译法。

55 D.V.G. Levi,"'El`Elyon in Gen 14: 18-20" JBL 63:1-9.

56 1317用同一个字描述天使,但本章27节加上“人民”一词,指出他们是一“圣民”。

57 冯荫坤指出“即如以色列是因上帝的拣选成为圣民,新约的信徒也是由于上帝的呼召得以成为圣徒”,冯荫坤,腓立比书注释(天道,1987),68

58 O.R. Jones, "The Concept of Holiness" in TDNT, V, 489-93; R. Otto, The Idea of the HolyOxford, 1926.

59 Russell, 129.

(三)异象的详解(七19-28

19那时我愿知道第四兽的真情、他为何与那三兽的真情、大不相同、甚是可怕、有铁牙铜爪、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践踏、

20头有十角、和那另长的一角、在这角前有三角被他打落、这角有眼、有说夸大话的口、形状强横、过于他的同类。

21我观看、见这角与圣民争战、胜了他们、

22直到亘古常在者来给至高者的圣民伸、圣民得国的时候就到了。

23那侍立者这样说、第四兽就是世上必有的第四国、与一切国大不相同、必吞吃全地、并且践踏嚼碎。

24至于那十角、就是从这国中必兴起的十王、后来又兴起一王、与先前的不同、他必制伏三王。

25他必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必折磨至高者的圣民、必想改变节期、和律法.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

26然而审判者必坐行审判、他的权柄必被夺去、毁坏、灭绝、一直到底。

27国度、权柄、和天下诸国的大权、必赐给至高者的圣民.他的国是永远的、一切掌权的都必事奉他、顺从他。

28那事至此完毕。至于我但以理、心中甚是惊惶、脸色也改变了、却将那事存记在心。

19.我愿知道第四兽的真情”:但以理不满意天使对于四兽轻描淡写的解释,他对于第四兽与前三兽截然不同感到趣味盎然,故继续向天使询问。有学者认为他祇想知道有关第四兽的真相,表明本书不是写于主前第六世纪;不然的话,他应该查询第一兽的详情;60这说法并不合理,因为他所见的异象大部分与第四兽有关,而且第四兽的小角战胜了圣民(21节),他有兴趣更深了解第四兽,是最自然不过的。61

甚是可怕”:第四兽形状恐怖,叫人不寒而栗。

铜爪”:这是第七节没有提及的;但以理在这里更详尽地描绘第四兽,故不能说“铜爪”一定是后来的人所加上去的,乃是原文所没有的。

20.有三角被他打落”:“三角”有如“十角”,也是一个象征的数目,指有几个君王。62

21.我见这角与圣民争战”:这句话也是但以理加上的补充,是先前没有讲及的。

22.给至高者的圣民伸冤”:大法官宣判:至高者的圣民赢了官司,得了胜诉(申十18;诗一四○13)。也有学者根据马太福音十九章廿八节“你们要坐在宝座上,审判十二个支派”和哥林多前书六章二节“圣徒要审判世界”,将本句解作“把审判的权柄赐给至高者的圣民”(启二十4),63因“伸冤”原指“审判”或“裁决”。第二种的说法与上下文不吻合,因在本章里“亘古常在者”自己是法官,也是执行刑罚者(10-1226节)。

圣民得国”:圣民不但获胜诉,且得到赔偿,“得国”回应第十四节。

23.吞吃全地,并且践踏嚼碎”:“吞吃”指毁灭(赛九12;耶十25),“践踏”有如牛在场上踹谷(弥四13),“嚼碎”原作“粉碎”,多指把东西搅磨成粉末(赛廿八28)。64第四国所向无敌,战无不胜;它吞灭、蹂躏、粉碎所有敌对的势力。

24.又兴起一王”:第八节的“小角”。

25.折磨”:历代志上十七章九节作“扰害”,此词本描述一件衣服因穿旧了而渐渐破烂,不能再用;65后有用来形容人身体因年老衰败像被虫蛀的衣服一样破烂(创十八12;伯十三28)。这“一王”逼害圣民,正如一件衣服渐渐破烂,他折磨玩弄他们,叫他们因受蹂躏,变成像废物一样破烂毫无价值。

改变节期和律法”:“节期”指宗教的节日,66或一般的时序季节(如春夏秋冬四季)。67“律法”也同样可有两种解释:第一,指圣民的信仰,因“律法”可指宗教的法律;68第二,指一般的法律,即是圣民的道德标准。69根据上下文(特别是九27),此处的“节期”乃指圣民的宗教节日(撰写死海古卷的昆兰团体坚持要按犹太人的日历写他们的节期),而“律法”也和他们的信仰有关,祇是选民的信仰与道德是不能分割的,故“律法”可包括宗教和道德的规条。但以理在第二章指出:祇有上帝才可以“改变时候、日期”(二21),但此王(敌基督)以自己和上帝平等,竟然意图改变时序季节。

一载二载半载”:“载”原文是“期”指一段时间,可有三种解释:第一,根据八章十四节;九章廿七节把“期”当作“年”,这是和合本的译法。70第二,照原文直译为“期”,故是“一个时期、两个时期、半个时期”(吕本,思高),71这象征圣民被折磨了一段时间,跟是双倍长的时间,因上帝插手,褫夺了那折磨圣民者的权柄。72第三,把“两期”视之为复数(不当它为双数);则“一期多期半期”是启示文学的一种术语,乃指一段不确定的时间,73因此,没有第二种解释所暗示的象征意义;换言之,圣民被交付在那“一王”手中一段时间,然后上帝才干预,灭绝了该王。

27.至高者的圣民”:此处指出廿一、廿二、廿五节的“圣者”是人民,而不是天使,因此处的原文是圣洁的人民,赞成第十三节“像人子”是天使长的学者,建议把“人民”解作“一”,即是一的圣者,这建议没有足够理由支持。74

他的国是永远的”:“他”指十三节的“像人子”(太廿八18);另一方面,依文法结构来看,“他”也可回应上一句的“圣民”,75即圣民的国是永远的,这是一个属灵的国度,是主第一次降临时所开始,在祂第二次再临才进入高。

事奉他,顺服他”:“他”也可指“圣民”;76启示录指出被羔羊买赎的人“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上帝,在地上执掌王权”(启五10)。

28.那事”:所见的异象与所听见有关异象的解释。

脸色也改变了”:但以理见异象后立刻焦虑不安,现在听完天使的解释,不但惊惶,连脸色都变白,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同胞(“圣民”)会遭遇被折磨的厄运。

本段集中描写末世的事情。到时候,敌基督会兴起,以下的事情便随发生:第一,他除掉一些君王(或王国);77第二,他口出狂言亵渎上帝;第三,他逼害蹂躏圣民;第四,他图谋更改圣民的宗教(包括节期和规条),但没有完全成功;第五,圣民被交付他手,受他统治一段时期;第六,上帝插手,审判惩罚他(他被火烧死,11节),第七,基督与圣民获得国度权柄,在全地作王;这国度是永存的。

60 Montgomery, 309.

61 但以理用了三节经文记录有关头三兽的异象,描述第四兽却用了八节经文。

62 Young, 150.

63 Driver, 91; l# 视作"to"l# 通常的翻译,但l# 也可作为"a dative of advantage", 则全句英文译为"Judgment was rendered in favour of the saints".

64 圣经用此词形容以色列人有一天会粉碎敌国(赛廿九5,四十15;弥四13)。

65 C.J. Labusehagne, "Ugarit BLT and BILTI in Isa. 10: 4", VT 14: 97-99.

66 Montgomery, 311; Walvoord, 175; Baldwin, 146; Hartman, 207; Hammer, 81.

67 Young, 161; Leupold,324)提及法国大革命时,曾有人企图把一星期七日改为一星期十日;Hammer, 81.

68 Montgomery, 311; Russell135)认为“律法”应作"裁决",指这王想推翻上帝对他所作的宣判。

69 Young, 161; Baldwin, 146.

70 Wood, 150; Walvoord, 176; Unger, 1648; Lacocque, 154胡里昂,93;苏佐扬,108;他们觉得“一载二载半载”(三年半)与启十一2,十二6,十三5合。

71 Young, 161; Leupold, 325; 米勒德,780;思高,126.

72 本节反映出这位君王开始时不太惹人注目,后来却显赫辉煌,大有权柄,正当人以为他权势会继续扩充之际,他忽然衰败倒下;也有学者认为“一载二载半载”指三年半,即是""的一半,而""表征"完全""三年半""完全"的一半,即指"不完全"象征"罪恶",故三年半是罪恶猖獗的时间,Jerome, 456.

73 TWOT, 1054 C.D. Isbell建议把'`iddanin视作“复数”(Plural),而不是“双数”(Dual);无疑,从亚兰文的文法来看,`'iddanin是复数,双数应是 `iddanayin。但是,圣经的亚兰文常用复数代替双数,例如第8节的"双眼"便是用复数而非倍数,又如以西结书四十七13的“两分”,也是用复数代替双数;参Montgomery, 312; Lacocque, 154.

74 V. Poythress, "The Holy Ones of The Most High in Dan. 7" VT 26: 208-213.

75 “他的国”malku^te{hpronominal suffix是男性单数,而"人民" `am也是男性单数。

76 Young162)把本节下半翻作"Their Kingdom is an eternal Kingdom and all Sovereignities shall serve and obey them."

77 何慕义(95)认为“三王”(24节)代表末世时代一些颇具势力的国家。

总结

Ⅰ 本章采用了法庭审讯的过程作为体裁。第一,犯人是那“小角”(8节,即是24节的“一王”)。作者首先叙述此“小角”的起源:当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四大帝国消逝后,地上还有许多的君王或政权兴起(“十角”的时期),之后,“小角”才兴起;而且,是在末世基督再来之前。

第二,主审法官是上帝(“亘古常在者”,9节),祂在天上开庭审讯,祂自己坐在宝座上,有无数的使者在祂面前侍立。祂要根据那本记录册上所记载的,聆讯“小角”的罪行。

第三,“小角”的罪行有二项:(a)它“说夸大的话”(8112025节),作者四次提及小角口出狂言,说僭妄的话顶撞上帝,它骄傲自恃,自以为超越上帝,不把上帝放在眼内(比较帖后二4),故敢说狂言亵渎上帝。尼布甲尼撒、伯沙撒、和此处的“小角”都因骄傲而堕落;天使的堕落(赛十四12-14),亚当夏娃的犯罪都与骄傲有关,难怪奥古斯丁,亚圭那、但丁都视骄傲为人类最根本的罪恶。78“骄傲”也把本书的尼布甲尼撒、伯沙撒、“小角”几个重要人物串连起来,他们都因骄傲而得罪上帝。(b)它逼害“圣民”(2125节);由于它骄傲,它不惧怕上帝,故它逼害忠心于上帝的子民,又试图更改他们的信仰。

第四,主审法官(上帝)审判的结果是:宣告“小角”的罪名成立,因此,上帝一方面刑罚“小角”,另一方面把国度权柄颁赐给那些虽受迫害,但仍然忠心于祂的圣民之领袖“像人子”,而“像人子”和圣民会永远作王。

“但以理”一名的意思是“神审判”,可说是本章最恰当的撮要。圣经最后的一卷书启示录用了多种譬喻(包括七印、七号、七碗等)强调上帝审判恶人,祇是人仍不肯悔改,继续咒诅上帝(启十六911)。79今天基督徒岂不是常常漠视上帝的公义和审判,很容易陷入“放任”的网罗里;让我们不要忘记,有一天我们都要向这位“烈火”的上帝(来十二29)交账,在祂面前那本“案卷”(10节)记录了我们一切的言行举止。

Ⅱ 本章和第二章明显地有相同的主题,都是比对人的国(四国代表)与上帝的国(第二章里的上帝的国乃是上帝所设立,第七章没有提及这一点,祇强调谁得到此国度),藉此表明上帝掌管人类的历史,人的国都必消逝,至终乃是上帝的永远的国度降临;故此,被掳的犹太人应该继续倚靠和忠于上帝,因他们最终必得胜利。80

第二,第二章的四个国家同属于一座大像,是一个整体,但第七章的四国却是四头不同的巨兽,且看来不是同时候出现,乃是一头接另一头。

第三,第二章祇描述四国,第七章却指出四国后还有“十角”和“小角”,以及“小角”如何折磨“圣民”。此外,第七章记录在天上发生了“亘古常在者”开庭审判与“像人子”得国权,这也是第二章没有提及的。

第四,第二章里上帝的国是用一块大石代表,第七章却说是“像人子”得国权;第七章用“像人子”(“人”),与代表人国的“野兽”相比,而且,“像人子”是在天上得国权,人的国却源于“海中”(3节)。圣经常用“海”比喻与上帝作对的势力(诗七十四13;赛廿七1),故“像人子”的国超越“海中上来”的国,是不是暗示上帝必然胜过抵挡祂的势力?81对于但以理的读者(即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来说,这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第五,第二章指出大像被石头砸碎,第七章的重点却是与第四国有关的“小角”,故祇提第四国被灭(12节),而没有论到其他三国如何灭亡。

第六,第二章提到上帝的国要成立,但第七章指出上帝的国要交给“像人子”和他所代表的忠于上帝的圣民;理由是第二章没有记载圣民为信仰受苦,第七章却指出他们受折磨。82凡对上帝至死忠心,并且不因迫害离弃祂的人自然配受尊荣,可和基督永远作王。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

Ⅲ 如果把本章与启示录作一比较,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本章中从海中上来的四兽,前三头像狮、熊、豹,启示录十三章的兽也是从海中上来,它“口像狮子的口”、“脚像熊的脚”、“形状像豹”(启十三2)。83启示录的兽和本章第四兽同样有十角(启十三1)。本章的“小角”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折磨圣民”,并且“圣民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25节),启示录十三章的兽也“开口向上帝说亵渎的话”(6节)、“任凭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7节)、“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5节)。84本章的第四兽“因小角说夸大话的声音被杀,扔在火中焚烧”(11节),启示录的那兽“被扔在烧的硫磺火里”(启十九20)。

第二,本章描述天上有上帝的宝座与千万天使在祂面前侍立,启示录也绘画无数被救赎的人在宝座前唱新歌(启十四1-3)。启示录的作者在同一章中更指出有一位“像人子的”坐在白云上(14节),与但以理书七章十三节合。启示录二十章六节指出圣徒与基督作王,回应本章所说的圣徒与“像人子”一同得国权(参启十一15)。

第三,本章指出上帝坐行审判,在祂面前“案卷都展开”(10节),这案卷相等于启示录二十章十二节的“案卷”,详细记下恶人的罪行(出卅二32;诗六十九28)。85启示录提到另一本“案卷”:就是生命册(启三5,十三8,十七8,二十15,廿一27),这册记下那些忠于上帝,有资格进入新圣城耶路撒冷的人的名字。86

Ⅳ 福音派多数同意本章这四兽象征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但对于“十角”却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第一种乃是上述注释所注用,“十角”和“三角”都是象征性的数字,前者代表古罗马帝国灭亡至主再来前所有的君王或国度,后者则是在末世为敌基督所歼灭的三个君王或国度;“小角”乃是敌基督,“圣民”乃是忠心于上帝的基督徒。当敌基督正要加紧逼害圣徒的时候,忽然被上帝消灭,故圣徒所受的折磨祇是“一载二载半载”,他们在水深火热中获得拯救,不需要继续遭受更厉害的折磨。“小角”被毁,“像人子”的弥赛亚获得国权,与众圣徒一同作王。

第二种解释是接纳时代论的学者所大力提倡的。他们认为本章像第二章一样指出历史有一间隔期,即第四兽乃指古罗马帝国,“头有十角”(7节)却属于将来要兴起的新罗马帝国(十王鼎立);“古”“新”二罗马帝国之间有一段长时期的空隙,就是教会现今所处于的时代。

赞成第二种解释的学者指出:(a)“十角”的“十”不是一个象征的数字,乃是十个君王,且是同时期作王的。由于古罗马的历史从没有一个时期是有十王执政,故必会在将来的新罗马帝国应验。87(b)当这十王同时掌权的时候,敌基督兴起,他会除灭十王中的三王,然后成为新罗马帝国最末的一位君王,联合各国逼害犹太人,犹太人被交在他手中三年半(即是本章25节的“一载二载半载”);正当选民受逼迫极厉害的时候,“像人子”的弥赛亚降临在橄榄山(亚十四4;徒一11),歼灭了敌基督和他的同党(启十九19-21),然后和圣徒一同作王,开始了千禧年的国度。88

第二种的解释有三大特点:(a)它对第二和七章的诠释都是一致,认为两章不但论及已发生的事,也预言到将来(就是空隙以后)的事;第一种解释把第二章的记录视为全部发生过了,第七章却包括过去和将来的事;无可否认,第一种解释不及第二种解释那样前后一致。虽然如此,我们要问:有什么证据支持第四兽和十角之间有一空隙期呢?(b)第二种解释把“一载二载半载”(25节)看为三年半,这是很自然的解法,好像比第一种解释视“一载二载半载”为象征数较可取。(c)第二种解释试图以经解经,用新约经文(尤其是启示录)来诠释但以理书,这是很值得欣赏的,祇不过我们能否肯定那些新约经文是论及与但以理书相同的人物或事情?何况,“千禧年”也不是永远的国度。89

Ⅴ 正如第二章可有不同的解释,本章除了上述两种解释,还有第三种的看法。根据这看法,第一兽是巴比伦,第二兽是玛代,第三兽是波斯,第四兽是希腊,而“十角”乃指希腊分裂后的叙利亚国(北国)的十个君王,他们是谁呢?这有两种可能:(a)“十”祇是个象征数字,90乃指北国叙利亚安提阿哥第四世以前所有的君王。(b)“十”乃指十个君王,他们是西流古一世、安提阿哥一世、安提阿哥二世、西流古二世,西流古三世、安提阿哥三世、西流古四世、底米丢、安提阿哥(底米丢的哥哥)、多利买六世。而“三角”指最后三位的底米丢(本继承父亲西流古四世作王,却代替安提阿哥四世在罗马为人质)、安提阿哥(为叔叔安提阿哥四世所杀)和多利买六世(安提阿哥四世的外甥;在安提阿哥四世篡位前,曾作叙利亚王一个月)。91有学者认为“三角”应是底米丢、安提阿哥、希略多路,因为希略多路虽然不是皇帝的后代,他却谋害了西流古三世,准备自己登基作王,但为安提阿哥四世所杀;92把希略多路视为“三角”之一比较合理。

赞成把第四国解作“希腊”的学者都认为“小角”是安提阿哥四世,93因他屡次折磨犹太人:首先下令把犹太人“希腊化”,逼他们说希腊语,穿希腊服装、吃希腊食物。他又在主前一六七年把圣殿改为丢斯庙,在圣殿登坛上设立希腊的丢斯像,也可能曾把自己的像立在圣殿里。他又下令不准人在圣殿祭祀的供献,不许守安息日,不许行割礼,不准读律法书,且强逼犹太人吃猪肉,拜偶像。94而“一载二载半载”乃指安提阿哥四世逼害犹太人的时期(168-164 B.C.);安提阿哥四世后来猝然暴毙,乃因被上帝的审判所灭。

许多接受第三种说法的学习认为“人子”祇是“人”的别号,95“像人子”意即“像人”,重点是和“兽”作对比,没有其他含义。而“像人子”比喻“圣民”,就如像狮子的第一兽比喻巴比伦、像熊的第二兽比喻玛代,像豹的第三兽比喻波斯一样,故不是扮演一个“代表”圣民的角色;“像人子”与圣民是相同的。故此,本章第十四节说“像人子得了权柄、荣耀、国度”,第廿七节却指出“国度权柄和天下诸国的大权”,必赐给至高者的圣民,因“像人子”就是“圣民”。96这些学者认为“像人子”不会是“天使”或“弥赛亚”,因此处祇说他随天云而来,不是说他乘坐天云而来,后者才是上帝显现的特征。97“圣民”就是那些虽受安提阿哥四世迫害,仍然忠心于上帝的犹太人。

对于第三种的说法,我们提出两点的质疑:(a)这些受安提阿哥四世迫害的犹太人怎样得了永远的国度,且为一切掌权的所事奉和服从(27节)?(b)如果“像人子”祇是“人”的别号,怎样解释新约称基督为人子,和那些用本章来描述祂第二次降临的经文呢?98

至于那一种解释最为合理,要留待本书的末后才作出结论。

78 IBD, 1264.

79 有关启示录中“神审判”的讨论,可参D. Guthrie, The Relevance of John's ApocalypseEerdmans, 1987, 115f.

80 Casey, 8-9.

81 “海也不再有了”(启廿一1)是否暗示在新天新地再没有与上帝对抗的恶势力呢?有关第七章与巴力胜过海神那故事的关系,参J.J. Collins, "Apocalyptic Genre and Mythic Allusions in Dan." JSOT 21: 83-100.

82 第七章用野兽象征列国,因为本章指出“兽”折磨圣民,令他们受苦;第二章从未提到圣民受逼害,故用“金属”比喻列国。

83 本章是“狮、熊、豹”,而启示录十三2乃是“豹、熊、狮”,这是一种交叉的对偶(Chiastic Parallelism),可比较诗篇廿二12-21的“牛、狮、狗”与“狗、狮、牛”。有关启示录十三的“兽”是否罗马帝国,参Jerome, 456.

84 贾玉铭(60节)因此认为但以理第七章的小角和启示录十三章的野兽都指“敌基督”。

85 主后第三世纪的一位著名拉比曾说过:“如果你记得在天上有一只眼注视你的举动,一只耳听你说话,一本册子记录你的行为,则你不会轻易犯罪”;Towner, 101.

86 IBD, 203-204; 次经却提到另一本"灭亡册",写上所有会灭亡的恶人名字(以诺壹书八十一4;禧年书三十22;利未遗训五4; IB, III, 130.

87 胡里昂,89.

88 R.G. Clouseed.The Meaning of The MillenniumIVP, 1977, 63-92; L.J. Word, The Bible and Future EventsZondervan, 1976, 96-110; M.J. Erickson, Contemporary Options in EschatologyBaker, 1977, 109-124.

89 E.J. Young, The Messianic Prophecies of DanielEerdmans, 1954, 30-31; Beacon, 659.

90 CollinsForm, 80.

91 旧释,14;谢秀雄,184.

92 CollinsForm, 80; Towner, 95; 有关安提阿哥四世的历史,参O. Morkholm, Autiochus IV ofSyriaGyldendalske Boghandel, 1966.

93 Barr, 597; 赞成“小角”是敌基督,参Beacon, 659.

94 谢友王,258-259.

95 G. Vermes, "The Use of vnrb / avnrb in Jewish Aramaic" in M. Black, An Aramaic Approach to the Gospels and ActsOxford, 1967, 310-328.

96 G.R. Beasley-Murray,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niel 7" CBQ, 45: 44-58., 50; "The man-like one represents the Faithful, he also stands for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eople;"因为在但以理书“国民”和“国王”是互相代用的,故“像人子”既是代表“圣民”,作为“圣民”的君皇,自然相等于“圣民”;故此,说“像人子”“代表圣民”或“相等圣民”二者分别不大。

97 此处是用介词``imwith, 而不是b# on, 后者才是用来描述上帝显现;如果接受此说法,“像人子”是被天使领带随天上的云上到上帝宝座面前;Towner, 104, AB 206.

98 接受第三种说法的学者会指出:但以理书第七章的“像人子”祇是""的别称,但到了两约之间,次经和伪经的作者却把此名号应用在弥赛亚身上(参以诺传、以斯拉贰书等),而基督既是那真正的弥赛亚,故采用“人子”这称号;W.O. WalkerJr.,"Dan. 7: 13-14" Interpretation 39: 176-181178.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