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J 陀拉(十1、2)

  陀拉揭开第二次要士师之序幕,此外的次要士师还有珊迦(三31)、睚珥(十3~5)、以比赞、以伦、押顿(十二8~15)。有关这些次要士师的资料非常之少,他们的形象与基甸、底波拉、亚比米勒、耶弗他及参孙相比,显得十分模糊。有些人认为他们只管理法律性事务,在支派内或支派间仲裁纷争,或是对解释性律法作出诠释。他们可能是当以色列处于无外敌威胁下之平安时期的领袖。但是有关陀拉的记载说他兴起拯救以色列人(AV),提醒我们不能因这些次要士师的现有资料不足便作过多臆测。我们可以说若他们曾作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必有蛛丝马迹可循;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详细记载,就认为他们不曾作过任何轰轰烈烈的大事。就陀拉而言,除了他的名字及一些重要的事实外,所知不多。创世记四十六13及民数记二十六23中,陀拉、普瓦之名均与以萨迦支派相连。沙密位置不详,若视之为撒玛利亚将有许多难题,因为撒玛利亚位于玛拿西境内,而不是在以法莲境内,同时它是以色列王暗利作王时所建的(王上十六24)。

K 睚珥(十3~5)

  有关睚珥的记载显然与征服基列有关,与他同名的一个前人占取了巴珊地的一些村庄,改名为哈倭特睚珥(Havvoth-jair,意为「睚珥的帐棚村庄」;参:民三十二39~42;申三14,等)。在同一地区,加利利海东南约十二哩处,睚珥享有治权;有三十个儿子支持,他们骑着三十匹驴驹(参看十二14对押顿之子及孙相似之描述),这是身分及财富的象征。

  加们(Camon;RV、RSV:Kamon)是睚珥的埋葬地,被认为是今天的库恩市(Qumen)西北部一哩处的废墟。

L 耶弗他和亚扪人(十6~十一40)

  十6~16. 离经叛道的后果。本段经文为编者第二次长篇注解(参:二6~三6),为非利士人及亚扪人的欺压提供了背景及导论。一如简介中所叙述,这两族的欺压非常可能发生于同时期。亚扪人的攻击带来之威胁较小,也是在参孙与非利士打个人仗(十三~十六章,乃编者注释最少之部分),以及但族人迁徙以前(十七、十八章,两则附录之前者)就先被解决了。编者一直想使人对以色列人离经叛道的后果留下深刻印象,本段经文的结构便凸显了这个显著原则。例如,第6节的七重拜偶像之罪,以及第11及12节的七重欺压。因此,虽然这里主要记载了亚扪人及非利士人欺压时期之事,第6节却是涵括整个士师时期的一般性评语。我们已解释过崇拜诸巴力及亚斯他录的性质(参:二11~19,三7等),对亚兰及西顿的神之敬拜也大致相同,只有地方性的微小差异。有证据显示非利士人的神也是同类,因为非利士人迅速采纳在他们统治之下人民的风俗及文化。在别处经文曾提到与非利士人有关的三个神只:大衮、亚斯他录及巴力西卜,均是迦南神只。摩押及亚扪人(此二国于以色列人定居迦南之五十年内成立)的神,则分别为基抹(Chemosh)及米堪(Malcam;及其相关的「米勒公」、「摩勒」及「摩洛」)。以色列邻国中,惟一没有影响到以色列宗教的是世俗化的以东国,这点相当重要。这些异族宗教有着微妙的吸引力,加上随之而来的物质及感官满足,显然不是以色列人所能抗拒的。

  现今非利士人及亚扪人成为神手中怒气的棍(参:赛十5),一如祂曾经使用古珊利萨田(三8)、伊矶伦(三12)、耶宾和西西拉(四2)以及米甸人(六1)一样。亚们人的攻击主要集中于外约但一带的基列,亦即与他们王国地界毗邻的以色列人境界,但他们劫掠约但河以西的犹大、便雅悯及以法莲等支派。由于他们无疑也受到西境非利士人之压力,其困境可想而知。在此阶段,重压来自亚扪人,因为亚扪人之本性及掠夺的方法都比非利士人更加残酷(参:撒上十一1、2)。

  10~16. 以色列人的苦况已到了极点时,他们便认识到他们走差了路,而转向神呼求。这次神的回应并不如以前那麽快速,因为每次以色列人蒙拯救之后,便忘记,不知感恩,再度离经叛道,轻易忽视自己的罪,这种循环一再发生。神要求(到现在仍然要求)祂的子民不变的爱、忠心及顺服,祂才能继续不断地为他们行事;神不要一种可以轻易断绝的、在紧急时刻才利用的关系,因此提醒他们前几次神的拯救。这里提及的埃及人应与出埃及的事件相关,没有证据显示以色列人定居迦南之后,埃及人对他们有任何欺压之举动。神救以色列人脱离亚摩利人之手,并大胜西宏及噩(民二十一21~24、33~35);亚扪人与摩押人有关(三13);珊迦曾英勇对抗非利士人(三31),救了以色列人。在此,并没有特别记载西顿人(Zidonians),但他们可能与耶宾及西西拉联盟;这可以解释为何基顺河之役未提及亚设。亚玛力人显然与摩押人(三13)及米甸人(六3)联盟。马云人(Maonites)可能是文士抄写米甸人之误;在七十士译本中,马云人在后来以犹大支派之敌人的身分出现(代上四41;代下二十1,二十六7)。现在无法确定,因为那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名字:皮特拉(Petra)以南有一个玛安(Maʿan),希伯仑以南有一个玛音(Maʿîn),玛云(Maʿon)则被列在迦勒后裔之中(代上二45)。这里并不是要有一个完整记录,因为此处未提及摩押人及迦南人;可能是七这个数目很重要,因为他们有七重拜偶像的罪(6节),同时也带有宗教上代表「完整」的意思。

  神宣称因为他们全然背弃真道,也因为他们对祂的拯救不存感恩,因此他们不再有资格向祂要求(13节)。让他们用来取代耶和华的其他神只施行拯救吧!(若他们能够的话!)这似乎是弃绝、是神对祂子民之呼求的置若罔闻,实际上却是要试验他们是否真心悔改。空口无凭是没有用的,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但是,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祂面对以色列人有限的回应,虽然知道那不会持久,以前的恶性循环仍然会重复发生,直到以色列国真正知道离弃神是愚蠢之至的行为为止。在我们因以色列人心中的愚顽而责备他们以前,必须承认我们自己也是倚靠神的长久忍耐才能存留至今。就以色列人来说,若是不悔改专心寻求神,则永远无法除掉那不能拯救他们、也无法使他们满足的偶像。

  十17、18. 亚扪人再度犯境。亚扪人是以色列人的东邻,其首都为拉巴,他们这次的入侵应当是在第8节所提的十八年欺压末了之时。基列常被用来指以色列人在约但河以东安置地的三块主要地区,北至巴珊(Bashan),南至高原地带,此词通常被自由地使用。以色列人为了应付这次的紧急事件,便聚集在一起,可能心中充满新的士气及新的意志,决心要坚守他们的悔改及归向主。他们所缺少的只有一件,就是一个合适的领袖来主导大局。米斯巴(Mizpeh,AV;RV、RSV:Mizpah),意为「卫塔」,是乡间普遍的地名,最易受到盗匪劫掠。此地的辨识十分不易,有人认为可能是指雅各与拉班立约所在的米斯巴(创三十一46及下),或拉抹米斯巴(通常被视为基列的拉抹,书十三26;参:书二十8;申四43;王上二十二3),但无法确定。此处提到基列……的领袖,显示此时主要受到威胁的是基列地区,耶弗他的拯救也没有特别提及此地区的任何支派。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