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下   注释 

  一 1 至八 18 大卫统治早期 

  一 1 至四 12 大卫与伊施波设 

  扫罗之死,使大卫得以成为以色列的王。圣经作者在撒母耳记上已毫不含糊地带出这结果。然而,大卫仍要面对两大障碍:从人的观点看,大卫实在不能确定他是否会成全以色列的王。第一个障碍是扫罗的一个儿子,伊施波设。他在基利波的战役中并没有被杀,而他不久便被大部分支派看为君王(参二 9 )。大卫在犹大作了王,结果酿成内战。第二个障碍是非利士人,他们决意使以色列衰弱,并继续屈服他们。然而,非利士人在战略上出了错,他们没有作出任何行动去制止大卫在犹大作王,大概因为他们希望鼓励以色列进行内战,以为这样会使以色列分裂和衰弱。他们显然也没有攻打伊施波设,原因跟以上相同。这样,大卫并不用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因而他能够把两个障碍一一除去。圣经作者丝毫不用怀疑,那是神在左右这些非利士人的决定,正如在其它使大卫登上以色列王位的事件中一样。 

  一 1-16 亚玛力的报信者 

  在这故事开始时,大卫仍在洗革拉(参撒上三十 26 ),等候着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北部的战况。讽刺的是,把基利波战况带来的报信者,竟是一个亚玛力人──亚玛力一直是以色列的敌人。扫罗和大卫都曾与他们作战。然而,这亚玛力人是移居以色列的人,一个外籍的居民(「客人」 13 节)。 

  读者得闻扫罗和乔纳单的死讯,不会感到意外,但亚玛力人所描述的扫罗死状,则是意料不及的。扫罗伏在自己刀上(撒上三十一 4 )后,仍未断气,直至亚玛力人到来,按他要求把他杀死( 10 节),这是有可能的。但那个亚玛力人大概是在说谎。整体来说,他像是在战场盗取尸首财物的人,过于在战争激烈时,偶然来到战场上的人( 6 节)。 

  圣经没有交代大卫是否完全相信他,但大卫接受了那人亲口作的见证( 16 节),并在没有任何人证下,接受了他从基利波山带来的冠冕和镯子的证据。根据那见证,大卫把报讯者处决了。大卫这行动,跟他在撒母耳记上二十四章 6 节和二十六章 9 节对扫罗的态度是一致的。王是「耶和华的受膏者」;作为以色列的居民,这亚玛力人应遵从以色列的法典,但他却把以色列的王杀了。大卫按他的杀人罪把他处决,实在已经在担当君王和士师的角色了。 

  这插曲也可从一个政治角度去看。大卫这样做,再一次显示他并非与扫罗为敌:他至终要维护已故君王的王权。 

  一 17-27 大卫的哀歌 

  第 19-27 节的诗歌并不是一首私人的哀歌,表达大卫的感受,而是一首国家的挽歌,用悼念的言辞,描述以色列的损失何等深切。这哀歌是公开发表的──记载在书上,并让全国的人认识此歌( 18 节)。「雅煞珥书」是一份古老的文献,有些旧约作者也曾使用它(参书十 13 )。我们不明白为何这诗称为「弓歌」。 

  正如撒母耳记上重复地指出,神已弃绝扫罗;但这首诗从人的角度去看扫罗,并提醒我们,他多年以来对以色列来说都是重要的:给予领导、达致国家合一、赶出非利士人、使以色列人富足(参 24 节)。乔纳单也在诗歌中提及,因为大卫与他有深交,也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参撒上十四)。 

  我们要留意穿插在整首诗歌中的意象,但那是不难明白的。在第 20 节,大卫表示他希望扫罗的死讯不被敌人知晓:「迦特」和「亚实基伦」是两个重要的非利士城市。在第 21 节,他咒诅「基利波山」,因扫罗和乔纳单都在那里被杀。在哀歌的最后一节里,大卫称扫罗和乔纳单为「英雄」和「战具」,提醒读者他们的死,是在以色列惨被击败的处境之下。诗歌中看不见未来的盼望,但大卫自己却注定要为一个战败的国家提供希望和胜利。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