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七1~8. 奇特的军事战略。基甸及他的军队在哈律泉旁安营,有人认为这就是现在的基利波山脚(Mount Gilboa)下的雅鲁泉(Ain Jalud)。向北横越耶斯列平原,离以色列军队不到五哩之处,就有米甸大军在摩利冈山脚下安营。显然米甸人知道以色列军队的动静,情报单位也知道领军者的名字(七14),不过,丝毫不以为意,未视之为严重的威胁;很可能是他们的人数及力量远远超过以色列人,又加上过去七年的胜利带给他们充分信心,以致拥有巨大安全感。

  在开战之前,基甸得到的命令是将以色列军队由三万二千人锐减至微不足道的三百人,若跟敌军阵容(第12节用夸张法形容)相比,简直天壤之别。旧约常常强调一点,人数多不是成功的保证,神的同在才能确保胜利;只要有一小撮忠心的人,神就能大大动工。胜利的荣耀是属乎神的,而不是人的(2节;参:申八17;诗一一五1)。

  基甸分二次裁减军队。首先,根据申命记二十8之规矩,无心参战者可以被遣回。恐惧是会传染的,对军队产生致命的后果,在米甸大军中造成恐慌便是一例。然而,令人震撼的是当这样的机会出现时,基甸的军队中竟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流失!基列山(3节,AV、RV)在此出现实令人费解,因为基列山乃在约但河之对岸,没有任何其他同名的地方。可能此处是指基甸扎营所在之基利波山。第一次裁军的原因显然是为了军队之士气着想,第二次裁军的原因则不是立即可见,导致释经家为此提出许多不同的解释。我们可能不需要为任何一种裁军方法寻求解释,然而第二种试验可能特别强调:挑选具有军人警觉性、谨慎不致被人偷袭的人。不合格的人,是那些毫无警觉性、跪下喝水的人。留下来的是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人;这种形容词使许多人大惑不解。显然这表示这三百人不可能从泉中舔水,因为那必须跪下,与其他人一样;因此,这里特别指出他们是用手喝水(6节)。最好的解释显然是这三百人用他们的手捧水送到口里,好像狗用它的舌头舔水来喝一样,站着喝水,具警觉性,准备应付任何紧急事件发生。这种警觉性是战争成功的要素,因此,其他的九千七百人被遣返回家!

  第8节上半(AV)须要加以澄清,这不可能是指这三百人都装备了食物,因为八章4、5节清楚显示他们缺乏粮食,此外,他们即将作战,表示他们不能负重。因此,希伯来文中所用的「食物」一字,比较可能是指放置粮食的土制器皿(空瓶,RSV);此处提到的角(trumpets)更加强了上述之解释的可能性。三百人不可能个个都带着角,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火把或空瓶来达成他们采取吓唬米甸人的果效,因此在其他大部分人离开以前,凡是缺乏这些配备的人都得到补足。当然,这预计了第16~18节的后果,显示基甸早就已经计画好了这个突击。否则三百人如何能以寡击众?

  七9~15. 胜利的印证。基甸蒙召去攻击米甸人,虽然此呼召已有胜利的绝对保证,神更进一步地供应,以坚固基甸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基甸本身亦愿意尝试进一步求证。这显示基甸内心隐藏的疑虑不安,这十分合乎人性,因为一位将领需要在手下面前摆出坚强果决的面孔,却往往无法克制他内心的恐惧。这也显示此记录之真实性,因为这样的一位以色列英雄内心挣扎的记录不大可能是捏造出来的。基甸及其仆人普拉下到敌人营中,敌军阵营十分庞大,仍有值更守夜的人。敌军数目庞大(11节,AV),可能是指米甸人的精锐攻击部队,主要任务为劫掠攻击,而攻击力较低的部队则留守军营。这群精英部队有更好的装备、更好的纪律,可能被安置在军营(RV、RSV)四周,以达到最高的保护作用。这里又再强调入侵敌人其数之多(12节),以显示基甸所面对任务之艰钜。

  他们二人偷听到两个米甸哨兵的对话,谈到其中一个人所做的梦。古时的梦,极其重要;特别是高阶层或掌权人士所做的梦更受到重视,因为一般人认为众神藉此显示他们的旨意或愿望。他们相信每一个梦都是可以解释的,当然,也就是这一点带来难题。一般学者都认为大麦饼(13节)代表贫苦的以色列农民,他们主要的农产是大麦,而帐幕则代表如米甸人一样的游牧民族。饼,这个字的希伯来文在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非常传神,因为上文下理显示需要一个圆形物体。德莱弗(G. R. Driver)认为此字与一个阿拉伯动词有关,意为「干硬爆裂」或是「腐败」,他认为「不新鲜的、变味、变硬的面包比起松软香脆的面包,更有可能滚入军营之中」。42此梦的意义对另一个哨兵(14节)而言是很明显的,这种来自米甸人自己的解释,为基甸提供了一个最终的保证。他心中为如此激励的证据充满感恩,以致他第一次敬拜那位一直如此恩待他的神,接着便回到他自己的小队人马之中,告诉他们他有全胜把握(15节;参:七9)。

  七16~22. 米甸人大败。以色列人被分为三队,这是旧约时期许多次被采用的战略(参:撒上十一11;撒下十八2),但从未有任何军队是带着如此滑稽的武器前进的!第16节可能引人多此一问:显然一个人必须有三只手才能同时携带号角、火把,以及隐藏火把免致曝光或受风吹熄的空瓶。不过,古时的号角通常由山羊或牛的角制成,一般来说,其携带的方式是可以在不吹号角时,腾出双手使用武器的。当使用号角时,火把及空瓶可以暂时用一只手抓住,不致构成太大的问题。基甸的指示(17、18节)是要以色列人照他的动作来作,对吹角的指示也是一例;不过,这并不表示这个叙事意味着不知道有空瓶及火把的存在,也不须假设号角只响一次,因为第20及22节代表两个不同的记录。经文明显指出以色列人在行军开始时,各守其位(21节);可以想象他们在基甸的领导下,继续用尽全力制造噪音,以增加场面的混乱。当时的情况似乎是先有宏亮的号角齐响,接着有三百个瓶子被打碎,然后是如雷灌耳的战斗呐喊声,最后号角声再次响起。此时他们才开始追击那威风扫地的逃军,号角声及呐喊声可能交替出现。

  当时三百支挥动的火把造成一种千军万马来势汹汹的错觉,显然使得敌营军心动摇。当时的时间是三更之初(19节),亦即晚上十点钟,假设夜晚是分三班而非四班守夜。则没有参与第一、二更守夜的人,应当仍在睡梦之中,刚刚换岗的人则可能正在营中走动,因此使得刚被惊醒的人更加惊惶,以为敌人已经渗入军营中。这种喧嚷,势必惊动了为数众多的骆驼(12节),引发牠们因受惊吓而拚命奔逃的场面,如此自然导致全营大乱,米甸全营的人在黑暗中互相践踏,分不清孰敌孰友:全营的人都乱窜、呐喊、逃跑(21节,AV)。这一节的动词,生动地形容惊惶如何临到米甸全营的过程:乱窜(ran)显然与逃跑(fled)同义,在旧约中从未被用来指败走逃跑。此字在此处的意义,无疑显示米甸人好梦被惊醒时的立即反应;他们在惊惶中「跳起来」,大声惊呼,落荒而逃。

  22. 米甸人溃败逃走的路线,自然是沿着平原向东直接越过约但河,进入他们出发攻击以色列人的地区;由以法莲人受命把守约但河的渡口(24节),可以证明他们的确是由这条路逃跑。这里所提到的城镇都是在外约但一带,可能是以基列雅比为准来定每一城镇的方位:西利拉(Zererath 或 Zaretan)在南方十哩处;亚伯米何拉(Abel-meholah)在东方约六哩处,他巴(Tabbath)约在东南以南七哩处。疏割及毗努伊勒在米甸人溃败的后期出现(八5、8;参:八11),显示他们逃走的方向大致为东南向。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逃窜的范围可能极为分散。

  七23~25. 基甸获得援助。耶斯列平原以南及以北山地的居民,对当时的战况,显然保持密切关注,因此米甸人溃败之后,他们很快就加入追杀的阵容。基甸第一次的召集令(六35)是向玛拿西、亚设、西布伦及拿弗他利等支派发出的,现在显然发出新的召集令帮助。后来新建的军队可能原来便在那三万二千人之中,他们先前充满畏惧而卸甲归家,现在可能因为听见基甸的胜利而勇气大增。基甸现在也有了足够的信心去向以法莲人求援,以法莲支派在玛拿西支派以南,可以帮助他们拦截退败的米甸大军。因此,基甸特别要求他们把守约但河渡口。约但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AV),确实地点不详,但此处显然与约但河有别,很可能是要求他们把守约但河之支流的渡口,以便阻绝沿约但河西岸逃窜的败军。以法莲人运行了他们的任务,击杀了米甸人的两位首领,俄立(「乌鸦」的意思)及西伊伯(「狼」的意思);此处所提到的地点,在圣经中只有在以赛亚书十26中提过,其位置不详。此第二期战争的布署显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以致当以法莲人把守岗位以前,一些敌军已渡过了约但河,而基甸及军队则在后追赶(八4)。因此,这两位被杀首领的首级是在外约但一带被交给基甸的。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