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玛拉基书   注释 

  二 17 至三 5 耶和华指证奸淫与其它罪恶 

  先知首先斥责百姓以讥笑的怨言来烦扰耶和华(参三 13-15 )。现在百姓既已回到应许地,圣殿亦已建成,那么建立昌盛、富庶、知名大国的应许在哪里(例如该二;亚一 16-17 ,二,八,九章)?在现实里,以色列所经历的是不断发生的社会和政治逼迫,以及经济剥削(尼一 3 ,九 36-37 )。更糟糕的是,神不是曾应许要回到耶路撒冷和祂的殿中,以祂荣耀的临在与子民同住吗(亚一 16-17 ,二 4-5 、 10-13 ,八 3-13 )?摩西的会幕与所罗门的圣殿建成后,马上看到神的荣耀充满其中,故此以色列人自然期待(比较弥五 3 )同样的事情在重建的圣殿中发生(参出四十 34-35 ;王上八 10-11 ;结四十三 1-12 )。事实上,哈该书二章 9 节曾应许会有比所罗门圣殿更大的荣光充满此重建的殿。有哪种荣光比得上以西结书一章和十章生动而详尽地描写的荣光呢?到了时候满足,神便启示出来,只有神自己在耶稣基督身上所显出来的荣耀才可比拟(约一 14 )。但是玛拉基时代却缺乏这种可见的荣耀彰显,他们不能享受如此的荣耀。然而这境况却不一定永远如此;「万军耶和华说:『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三 1 )当西面在圣殿中见到婴孩耶稣,我们可以看到这预言的部分应验,西面说耶稣是那位要来作「 …… 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二 32 )。 

  三章 1 节 

  从三章 1 节所提及的「仰慕」看来,以色列人似乎又重复阿摩司时代(摩五 18 )先人的错误,以为耶和华临到的日子必然带来全然美好的消息。他们埋怨地问:「公义的神在哪里呢?」答案是神的公义已经在途中,马上要临到。只是当祂来临的时候,并不如他们想象那样都是祝福,其中也有审判──祂要来「作见证」(三 5 所用的这词与二 14 一样),针对所有行恶的人,包括这些讥讽和亵渎神的人!为了这可畏的临在,耶和华作了事先的准备,祂应许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三 1 )。 

  一章 1 节中提到「玛拉基」这名字,名意是「我的使者/天使」;同一个字在三章 1 节再出现,通常译作「我的使者」,加上在同一节经文中又出现「立约的使者」一词,这些词句的出现带来注释上一些困难。究竟 3 位使者是指同一个人?或是两个不同的人?还是 3 个不同的人? 

  从三章 1 节的平行诗歌文体看到这位「立约的使者」是人所仰慕,也是要来的,显然与上述平行句众人寻求,又要来临进入圣殿的「主」相同。 

  第 2-3 节所描写的,更确定了这位「主」的神圣职事,这位「主」也就是「立约的使者」。 

  另一方面,第 1 节说「我的使者」,显然把这使者与说话的万军之耶和华分辨出来;这里的代名词:我、我的,也是指耶和华。这段经文明显是前瞻性的,加上本节经文与四章 4 至 6 节平行,显示「我的使者」并非指玛拉基(参四 4-6 的注释)。 

  新约看施洗约翰为这应许的「使者」,他是为主预备道路的(太十一 10-14 ;可一 2 ;路一 76 ,七 27 ;参赛四十 3 )。不过,从玛拉基这名字一语相关的性质看来,显然他也看自己的职事为将要来之使者的预表。 

  当主来的时候,祂要作两件相辅相成的工作:祂要洁净一些罪人( 2-4 节),并要审判其它人( 5 节)。进行洁净工作所用的象征描写:「炼金之人的火」和「漂布之人的碱」,强调它的彻底性和严重性。炼金之人的火需要很高的热度才能把镕解的纯金属从渣滓中分别出来(赛四十八 10 ;结二十二 18-22 ;彼前一 7 ,并参太三 11 )。同样,古时洗衣的人(和合本作「漂布者」)用很强力的碱灰洗衣服,洗濯之后又放在石上用棍打。如果现今的罪人选择上主的洁净而不愿受审判的话,他们也必须付上这代价(参来十二 7-11 )。 

  三 6-12 责备以色列吝啬祭物 

  先知再回到以色列吝啬祭物的主题上(参一 6 至二 9 )。前文所强调的是祭司们在这方面的失败,在现今这段经文中,玛拉基指摘的范围扩展到「通国的人」( 9 节)。 

  虽然第 6 节的翻译不能肯定,但玛拉基在此引述雅各布的例子,目的可能是要强调以色列民的罪。雅各布逃往巴旦亚兰之后,再回归(「转向」)应许地,同时也回归(「转向」)耶和华,那时他在伯特利建了一座坛,依照他在创世记二十八章 20 节(并参创三十五 1-7 )所许的愿,把十分之一献给耶和华。现在雅各布的子孙也同样从流放中回归,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祭坛,但他们却大大疏忽了什一奉献(比较尼十三 10-13 )。在农产失收、旱灾和虫祸( 10-11 节)之下,这疏忽似乎可以原谅,因为这些灾祸足以阻止如此自以为是的敬拜者。但神的启示却指出这些自然灾祸不能用作借口,因为它们是整个国家不服从的后果( 9 节;参该一 6 、 9-11 ,二 16-19 )。 

  在不忘祂对圣洁的要求下(参二 13 ,三 3-4 ),神在 10 至 12 节中应许说:当子民忠心地将当纳的十分之一献上时,那迫切渴望的雨水就会马上降下( 10 节),灾祸和农产失收的情况亦会马上停止( 11 节),以前应许亚伯拉罕的话:「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 12 节;创十二 2-3 ;参诗七十二 17 ;赛六十一 9 ;亚八 13 )也要应验。总言之,神应许满足他们所有的需要,却不是满足他们一切的欲望。 

  第 10 节和合本和新国际译本都译作:「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原文直译是:「 …… 倾福与你们,直到再没有需要」。 

  三 13 至四 3 好人与狂傲的恶人:神的爱在审判中表明 

  第六个争议用以色列人大胆的顶撞来开始,他们埋怨说:「事奉神是徒然的,遵守神所吩咐的,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苦苦斋戒,有甚么益处呢?」( 14 节)。其实人若看玛拉基所揭露出来的罪恶过犯,不免都要问以色列人埋怨的究竟是甚么?原文显示「遵守神所吩咐」这句子和「苦苦齌戒」一句在文字结构上是平行对称的,暗示两者都是指礼仪上的要求而言,很可能与撒迦利亚书七章 1 至 6 节中,以色列所自夸的哀哭礼仪相似,这些都是虚伪的表面工夫而已(参二 13 ;赛五十八 3-9 )。 

  玛拉基当代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狂傲,随意怪责神的错。 

  第 16 节就提到另外一群人,作者说他们是「敬畏耶和华、思念他名的人 

  」。耶和华一边忆述当时顶撞神的一群,一边又侧耳听第二群人的对话。正如薛西王(即亚哈随鲁王)保存了一卷书册,内中记载末底改良久未得封赏的忠心事迹(斯六 1-3 ),同样,在神面前也有一本「记念册」,记载这些圣徒的忠信(比较诗一三九 16 ;但十二 1 )。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