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篇第一百四十二篇   第一四二篇 遭围困 

  本诗的标题,“在洞里”,显示是与五十七篇属同时期的作品;这两篇诗让我们捕捉大卫在煎熬中浮动的心情。五十七篇既勇敢又有力,对得胜满有把握,甚至已享受其情境。在本诗中,被人仇恨、追逼的压力,则几乎到不能承担的地步,信心也已在勉强支撑。但这信心却不失败,到了最后几句话,终于加入了盼望。 

  至于诗篇传记类标题的真实性,请看导论 Ⅶ, 58 ~ 61 页。 

  训诲诗 与 祈祷 ,见 51 页 。 

  我的恳求(一四二 1 ~ 3a ) 

  这个祷告的迫切,从“大声……大声”(和合:发声)的重复,立即可见。就像福音书的巴底买一样,大卫也知道拒绝保持沉默的价值。若静默不言,就是死路一条。 

  从开头几节所用的词汇,可看出他祷告的一些特色。 恳求 是向良善求助(希伯来文的含义); 我的埋怨 (和合: 苦情 )不像英文有急躁的意思,不妨译为“我困扰的思绪”; 吐露 与 陈说 \cs8 等字,显示坦言不讳, 在祂面前 的重复( 2 节,和合本未译出),则表明神是可接近的;这些都不应忽略。 

  第 3a 节是本诗三个略为突起的高峰之一,由于它是出于极深的低谷( TEV 意译为:“我快要放弃时”),又由于它强调“”字(应该印成楷体字:“知道我的道路!”,更令人觉得他耸然而立。 

  我的困苦(一四二 3b 、 4 ) 

  神知道大卫的道路( 3 节),这个把握来得正是时候,由这里可以清楚看出。首先,第 3b 节显示前面的路危险重重;但他可以感谢神,因为这对神毫无困难。接着,第 4 节说到,大卫没有朋友,没有人想认识他──至少他感觉如此。在此又见神的怜悯:祂认识他,并眷顾他。从事实而言,神似乎给了他很丰富的回应,不久就差遣大卫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到他藏身的洞穴中,后来又打发一群人来,这些人以后成了他国度的核心。(撒上二十二 1 、 2 )。他所遭遇的这个低潮,便成了一个转捩点。 

  我的福分(一四二 5 、 6a ) 

  这是本诗的第二个高峰(参, 3a 节):第二度不顾周围环境与内心情绪,而发出的肯定之言。在情绪方面,第 6a 节的表达一针见血,其痛楚的状况,正如主耶稣亲身的体验:“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太二十六 38 )。 

  我的避难所 ( 5 节;与 4b 节的用字不同)是大卫最爱用的字,这是很容易了解的:见五十七 1 的注释 。这时能说出“ 我的福分 ”,等于往前跨了一大步,就像爱能超越恐惧一样。 TEV 将这个字的巨大力量表达了出来:“是我所要的一切”(参七十三 26 ,一一九 57 ;及十七 14 的强烈对比)。 

  我的未来(一四二 6b 、 7 ) 

  逼迫我的人 ( 6b 节)在此也许不是比方,因为当时大卫正遭通缉。“追赶的人”( NEB )为较佳译法。 被囚 却是比喻,形容环境令他十分沮丧,他被迫藏匿,与正常的生活断绝(旧的译法:“将我的灵魂带出监狱”,也许为过分拘泥的直译,因“我的灵魂”常是表达“我”的较长形式)。 

  第 7b 节的结束,将本诗带上一新的高峰(参 3a 、 5 节),在那里信心与盼望携手,一同望向未来。否认大卫为本诗作者的人,认为这乃是一指定作品,任何落在患难中的个别信徒都可使用;他们认为第 7b 节是展望那位受苦者,在蒙神垂听之日,到会众面前来献上感谢祭(参,如:诗一一六 \cs16 12 ~ 19 )。这观点提醒我们,诗篇从前是给大众使用的(现在依旧),众人也可以自己写诗。然而最初这确实是大卫的大胆前瞻,望向那一日他不再被人拒绝或追捕,反倒为众人簇拥,甚至能加冕作王 613 。 

  或许他所期盼的,只是能在众人崇拜时献上感恩祭,因他重获了自由。不过他已经知道自己将来会作王,因此在这漆黑的时刻,当他祈祷时,那最初的异象或许可能又更新了呢? 

  613 从第 7b 节的动词( 义人必环绕我 )之字根意义,“环绕”,衍生出皇冠一字(帖一 11 ,二 17 ,六 8 ),以及这动词的进一步含义,“加冕”(箴十四 18 )。 NEB 认为这里即此意(但不是指皇族),故将第 7b 节译为,“义人要用花圈为我加冠”,而其小字作,“拥挤围绕我”。──《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