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拿书

将约拿书及部分历代志视为「米大示」的性质,是否有足够的支持证据?

  「米大示」乃犹太人对旧约的解释,运用其丰富的想像力将某些经文加以引伸。米大示此名源于dams,其意谓「寻找、考察」,为要润色圣经,使经文所描述的事更加生动传神。例子之一有《创世记伪经》(Genesis Apocrvphn,用亚兰文写成,年代约主前二百年),是创世记十二11-19加以引伸而写成,记载亚伯拉罕及撒拉如何下埃及,加插他们与法老的冗长对话,还描写撒拉是美若天仙。于是,这份伪经记载亚伯拉罕因为撒拉的美色而险些招致杀身之祸,他在危急关头,迫于无奈,便向法老的使者撒谎。米大示的记载,颇类似我们现今主日学老师授课时的技巧,他们为要吸引小孩子,便将圣经故事说得生动无比。一般来说,米大示倾向把圣经伟人做某事的动机加以合理化,并描写这伟人建功立业,是英勇无比的。

  解释过米大示的意思后,现在回到本文的主题。首先我们读读约拿书。除却约拿书里面的四章经文,希伯来文圣经提及先知约拿的,就只有列王纪下十四25。该节经文说:「他(耶罗波安第二)收回以色列边界之地,从哈马口直到亚拉巴海,正如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藉他仆人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先知约拿所说的。」这节经文与约拿书所记载的事迹绝无关系,其中可以说有牵连的,就只是上述经文强调那迦特希弗人的爱国热忱。既然米大示乃将某段圣经加以引伸,凭想像而加添上栩栩如生的描绘。那么,约拿书不算米大示,因为约拿书从没提及耶罗波安第二的战役。虽则约拿书的写作方法是如此生动传神,情节丰富。但作者用字简明,字句洗练,与一般的米大示迥然有别。假如基于书内那段慑人心弦的历险,就说约拿书是米大示。那么,创世记十四章有关亚伯拉罕从米所波大米侵略者的手中救回罗得,也可算是米大示了。另一方面,马太福音第四章基督受试探的情景,也一样迫真生动呢!米大示亦有异象的描写,同样是生动而吸引的。那么,我们岂不也可以说新约启示录也属米大示吗?

  约拿书并非米大示。至于历代志上下的多处经文都有冗长的说话,(例如代上二十八章,大卫向所罗门所说的话:代下十四11,亚撒与谢拉对阵之前所作的祈祷。)又是否米大示呢?列王纪上是简明扼要地记录历史,但历代志上下却大不相同,这意味着,是后来的一个说故事者,加插丰富的情节及对话于历代志里面吧?上述判断的基础是薄弱的。参看Crockett所着Harmony of Samuel Kings.and Chronicles,就可知这几份历史书的记述是和谐一致的。有时候,详细而富戏剧性的事迹,可见于列王纪,但历代志就只字不提。例子之一是神人从犹大上伯特利宣布神对耶罗波安的审判,情节丰富,这神人后来被狮子吞吃,死了。这段事迹只可见于列王纪上十三章。

  列王纪及历代志的作者,编写这两份经卷时,偶然会拾取不同的资料,其中原因,是这两份经卷的作者基于不同目的而编写。列王纪作者所重视的,就是在南北国分裂后,君王是否遵守在摩西时代神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盟约。至于历代志编者,则着重宗教上的仪文,因为这仪文可确保以色列与神有着良好的关系。(因此,历代志编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宗教礼仪、祭司与利未人的职份。)此外,每当南国君王遇到大试探,但靠神可以克胜之时,历代志编者都隆重其事地记绿下来。照我们现在的资料显示,米大示的记载并没有与历代志编者所用的手法有相似之处。以公正态度考据客观资料,就可知道,并非后期的职业说故事者为历代志加添丰富的情节。(有关米大示的风格的详细资料,可参Encyclopedia Britannica,在“Midrash"条下,14th ed,15:415-16。)

约拿书所记载的,是否历史事实?

  约拿书所记资料的真确性,以及其历史价值,常受人质疑。问题的所在,主要是从迦特希弗而来的先知那段不寻常的经历。约拿被抛在怒海中,竟从一条友善的鲸鱼(「大鱼」)而获救。他留在鲸鱼胃里三日之久,然后被吐出来,到了陆地。这事情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还有另一点使人难以接受;事奉外邦神的尼尼微大城居民,他们听闻约拿——这位素未谋面的外国人,操特别的口音向他们传警告的信息,对尼尼微居民说:他们不认识的神将施行审判,要毁灭尼尼微城。他们竟然会惊惧痛哭、禁食祈祷,为避免这些毁灭性的灾难。尼尼微居民的这种表现,确使人大惑不解。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能否提出一种论调;约拿书是一个短篇历史故事,并带有寓言的目的,为要提醒主前五世纪的巴勒斯坦犹太人,不要满脑子民族自尊、国族主义,却应负起向异邦传神信息的责任。

  上述理论,目前非常流行;然而里面有几项严重的弱点。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马太福音十二40,神的儿子耶稣也相信约拿书所记的乃历史事实。这节经文记载:「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这节经文显示了耶稣的立场,亦使问题的答案明朗化了。耶稣肯定约拿在大鱼腹中经过了三天,并将这经历视为预表,带出他在星期五被钉死、埋葬,以及在星期天早上复活。耶稣即将经历这一连串的事情,乃历史事实;另一方面,这连串历史事实乃约拿那段经历的原像。若原像乃史实,则预表也必须是史实;出于虚构杜撰的记载,不能预表将来的史实。小说相对于小说,而只有史实才能预表史实。旧约有关基督的预表,都是历史上的人物(将要被献于摩利亚山的以撒、亦君王亦祭司的麦基洗德、摩西、大卫及所罗门)。另一方面,哥林多前书十章,保罗亦引出埃及时所发生的事为鉴戒,以提醒当日的信徒。

  至于尼尼微居民悔改方面。他们听约拿的信息后立刻悔改,表面上看来的确不大可能,但耶稣的说话指证了这段事迹:「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太十二41)假如当日的尼尼微居民没有悔改(理性主义的高等批判学者;就是抱着这样的论调),那么,责难耶稣当时的犹太人存着不信的心,就太不公平了。耶稣指出,尼尼微居民昔日悔改,正好成为犹太居民的榜样。但假如尼尼微居民并不是真有悔改,而约拿书亦只不过是传说,那么,尼尼微居民的表现,又怎能令耶稣当日的犹太人羞愧呢?无论如何,耶稣相信约拿所记的,尽都属实。于是,真正跟随他的人也应抱同样信念!

——圣经难题汇编-艾基新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