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那鸿书第三章

伍 尼尼微倾覆(续)

第三章也是一首长诗,共分为六段,豫言尼尼微城的毁灭。第一段再述该城的强暴及陷落(1-4节)。第二段论陷落的城为列国所不齿(5-7节)。第三段论尼尼微蹈挪亚们的覆辙(8-10节)。第四段宣布尼尼微的厄运(11-13节)。第五段说明尼尼微必致败亡的原因(14-17节)。第六段以哀歌悲叹尼尼微败亡的悲剧(1819节)。

(六)强暴者亡(三1-4

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抢夺的事总不止息。”(三1

“祸哉”是一种惊叹,不是一项威胁语(参阅哈二91215)。

这流人血的城(参阅结廿四9)。在古时,首都是代表该国的。尼尼微是亚述的京城,是充满暴力的,十足代表亚述帝国。

那真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谎诈是外交的政策,以手段制造国际间的矛盾,培养他自己的权力。强暴就是以战争夺取各国的财富。

战争的目的在于抢夺,所以完全是强盗的行为,这样的罪行总不止息。

鞭声响亮,车轮轰轰,马匹踢跳,车辆奔腾。”(2节)

作者又以想象在描绘侵略者进攻的军队,战车迅速飞驰而来,马匹在鞭策之下踢跳,使车辆更加威武地奔腾。

这些战车在古代石头铺成的街道上,必成为十分喧哗的声音(参阅珥二5)。征服者如此猖狂的来侵犯,如入无人之境。罪恶者在这种情形之下,竟然没有反抗的力量,连保护自身的安全,也无能为力。实在令人慨叹。

马兵争先,刀剑发光,枪矛闪烁,被杀的甚多,尸首成了大堆,尸骸无数,人碰而跌倒。”(3节)

“马兵争先”是很活泼的译词,但在原意上并不清楚。有几种可能的译法。“马兵使马匹向上跳跃”,1“马兵在马匹上直立”,2“马兵奔驰如火焰一般”,3“马兵在马上凶猛,使马嘴直冒唾沫”。4在原文中是没有动词的,却以动词的分词作为形容词,来形容“马兵”。“那催促马匹向前的马兵”(参阅耶四十六9)。

刀剑因转动而发光,枪矛舞动,成为闪烁的光亮,那些刀枪好似镰刀一般,将禾稼割倒在地,那麦实际是生灵,被杀的甚多。

尸首太多,堆积成堆,军队任意践踏,在尸首上奔走,有时甚至绊跌。一幅十分可怕而可悲的战场图画。

都因那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惯行邪术,藉淫行诱惑列国,用邪术诱惑多族。”(4节)

亚述的外交好似妓女的诱惑,正如妓女的美貌来吸引,亚述以许多物质的力量诱惑别的国家,让他们上了圈套而不自觉,终于如陷泥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淫行常指敬奉偶像的迷信举动。亚述以宗教的方法引诱以色列及其他国家陷在罪恶之中。以色列就有一个实际的历史事件。当利亚与北国以色列来胁迫犹大联盟,来对付亚述,亚哈斯王投靠亚述,虽然一时幸免于战祸,但必须与亚述结盟,并采纳亚述的宗教,所付的代价实在太重大,真是得不偿失(王下十六章)。

邪术与淫行都属于迷信与属灵的背道,也指贸易与外交的诡诈与欺骗。邪术是巴比伦特别发达的,亚述一定也有这样的迷信。

“诱惑”原意为“卖”,即卖为奴隶,这是亚述对多族的罪行,使人们因宗教迷信而陷入罪中,甚至沦为奴隶,供亚述主子任意驱使,终于走向灭亡之途。

亚述的罪恶,危害别人,使别人受辱,也必使他自己自食其果。日后他所受的羞辱实在很大,他必沦为娼妓那样下贱。

1 John Calvin, Commentaries on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Breiteneicher, Ninive und Nahum, 1861.

2 Maurer, Commentarius grammaticus historicus criticus in prophetas minores, 1840.

3 Rabbi David Kimchi的意见,参阅J.M.P. Smith, Nahum, 336.

4 J. Harle*ry, Recherches bibligues, xiii, Le Lavre de Nahum (1904).

(七)列国不齿(三5-7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我必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脸上,使列国看见你的赤体,使列邦观看你的丑陋。”(5节)

先知的语气与第二章十三节首句相同,以耶和华的宣告,神与亚述为敌,祂必施以报应。

本节仍继续以妓女为隐喻,予以羞辱。揭起衣襟蒙在脸上,是奸淫者所受的刑罚(耶十三2226;结十六36及以下;何二39)。据说这也是亚述对待妇女战俘的方法。5衣襟指长袍的下摆(参阅出廿八3334;赛六1)。

“使列国看见你的赤体”,神要在列国面前,暴露亚述的丑态,因为他们的罪行,羞辱别人,自己必蒙羞。这是公义的报应。

我必将可憎污秽之物抛在你身上,辱没你,为众目所观。”(6节)

“可憎污秽之物”有三种可能的解释。这是指粪土丢在街上的,为污秽之物。这也可指战事中的尸体,被弃在街头,也为人们掩鼻的。这更有可能是偶像之物,甚至有人意译为“我必将你葬埋在偶像之下”,可能与原意出入太大。6但是指偶像,可能很大,因为偶像无用,只成为可憎污秽之物。这将成为公开的羞辱,众目昭昭,使别国都受警戒,因为这是信奉偶像的结局。

凡看见你的,都必逃跑离开你,说尼尼微荒凉了。有谁为你悲伤呢?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呢。”(7节)

这是尼尼微城陷落之后,人们经过这城,已看见那种败落荒废之地。在惊怕中,也感到不祥,所以就急速地逃离,不愿在这咒诅之地逗留。

尼尼微荒凉了,他诚然成为一堆废墟,有谁会为他凭吊呢?别人只以憎恶的态度来看这荒凉的城,想到这城以往的荣华,完全建筑在罪恶上。多少生灵涂炭受害,复仇的心更加尖锐,非但不会寄以同情,反而认为自作自受,罪有应得,为仇者快。但有谁会为他悲伤。所以这是一个修辞的问题,不需要回答,或以否定的答覆来表示。

又有一个修辞的问题:“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任何地方都寻不见。这是指丧礼中可以雇用人来举哀。但是人们看到尼尼微的情景,都急速地逃跑离开,谁也不愿逗留,连可雇用举哀的人都找不着。这是多么凄惨的情形,但是罪的后果就是这样。尼尼微曾看见许多城市在他旳暴行下陷落,他却幸灾乐祸,抢掠一切的财物,完全没有一点同情心,现在他自己也遭遇同样的命运。

5 Birch and Pinches, The Bronze Ornaments of the Palace Gaves from Balawat, C2 and 3, J6.

6 Paul Kleinert, Commentaries on Micah, Nahum and Zephaniah (in Lange's Bibelwerk 1868).

(八)前车可鉴(三8-10

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海作他的濠沟,又作他的城墙。”(8节)

挪亚们是大城,有极坚固的营垒,以后终于败亡陷落,尼尼微比他更强吗?也一定无法逃避厄运。

“挪亚们”直译为“亚们”之挪,亚们是挪城的神明,这是临海的城,距离挪弗(Memphis)之南四百四十哩,为埃及的名城,北端只相距一四○哩,在第十九朝代(1580-1205B.C.),挪弗曾为首都。挪城离此不远,可能是一个重镇。耶利米书第四十六章二十五节挪的亚扪,以西结书第三十章十四至十六节也特别提起挪弗及挪,可见挪城的重要性。大多数经学家都认为挪城即底比斯(Thebes),在尼罗河的东岸,对岸有庙宇及坟地,是历史的名迹。

水是它天然的保障,在防守上一定十分巩固,其中的居民一定也凭藉这样的保障。其实那城却是不堪一击,以后还是很快湮没在历史的废墟之中。

古实和埃及,是他无穷的力量。弗人和路比族是他的帮手。”(9节)

根据历史的考据,古实曾一度统治埃及,这是在第二十五朝代(712-663B.C.),那时挪城是首都。所以古实与埃及相提并论。

弗人和路比族都曾出现在创世记第十章。弗是含的第三子(十6)。他们曾在推罗(结廿七10),又与埃及有关(结三十5;耶四十六9)。在以西结书第三十八章五节弗人与歌革有关,在以赛亚书第六十六章十九节,弗人称为善勒(PulPut相似),且与路德、他施有关。在七十士译本中,弗为吕彼亚。路比族可能与创世记第十章十三节的利哈比(Lehabim)是同义字。

他们怎么能成为埃及的帮手呢?可能是贸易上的交往,使埃及的财富增多。但是财富增多,国防增强,仍无法避免历史的浩劫。

任他被迁移,被掳去。他的婴孩在各市口上也被摔死,人为他的尊贵人拈。他所有的大人,都被链子锁。”(10节)

这样的名城被掳,居民成为奴隶。婴孩被摔死,这是古时战争中最残酷的举动。为灭绝兵源,敌人每将男婴摔在墙上或岩石,使他们脑浆四溅,惨不忍睹(参阅王下八12;赛十三16;何十三16)。有时敌军甚至剖开孕妇的肚腹,使胎儿一同死亡(摩一13;何十三16)。

那些尊贵人是贵胄,但现在沦为奴隶。人们以拈阄的方法把他们当作物件一样分开,占为己有(参阅珥三3以及俄11)。那些人,所谓“大人”也是指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成为战俘,被链子锁拖走。

(九)厄运频仍(三11-13

你也必喝醉,必被埋藏,并因仇敌的缘故寻求避难所。”(11节)

这是神的忿怒,人因罪喝下神忿怒的酒,甚至醉倒(参阅哈二16;耶廿五15-27;俄16;结廿三33及以下;赛五十一17-23;诗六十3;哀四21)。“埋藏”的含意不十分清楚,有人译为“晕厥”,因惊怕而浑身无力发昏(参阅赛五十一20;拿四8;摩八13;结卅一15)。有人认为“埋藏”是有被轻视的意思,7但持这样解释的甚少。

他因逃避敌人,要寻求避难所。他们以前专追赶别人,好似猛狮追逐别的小动物一般。现在他们被人追逐,成为惊弓之鸟,到处逃遁,设法避难,却找不到避难之处,经常处在惊恐之中。

你一切保障,必像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无花果。若一摇撼,就落在想吃之人的口中。”(12节)

这里的保障,必为防守之要口,为阻挡敌军进攻的,可能不是指城门。但是这只像初熟的无花果,成熟之后无法久留在树上。所以稍经摇撼,就会掉落下来(参阅弥七1;赛廿八4;耶廿四2)。这保障也经不起摇撼、震动,都会纷纷如果实落下,供人吞吃。

你地上的人民,如同妇女,你国中的关口,向仇敌敞开,你的门闩,被火焚烧。”(13节)

灾难来到,连防守尼尼微的将士都失去男子汉的勇气,好像妇女一般的弱(参阅赛十九16;耶四十九22,五十37,五十一30)。

城门被焚,烧门闩,城门必无法再关紧,不但城门,连关口,或最重要防线的入口,还不能紧密地关住。于是仇敌看见这些敝开的口子,必十分惊喜,因为不致自破,使他们不劳而获,举手可取,实在太轻易了。

他们的败亡,显示神公义的能力,使他们完全失去勇气,失去力量,没有保障,没有避处,时机已经成熟,好似审判已经如敌人来到,敝开的入口,敌人可以长驱直入。

nbsp;

7 O. Happel, Das Buch der Propheton Nahum (1902), A. von Hoonacker, Les douze petits prophe&te (1908).

nbsp;

(十)败亡原因(三14-17

你要打水豫备受困,要坚固你的保障,踹土和泥,修补砖。”(14节)

尼尼微已经成为困兽,仍作最后的自与挣扎。为了防守,用水问题一定得解决(犹大也曾因战时贮水,可参阅赛七3)。供水充足,他们还可维持一时的安全。

要坚固保障,还得重修与建造。缺口必须堵塞、填补,城墙到处都需加厚,使其坚固,经得起炮火的袭击。修补砖,再作砖来供建造之用。在巴比伦与亚述,砖石的制作一向驰名,砖土先经太阳晒干,再加烧烤,所以砖石十分坚实,但是这些都无补于事,到时仍被仇敌打倒,使他们可以长驱直入。

在那里火必烧灭,刀剑必杀戮你,吞灭你如同蝻子,任你加增人数多如蝻子,多如蝗虫罢!”(15节)

人的劳力是徒然的,一切防守的工事无济于事。火与刀剑是毁灭的力量(参阅申廿八22;士一825,二十3748;撒上三十114;王上九16;赛一7;耶卅四2;摩一4及以下;何八14)。

据传亚述王闻知敌人已破城而入,遂自行纵火将这城焚毁,也有传说,经三年防守终于失败,河水涨溢,将城墙冲毁,他就引火自焚。8

蝻子与蝗虫之灾在约珥书有详尽的论述。它们毁灭的力量十分可怕。“任你加增人数多如蝻子!”也许指军队的增多,防守的力量无论怎样增强,都于事实无补。

你增添商贾,多过天上的星,蝻子吃尽而去。”(16节)

商贾增加,财富增多,使国防增强,商贾的数目甚至比天上的星还多,照说可解当时的困难。但是蝻子一来全都吃尽而去。那些侵略者将尼尼微捣毁之后,只抢掠财宝,便呼啸而去,无意将这荒废的城重建,这大城最后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不会再有复兴的希望。

你的首领,多如蝗虫,你的军长,仿佛成的蚂蚱。天凉的时候,齐落在篱笆上,日头一出,便都飞去,人不知道落在何处。”(17节)

“首领”有不同的解释,因为这字在别处并未出现过。可能的译词有下列几种:(一)贵胄,9(二)战士,10(三)守,11(四)征税官,12(五)赶鬼者,13(六)文士。14原因是这字原来是亚述的语文,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军事首领,也许与宗教有关,类似耶利米书第五十一章二十七节的“军长”(字根有些近似)。15

战士或文书成,设防的事定是十分周密,他们人数之多,如蝗虫一般。他们的“军长”(可能与首领同义),也多得不可胜数。

天凉的时候蚂蚱不能有很多的活动,只云集在篱笆处,一有阳光,有了日头的热气,又活动起来。这些军事领袖在战时也是如此不安。最后却不知他们的去向。他们或弃阵逃跑,流亡在异地;或临阵战死,“人不知道落在何处”,他们也都这样消失了。

从第十四至十七节,尼尼微最后的希望都消失了!

(一)城内的设置毫无功效,用水供应充足,结果也枯竭。砖泥修建也不能使保障屹立。

(二)防御的工事全部废弃。人为的设防被破坏了。神的怒气把个人与国家一并灭绝。

(三)集合的力量终归徒然。商人的财富失去,兵士的力量耗尽,首领的计谋完全失效。

一切都失落了,甚至都不知失落在那里(参阅诗一○三10;赛十七14;伯七10以及启十八21)。

尼尼微败落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好似落下的尘埃。这是神公义的启示。

 

8 Smith, Nahum, 349.

9 RashRabbi David Kimchi引用。可参阅E. Henderson, The Book of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translated (1868), C. von Orelli,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ausgelegt (1883).

10 C.F. Keil, Commentary on the Minor Prophets (1866).

11 Knabenbauer, Commentary in propheta*s minores (1886) J. Hole*ry, Recherches bibliques, vol, xiii, Le Livre de Nahum; C.F. Kent, The Sermons, Epistles and Apocalyses of Israel's Prophets (1910).

12 B. Duhm, Die Zwo/lf Propheten in den Versmassen der Urschrift u/bersetzt (1910).

13 Paul Haupt, "Notes on the Book of Nahum," JBL, xxvi (1907) 1-53.

14 Smith, Nahum, 351.

15 亚述字源dupsa%rru, tupsarru参阅Smith, Nahum, 351-352.

 

(十一)哀歌悲叹(三1819

亚述王阿,你的牧人睡觉,你的贵胄安歇,你的人民散在山间,无人招聚。”(18节)

这是哀歌的形式,悲叹尼尼微城的厄运。先知似向亚述王悲叹地宣告:你的牧人,就是首长们死亡了(参阅诗七十六5;耶五十一3957以及诗十二3)。

贵胄安歇,贵胄是军事领袖,他们也在静止的状态中,不能再活跃。这种安歇,当然不是安逸或安乐,而是动弹不得,几乎与上列的“睡觉”同义,也受了死亡的辖制。睡觉与安歇都指死亡(参阅赛十四18;诗十三3,七十六56)。

牧人与贵胄包括所有的领袖,后者为军事方面,而前者为行政首长,小至一城之首领,大可指一国之君。他们死亡,一切都全部解体。

人民散在山间,是因城市战乱,他们在外流逐。他们那似羊,牧人既离弃他们,他们就四散在各处(参阅王上廿二17;结卅四6;亚十三7;民廿七17)。这将是最后的情景,无可挽救。

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凡听你信息的,必都因此向你拍掌,你所行的恶,谁没有时常遭遇呢?”(19节)

尼尼微城的破损是无可弥补的了。伤痕可指国家元气的损失(参阅摩六6;赛三十26以及耶八21)。有时也可指个人(箴十六18,十七19及十八12)。类似的话也可在耶利米书中寻见:第十章十九节,第十四章十七节,第三十章十二节,第四十六章十一节。

人们看了拍掌,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可参阅赛五十五12;结廿五6;诗四十七2,九十八8)。那些人所以有这样兴奋的态度,因为感到公义已经伸张,神已为他们申冤,报应的事已经实现。

亚述的恶行,曾在许多邦国与人民中循环。这恶似乎永远没有过去。但是尼尼微败亡,使这恶性的循环得以中断,从此以后,罪恶不得再张狂。这是最后的事。

西番雅书以“最后”作结。

 

本章概要

本章以“祸哉”开始,以责的问题作结。尼尼微败亡的景象继续描绘,那些毁灭的情形是全然的,最后的,再无恢复的可能,没有复兴的希望。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5节)这句话是第二章的结语,在这里再重复。这不是先知偏狭民族主义的论调,好似神只偏待祂的选民,而敌对外邦人。罪恶才是与神为敌的,不拘是以色列人,或外邦人。

尼尼微是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抢夺的事,总不止息(1节)。他们惯行邪术,藉淫行诱惑列国(4节)。先知从信仰的立场,以道德的敏感来看,只知道圣洁的神是无法容忍的,祂来了,徐缓而稳健地走来,施行审判,祂是神,是万军之主耶和华。

先知显然有申命记信息中那种信念,是先知的历史哲学,是神学对历史的剖析。公义使万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良善必有成功的结果,蒙神赐福。罪恶必招致灾祸与困苦(参阅申廿八章)。

关于尼尼微的命运,约拿书似有不同的解释。其实公义的原则仍是相同的,悔改是惟一的途径得着赦免的宏恩。凡不悔悟的,必然灭亡。豫言的应验基于这样的条件。

 

参考书目

那鸿书

Adler, M. "A Specimen of a Commentary and Collated Text of the Targum to the Prophet Nahum," Jewish Quarterly Review, 7 (1895), 630-657.

Arnold, W.R. "The Composition of Nahum 1:2:3,"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21 (1901), 225-265.

Bickell, G. "Die Hebraische Metrik,"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andischen Gesellschaft, 1880.

Budde, K. "Das Hebraische Klagelied,"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34 (1883).

Buhl, F. "Einige textkritische Bemerkungen zu der Kleinen Propheten,"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5 (1885), 74-84.

Daglish, E.R. "Nahum," The Broadman Bible Commentary, vol. 7. Nashville: Broadman Press, 1972.

Davidson, A.B. The Book of Nahum, Habakkuk and Zephaniah (The Cambridge Bib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0.

Driver, S.R. (ed.). The Minor Prophets (The New Century Bibl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06.

Duhm, B. "Anmerkungen zu den Zwolf Propheten, V. Buch Nahum,"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31 (1911), 100-107.

---.Die zwo/lf Propheten in den Versmassen der Urschrift u/bersetzt. Tu{bingen: J.C.B. Mohr, 1910.

Ewald, H. Die Propheten des Alten Bundes.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840.

Greve, E.J. Vatininia Nahumi et Habakkuk, editio metrica, 1793.

Haldar, A.O. Studies in the Book of Nahum. Uppsala: Lundequistska Bokhandeln, 1947.

Hale*vy, J. Recherches bibliques: Le livre de Nahum, vol. xiii, 1904.

Happel, O. Das Buch der Propheten Nahum, 1902.

Henderson, E. The Book of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Thornapple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0 (from 1858 edition issued by Hamilton, Adams and Co.).

Hitzig, F.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Liepzig: Weldman, 1938.

Haupt, P. "The Book of Nahum,"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6 (1907) 1-53.

Keil, C.F. Commentary on the Minor Prophets, vol. 4. Grand Rapids: Eerdmans, 1866.

Kent, C.F. The Sermon, Epistles, and Apocalyses of Israel's Prophets. New York: C. Scribner's Sons, 1910.

Kleinert, P. Commentaries on Micah, Nahum, and Zephaniah in Lange's Bibelwerk. Leipzig: Hinrichs, 1868.

Mahler, E. Untersuchung einer in Buche Nahum auf den Untergang Nineves bezogenen Finsterniss. Leipzig: G. Pock, 1886.

Marti, K. Dedoka-propheten (Kurzer Handc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riessen: A. To/pelmann, 1903.

Maurer, F.J. Commentarius grammaticus historicus criticus in prophetas minores, 1840.

Nowack, W.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und erkla/rt (Hand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o/ttingen: Vanderhoeck & Ruprecht, 1897.

Milhelic, J.L. "The Concept of God in the Book of Nahum," Interpretation, 2 (1949), 199-207.

Parrot, A. Ninevah and the Old Testament (Studies in Biblical Archaeology, No. 3). London: SCM Press, 1955.

Pilcher, C.V. Three Hebrew Prophets and the Passing of Empires. London: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931.

Reinke, J. Zur Kritik der alteren Versionen des Propheten Nahum, 1867.

Robinson, T.H. and F. Horst.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Tu/bingen: J.C.B. Mohr, 1938.

Smith, J.M.P.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Micah, Zephaniah, Nahum, Habakkuk, Obadiah, and Joel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11.

Stonehouse, G.G.V. The Books of Zephaniah and Nahum (The Westminster Commentaries). London: Methuen, 1929.

Taylor, C.L. "The Book of Nahum," in the Interpreter's Bible, vol. 6.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56.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那鸿书》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