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   注释 

  四 1-31 

  使徒行传是记载福音由犹太人得胜地传到普天下的故事。但我们亦不可忘记这故事始于犹太人,神借着他们的历史和圣经预备了他们。虽然这卷书在余下的篇幅里,可看到福音传到一些更有趣的地方和人物那里去,但再看不到像二章 41 节和四章 4 节这样大批人接受福音,数目高达 5,000 人。 

  不过,不是所有响应都是正面的,有些圣殿中居高位的人感到懊恼,他们觉得不安的是:门徒「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试想如果有某些教派用你的教堂来宣扬他的教义,你会有甚么感受?纵使他们能够容忍这些加利利人来此教训人,但是这些圣殿的官员都是撒都该人,他们不相信圣经是教导复活道理的(参路二十 27 )。如今门徒在此宣扬复活,当然惹来他们的不高兴。 

  第 5-12 节彼得和约翰在监狱中过了一夜,翌日就被押解到全国的犹太领袖面前。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是:「你们用甚么能力,奉谁的名做这事呢?」换句话说:你们凭甚么权柄作这事?也等于质问他们:你们自以为是何许人,竟敢作这事?从下文 13 节官长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这些官长并不期待他们有任何实际上的答案,因为就圣殿与犹太人的宗教而论,地上最大的权柄在大祭司手里,而大祭司当时亦在场。 

  此问题所指的「事情」大概是指引发四章 2 节事件的教训,但是问题的措辞模糊,让彼得可以借口回到「在残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就是医病的事件,而整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源于彼得向哄动的群众解释治病的因由。 

  在 10 至 11 节中,我们再次读到类似二章 23 至 24 节和三章 15 节的逆转主题,正如前例一样。这里所强调的不是人的败坏行为,而是负面的决定被终极的掌权者──就是神自己──扭转过来。 

  在第 12 节里,彼得回答了这质问,他宣称在大祭司以上还有更高的权柄:「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第 13-17 节彼得和约翰在这种情况下的勇气是令人震惊的,或许我们这些知道彼得过去的读者比不知详情的官员更觉震惊。因为我们知道几个星期以前,当耶稣在同一批的官员质问之下,彼得懦弱地躲在外面。那时他不但不敢面对大祭司,甚至在仆役面前也害怕地制造借口(路二十二 54-62 )。 

  在公会的商议中,他们没有讨论使徒的宣告是否真实,只是商议如何阻止这事情在民间传扬出去。 

  第 18-22 节他们禁止使徒「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彼得和约翰对这禁令勇敢地回应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如此宣称他们比大祭司和掌权的公会更明白神的旨意,非同小可!正如整个故事一样,这里所强调的是使徒不能不如此行;「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 

  「借着神迹医好的那人有四十多岁」这话强调此医治的极端性(因为此人是生来瘸腿的;三 2 ),同时亦说明这人必是众所共知的。 

  第 23-31 节当两位使徒回到自己人当中,报告这事情时,教会第一个反应就是「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祷告。但是他们的祷告却非纯粹是得胜或庆祝使徒获释,而是为意料中的攻击祈求勇气来面对,这种攻击也是先知早已预言的。这里所引述的经文出自诗篇二篇 1 至 2 节。当信徒提及犹太人的王希律、与罗马统治者彼拉多,并外邦人和犹太人同谋( 27 节)的事情时,我们可以清楚看见信徒们认为众人都攻击他们,正如昔日众人群起攻击耶稣一样。不过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祈求打倒恶势力或保护自己的安全,反而祈求神叫他们有胆量,并且求神伸手行神迹奇事,医治疾病。他们祷告的效果使聚会的地方大大震撼,而神也赐给他们胆量,放胆传讲神的道。 

  四 32 至五 11 初期教会的伪善    

  路加在上文中已经描写了教会如何开始受到外来的攻击,现在他要告诉我们这群体的内部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这段经文以一总论为开始,与二章 43 至 47 节相似,只是此处带出教会群体中一件不太好的事件,就是关乎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故事。 

  第 32 节正如第二章所示,财物属于谁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信徒对财物的态度。在此我们再一次看到出卖田产房屋不是入会的条件,而是为了当时的需要( 34 节)。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