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2. 持续的祝福(三十23~三十一1)。庆典非常成功,所以延续到第二周,与圣殿的献殿典礼一样(23节;参:代下七9~10)。第二周与第一周的方式一样持续下去,不过有两个改变。大量的数目用来指奉献的数量,而不是群众(24节;参二十九32~35),并且喜乐的情绪也逐渐高升(23、25、26节)。喜乐更深的理由,是因为百姓已经体认到他们的团聚(25节),体认到自己处于神长程的目标中(26节)。行走在神的旨意中,结果总是带来喜乐,就如耶稣自己所肯定的(约十五9~11;来十二2)。 

  共同目标的意识在此特别值得注意,因为是全会众决定要继续(23节)。对于整个会众的组成,在第25节提出一个独特的洞见,有四个组成的部分,就是犹大和以色列个别的会众(后者,参二十八14)、祭司与利未人以及寄居的人(REB、NEB)。后者可能是被亚述人重新迁移到以色列的外邦人(参GNB),或是早期皈依犹太教的人(Ackroyd)。前者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解释,对于逾越节加添一个有趣的宣教层面,但是无论如何,外邦人的出现是回到摩西律法精神的另外一个例子(参:民九14)。这也是在旧约圣经里,神的百姓当中包括非雅巍的敬拜者,最为全盘性的例子之一,因为北方人和寄居的人,都不会有很多关于耶和华道路的正确知识。也值得注意的,就是他们融入政治体系之前,似乎已经被包括在以色列的敬拜中。 

  节期的退出看见两个进一步的后续结果。首先,「利未人的祭司」祝福百姓(27节,JB)。188这个祝福是祷告蒙神垂听(参20节),确定圣殿是真实的祷告的殿,也是再次证明以色列归回到摩西五经(参:民六22~27)和所罗门(参:代下六21、30、33)的原则。第二,百姓自动地毁坏先前北方王国(以法莲、玛拿西)以及犹大(犹大、便雅悯)异教敬拜的中心。希西家先前强调搬走偶像敬拜的器具(参二十九15~19,三十14,也在王下十八22),现在成为大众的行动。而三十一章1节松散地根据列王纪下十八4,是以色列众人而不是希西家成为这些动词的主词。对于民众的关注,在大卫的历代志版本也注意到(参:代上十三1~4,十五25~28),两者的情况可能皆有意鼓励历代志作者时代的百姓,他们自己也要恢复忠实的敬拜模式。 

e. 再次组织十一捐和奉献(代下三十一2~21) 

  希西家洁净圣殿(二十九章)并庆祝逾越节(三十章),使他能够再次建立正规的敬拜。这包括两个进一步的任务,重新组织祭司和利未人(2节),为圣殿工作人员建立经济支持(4~19节)。第三十一章的主轴落在百姓实际上的捐出。虽然国王的领导提供重要的鼓励,一个有效的敬拜系统若没有人民完全的投入是不可能的。 

  本章看似平淡,其实处理两个重要原则。首先是敬拜不能够只是留给「专职人员」。后者必须确定地实现神所赐与他们的角色,但是由百姓直接参与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参:林前十四26)。基于这理由,不只是犹大(6节)和耶路撒冷的(4节)城市居民,并且可能从北方来的移民(5、6节)也有他们的贡献。然而,百姓支持最为显着的特色,并不在于这件事,乃在于他们的慷慨解囊。他们多多送来(5节,NRSV、RSV),并且把各物的十分之一,送来的极多(5节),礼物积成堆垒(6、8、9节)。结果,犹大享受双重的祝福:认知是耶和华赐福与祂的民(10节),领袖也称颂耶和华,并为耶和华的民以色列祝福(8节)。 

  第二个原则是为了确保以色列的敬拜「规矩有次序」(参:林前十四40)需要具备的谨慎。好的计画和合适的架构,提供全心而有意义的敬拜。希西家因此预备仓房来接受礼物,并且各色官员也被指派来收集和分配礼物(11~19节)。这个行政工作的关键特色,是以诚心完成(12、15节 [和合在15节未译],参18节)。希伯来文的这个字(ʾemûnâ)在历代志里的意思,总是用在利未人于经济事项上的谨慎小心(代上九22、26、31;代下十九9,三十四12),并且阐明合适的态度对于任何体系的功能发挥效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例子上,利未人诚心遵行他们的职责,使得最多的百姓能够得到神祝福的好处(参:箴二十八20;太二十五21、23)。 

  神的祝福在本章形成的高潮有几个显着的记号。首先,这是希西家忠于大卫和所罗门建立的原则带来的结果。是他们原先组织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2节,参:代上二十八13、21;代下八14),建立了正规的以牺牲敬拜的模式(2~3节;代上二十三31;代下二4,八13),带动慷慨的方式(3节;代上二十九2~5;代下七5),并祝福了百姓(8节;代上十六2;代下六3)。第二,这与希西家全心委身神的律法有关联(3、4、21节)。第三,神赐福祂的百姓,是透过他们本身的慷慨(参:代上二十九14~16)。第四,神的赐福超过祂百姓正常的期望(参:代上十三14,十七27)。超出所求所想,也在圣经其它地方重复出现(如:太十四20,十九29;林后九8),一如我们从神自己的应许所预期的(玛三8~10)。神的祝福从来不是基于赔偿,当成是报酬或权利,因为神从来都不受任何人的行为所束缚。神满溢的爱真正的保证,是祂本身的属性。 

  1. 成堆的礼物(三十一2~10)。恢复正规敬拜的第一个阶段,是指派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2节)。这代表归回到原先由大卫(代上二十八13、21,参:代上二十四3,二十六1)和所罗门(代下八14)所设立,但显然已任其荒废的体系。监督祭司和利未人至终是大卫家的责任。这是延续建造神的家的一部分,如果实质建筑物没有被每日赞美的声音充满,则就仅仅是一个空壳子。 

  祭司的职责是献上燔祭和平安祭(2节,RSV)。前者基本上代表完全献给神的敬拜,后者主要的特性是团契的宴席,不过特别难翻译。所以有各种译法,如平安祭(NIV、GNB)、「分享祭」(REB、NEB)、「福祉祭」(NRSV),或是「相交的牺牲」(JB)。这两种牺牲的综合是象征与神与人关系的恢复。 

  利未人的任务是在称谢和颂赞方面的事奉(2节;参:代上十六4,二十三30~31;代下八14)。实际上希伯来文的表达不太寻常,有两个原因。首先,字义上的意思是他们「在门口」赞美(NIV、REB)。更有可能的意思是在门内(JB),而不是在门内「事奉」(NEB、NRSV、RSV),因为这需要改变字词的次序。第二个特色是在于最后的片语,字义上是「耶和华的营」(NRSV、RSV,参JB、和合小字),一般在英译本改写为「耶和华的居所」(NIV),或是「圣殿中各区域」(GNB;参REB、NEB)。这个表达是属于会幕时期(参:民二17;代上九18),并且在历代志其它地方,阐明对摩西的原则之忠心(参如:代下四~五)。 

  第3~19节的主题为合宜的支持对于正规的敬拜攸关重要。这个支持首先是由君王(3节),然后是百姓(4~7节)提供的。希西家的慷慨类似大卫(代上二十九2~5),不过王室赞助的基本模式,也出现在以西结的恢复圣殿之异象中(结四十五17、22,四十六2)。 

  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年一次献祭的模式,常常在历代志重复(3节;参:代上二十三31;代下二4,八13,十三11),并且很清楚这模式极其重要,指明神必须时时刻刻被敬拜,并且敬拜并不是出于人类环境和情绪上的冲动。命令人要敬拜的权柄是根据耶和华的律法上所载的(3节;参:民二十八~二十九),这个片语通常在改革献祭敬拜的脉络中被引用(代上六49,十六40;代下八13,十二18)。 

  虽然各类团体的百姓也带来他们的奉献(4~6节),这些来奉献的人准确的身分仍有疑义。耶路撒冷的居民(4节)肯定包括在内,以及那些住在犹大各城的人(6节),但是那些以色列人(5、6节,「以色列百姓」)却较不确定。189这个词最常用在凡属于约民的人。如果在这里也是相同的话,第5节的那些人应该与耶路撒冷的人相同(如4节),而第6节的那些人是一些或是所有在犹大各城的居民。另一种说法,第5节也可以指从旧有的南-北分裂的任何一边来的代表,并且第6节是指那些从旧有的北国搬迁到南方的人。 

  这里凸显了奉献的速度和多少。命令一旦发出,奉献源源不绝地多多送来(5节,NRSV、RSV)。他们带来「所有田地出产」初熟的(5节,REB、NEB)和各物的十分之一(5节),他们的礼物堆成「无数的堆垒」(6节)。190初熟之物是祭司的特权(民十八12~13),但是十分之一,无论是农产品或是水果(5节)或是羊(6节),是献给利未人的(民十八21;参:利二十七30~33)。分别为圣的十分之一或是献给神的物品(6节,NIV),可能是指利未人从他们本身所领受的,分送给祭司的礼物。「分别为圣之物」也可以指各种献祭,在民数记十八32也是以此方式捐出十分之一。191若这个观点正确,一些利未人的住处也包括在犹大城市的居民之中(6节;参:代上六55~60、65,九14~16)。 

  所有的这些礼物至终被认为是奉献或分别为圣归耶和华,而不是给一般人(6节)。除了祭司专心遵守耶和华的律法之外(4节),这种属灵的委身是百姓慷慨的真正原因。形容祭司的这句话很独特,实际上的意思是紧紧握住神的话语,在这个上下文中特别是应用到敬拜这主题(参2~3节)。如此的专心遵守对于历代志的读者也会是有益的典范,因为他们很容易忽略圣殿敬拜的需要,特别是给利未人的十分之一(尼十32~39,十三10~13;玛三8~9;参:申十二19,十四27)。 

  百姓的委身也令希西家惊讶(9节),他从大祭司那里发现到,祭司和利未人蒙受的祝福绰绰有余。大祭司把这视为神做工的证据。神的供应一贯超过人的预期(参:诗二十三6;代上十三14),而这不配得的丰富,正是福音的核心(约十10;林后九15)。所剩下的甚多(10节),则耐人寻味地预示了耶稣喂饱五千人和四千人(太十四20,十五37等)。 

  大祭司的见证(10节)总括了整章,也与圣经其它经文相呼应,令人想到会幕(出三十六2~7)和圣殿(代上二十九6~9;代下二十四8~12)的牺牲奉献,就如大卫的解释,所有人类的奉献仅仅是对于神所赐的更大礼物的回应而已(代上二十九16)。所以这些例子背后是敬拜的最基本原则,亦即无论何人之所以能够给神,只是因为祂首先赐给他们的更多(参:约壹四19)。这可应用到物质的礼物,和赞美与称颂上,因为以色列赞美、称颂耶和华(8节),只因为祂首先已经「赐福了祂的百姓」(10节,NIV)。 

  亚撒利亚这位大祭司除了在第13节以外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个名字在他的家庭中是普遍的(参:代上六9~14),能够回溯到撒督在大卫和所罗门的时代。国王以祭司式行为祝福百姓,可比较大卫(代上十六2)和所罗门(代下六3)的例子 。 

  2. 诚心的分配(三十一11~19)。在不同的阶段分配给祭司和利未家庭的礼物: 

  (a) 礼物首先被放在圣殿的仓房(11~13节)。这些或是座落在主要的建筑物四周(参:代上二十八11),或是靠近殿门之处(参:代上九26,二十六15、17;尼十二25),自然而然是守门人可以监督之处(代上九26)。他们似乎把各种礼物作了区分,十分取一之物是给利未人,供物及分别为圣之物是给祭司的(12节)。供物似乎是与初熟之物相同(5节)。整体上负责的是祭司,在这里被称作是管理神殿的(13节,参10节;也在代上九11;代下三十五8;尼十一11)。 

  (b) 然后礼物被分配,首先是给那些住在各城,名字不是明显记录在家谱名册上的祭司(14~15节)。守东门的似乎一向是资深的守门者(参:代上九18,二十六14)。百姓的礼物是乐意献与的(14节),就是说,所给的是过于或是超过实际上律法所要求的。 

  (c) 然后再有三个团体,就是名字列在家谱上的人收到礼物(16~19节)。首先是在圣殿中运行经常性职责的男丁(16节),然后是住在耶路撒冷的祭司和利未人的家庭(17~18节),最后是住在耶路撒冷之外的祭司家庭(19节)。后者乃是相对于第14~15节,家谱上登记有名的人。很可惜,更完全的详情不复可得,但是凸显出两个重点。一是工作的完整。没有人被忽略,甚至最年轻的(16、18节),住在远处的人(15、19节),或是没有报名上册的(15节)也不例外。另一重点是那些给予和领受的人之信实(15、18节)。这甚至包括祭司们诚心地自洁成圣(18节),与他们先前不在意的态度成尖锐的对比(参二十九5、34)。 

  我们只能猜测,在这些参与的人实际年龄的背后有什么含义。或许孩童早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为祭司职任分别出来(16节),而利未人是在二十岁的时候才负起完全的责任(17节)。后者的计算方式在旧约圣经的各时代有所不同(参:民四3,八24;代上二十三3、24),据猜测是照人力供应的实际情形而定。 

  这些活动持续多久并没有记录。所有收集的工作在五个月之内完成(7节),不过也有假定最初的分配很快运行,而历代志作者可能有意藉着第2节给读者留下这是经常性的,而不是只此一次的印象。的确,在以色列之中,或是在教会里,合适事奉的领导,若没有人们经常有组织地支持,是不可能维持的,而十一奉献只是一个最低的要求(参:太二十三23)。 

  3. 希西家的兴盛(三十一20~21)。第二十九至三十一章的这段总结松散地根据列王纪下十八5~7a。希西家恢复圣殿敬拜整个的记载,沿袭列王纪下十八1b~7a的基本架构,然后历代志作者附加不少内容。甚至像是这个平行经节,也显出历代志作者独特的风格和辞汇。有一个特别强调的重点,就是作者在不同的阶段会提到,圣殿的工作已经完成,而其中的服事也恢复了(参:代下七11,八16,二十四13~14,二十九35)。毫无疑问的,作者心目中想到的是建造第二圣殿要命的拖延(拉三1~六22)。 

  希西家完成他的工作,因为他尽心……寻求神(21节)。他顺从大卫的忠告(参:代上二十二19,二十八9),并且跟随其它国王的模式(参:代下十五17,二十二9;参:代下十一16,十九3)。在这方面寻求神,不可避免的意思是把圣殿的敬拜放在最优先,但也影响到他整个的生活。结果造成了希西家的兴盛,就如同几个他之前的统治者。192兴盛的途径虽然也包括希西家的失望(代下三十10)、严重的危机(三十二1~23),和接受他犯罪的实情(三十二25~26),但是神从来没有不祝福那些仰望祂的人(参:诗一1~3,三十二1~2;太五3~12,十九29)。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