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何西阿书   注释 

  十三 1-16 更多的审判 

  以法莲是十二支派(或 13 支派,因为约瑟的后裔分为以法莲与玛拿西两支派)最大的支派,也往往用来代表整个北国,这在上述经文中是清楚可见的。在此,「以法莲」则单单指这支派,而非整个北国,因为经文中说明「他在以色列中 …… 」( 1 节)。从前以法莲很有权威,也受尊敬,但是这一切如今都丧失了,因为以法莲拜偶像,「就死了」,被人完全遗忘。可惜以法莲不但不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罪上加罪,用很多银子、人力去铸造偶像( 2 节上)。 

  第 2 节下甚难明白,可能是指这些人一面献人为祭,另一面又与金属铸造的牛像亲嘴,是不可思议的行径,显示这些人的价值观念完全错误,不再感念神照自己形象造人的大功。 

  他们的结局乃是虚空,如「早晨的云雾」、「速散的甘露」(正如六 4 中描述他们所谓「坚贞的爱」一样),「像场上的糠秕被狂风吹去,又像烟气腾于窗外」( 3 节)。 

  主耶和华再次重复说明,自从出埃及以来,祂就是他们的神。 第 4 节在内容上与十诫的引言和第一诫十分相近:「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二十 2-3 )。另一方面,在表达的形式和字汇上却大有差别;这里应该翻译如下:「除我以外,你不认识别神,除我以外,并没有救主。」换言之,这里的语气是直述而非命令。「认识」一词在第 5 节中再出现(新国际译本分别译作「认同」, 4 节,与「看顾」, 5 节)。此词衍生的含义广泛,有时确有「认同」之意,但在此最好、最基本的译法还是「认识」。何西阿心中最关切的问题之一,是以色列与神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应有亲密的认识,犹如夫妇关系一样。 

  第 6 节所描写的,是不理会申命记八章 11 至 14 节的警告而引致的悲惨下场。可惜的是,这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仍然出现。虽然耶稣亦曾亲自提出警告(可十 21-25 ),但人仍因富足而生骄傲,忘记神的恩典。作者再以野兽的袭击来形容神的审判,这次除了狮子之外,还有豹和丢了儿子的母熊(熊的行为经常都是不可预测的),再加上一头无名的野兽( 7-8 节)。 

  第 9-12 节所强调的主题前面已经提过;以色列自取败坏,因为她背弃曾经帮助她的主,也是现今在她的困境中唯一可以拯救她的那位主( 9 节)。神向以色列发出挑战:「你的王在哪里呢?」「治理你的(直译是审判官)在哪里呢?」在塞缪尔的时代,百姓要求立王,像列国一样(撒上八)。这要求也包括了王子,因为君王自然会生儿子(有些君王甚至生子太多,例如士九 1-2 ;王下十一)。神允许他们的要求,却不喜悦他们的态度,因为他们不信赖祂,并要与外邦看齐。神赐他们君王,却知道以色列人必要在王的手下受苦。后来祂又在烈怒中将王废去,因为百姓拒绝他们真正的王。 

  以法莲的罪孽和罪恶没有除去,因此他们必不能逃避审判。以法莲的罪被「包裹」、「收藏」( 12 节)。 

  第 13 节描绘一幅滑稽的图画:以法莲像一个胎儿,产期已到,却迟延不出母腹! 

  第 14 节是有名的经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 55 节曾引述下半节为讽语。虽然保罗所引述的是另一译本,但其含义仍可从何西阿书的经文中领略:「死亡啊,你的灾害在哪里呢?阴间哪,你的毁灭在哪里呢?」(灾害带来死亡,把人扔到阴间,也就是死人之地。)答案是不在任何地方,基督在十架上已经胜过了死亡与阴间。不过,从何西阿书的上下文来看,这两句话却另有不同的意义,第十三章整章是预言审判,故此在这里插入一个救恩的应许未免太突兀了,加上紧随着的一句又说:「我必不怜悯」( 14 节下,和合本作:「我眼前决无后悔之事」)。所以第 14 节上的翻译应该是两句问话:「我是否要买赎 …… ?我是否要救赎 …… ?」然后下句接着的是一个呼吁,求死亡临到,用灾害惩罚以色列。另一个解释是看 14 节上是表达渴望拯救以色列,但以色列拒绝,故此他们不能蒙怜悯,只好接受灾害与毁灭。「买赎」或「救赎」两词(和合本同作「救赎」)是指赎回债务或奴仆(例如出十三 13-15 ;民十八 15-17 ;得四 4-6 )。 

  这一章最后一段是何西阿书中最后的审判之言,开头的图画描绘沙漠中刮起来的热风,从东面吹来,吹干所有水源,包括所有泉水和井水。接着呈现一幅战争的图画,形容这风掠去一切的存粮。由于无粮食可生长,故此所积存的粮食都一扫而光。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