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道书第六章   5. 财富缺乏保障(六 1 ~ 6 ) 

  一连串速描刻划出钱财的有限。财富本身并不保证人能享受( 1 、 2 )。一个人可能壮年时家庭富裕,但去世时仍可能毫无满足,无人哀悼( 3 )。活得不满足,还不如早死的胎儿( 4 ~ 6 上)。死亡无可避免,不管来得多迟( 6 下)。 

  1.  传道者提出另一种人类的痛苦,是他观察到的。 日光之下 再一次界定出这是受限制的观点。最后一句按字面是“……并在人身上很重大(或“多”)”。它与八 6 雷同,因此 Moffatt 所译 重压在人身上 (与好几个现代翻译相同),较 在人间常见 ( AV )为佳。 GNB 所译 严重的不公义 强解了希伯来文。 

  2.  前面已经看过蒙神祝福的人(五 18 ~ 20 ),现在要看一个神赐了赀财的人,但文中之意是他并不知道自己财富的来源。前面那一个人得着 享受的能力 (五 19 ),但这一个人却不然,因此他无法得到满足。这个人的苦境也是以概括性的语法描述,让读者自己设想到底是什么夺走了他 享受的能力 。是飞来横祸?还是花花大少的厌倦?人间的一切他无所不有(参代下一 11 以下,同一词汇的用法),但他却没有胃口,或是没有机会享用。 尊荣 在五 18 ~ 20 没有提到;这人的名声与财富齐头并行。 kab[o^d[ 一字不是形容赀财的另一个词汇,因为人不能吃它(金司博等人); 吃 在此是指“享受”(参赛三 10 )。他的财富并不能使他个人得着什么:“外人可能来吃”(希伯来文可以如此翻译)。他甚至无法感受到至少自己能将财富传给儿子,以实现父志。这子句是作对比( 反有外人 ),而非作解释( 因为 , NASB )。 

  3.  六 1 、 2 节的这个人,大概是在壮年时便去世的吧?传道者进一步举例,另有一人颇为长寿,拥有极大的家庭。但这也不能保证快乐,他也可能在毫无满足、无人哀悼的情况下去世。 一百个儿子 虽是概括而夸张的说法(参 千年 , 6 节),却不像现代的都巿人所以为的那么夸大(参士八 30 )。“活许多岁,以致地的年日甚多”( RSV ,参 AV , RV )是不必要的重复。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让步子句:“就算他的年日非常多”(大部份现代版本如此译,瑞特、金司博亦然)。但希伯来文“多”( rab[ )可以指“卓越的”,“大有名声的”(参哀一 1 ),因此较好的翻译为“如果一个人活许多岁数,名声也如他的年纪那么大……”。这人名气之大如同寿命之长 244 。 

  纵然有家庭、长寿与盛名,生命仍可能一败涂地,终其一生毫无满足,最后无人哀悼而死。 心 在 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 一句中,是指整个人的内在“生命”,在此处指他感情、喜好、享受、以及满足的能力。大多数现代译本只译为 他 。死后不得埋葬是表示备受轻视且无人哀悼的结局(参耶廿二 18 、 19 ;传八 10 的注释 )。不到期而落的胎强过一生失败的人。 

  4.   4 、 5 两 节是将 未出生即死亡的婴孩 与第 3 节不得满享福乐的富人作比较。 来 是指其不幸的出生(参一 4 ), 虚虚 (英: into

  vanity )可以指“进入这虚空的世界”,但从上下文看,译做“毫无目的”比较好。 暗暗 (英: darkness )是死者的所在地,与日光之下的范畴成对比(参诗五十八 8 )。如果以为此处有痛苦的意思,则太过强解原文。 名字 在希伯来文中不仅是一个称呼而已,还包括人格与特性。未到期而落的胎没有机会发展特性或获得声誉。 

  5.  这一节将第 4 节正面语气的说法,再以反面语气说一次。未到期而落的胎没有经验过生命( 未曾见过天日 ),或不曾认识这个世界。但是那不满足的富人情况更糟。这孩子至少享有 安息 ;他不须要忍受“日光之下”的生命冲突。有些译本没有提到 安息 ( NASV , Moffatt , NEB ; JB “从不知道安息”的译法不太可能,这是将希伯来文标点改变而来)。 

  6.  第 3 节的长寿问题再度被提出。如果年岁只是痛苦的延长,又有什么用处? 活千年,再活千年是 讽刺性的夸大语:若状况不佳,即使有玛土撒拉岁数的两倍,也无法令人满足。下面突然插入一句: 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么 ?将寿命的问题搁置一旁。所有人的目的地都相同,不管到那边要花多久时间。那 一个地方 是阴间 245 ,死者的所在地。 

  244 这是 Aalders 的观点;它包含将 s%e 解释为“如同”(参 ~@ s%er 在出卅四 18 ;诗一○六 34 ;赛七 17 ;耶四十八 8 中)。 

  245 G . Dalman 和 A. Spanier 主张“一个地方”是神自己,但 P.

  Ackroyd 认为这观点完全错误。他自己的意见认为,此处是指“阴间的口”阴间的口永不满足。从箴卅 16 ;赛五 14 ;哈二 5 等比喻看来,这是可能的。但我认为以上(本书)的解释较好。参 'Two Hebrew Notes; ASTI, 5, 1966 ~ 7, pp.82-86 。 

  6. 贪得无厌的渴望(六 7 ~ 9 ) 

  7.  “口”是指吃用;人做工通常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营生。他的内心渴望成就与满足,但是单调的生活不断循环,他的期望落空了。有些人以为,这里只是指不断维持生存的必要,故将之译为“因此他的 口腹 永不知足”。但 这渴望永不得满足 ( Berkeley )更能表达原文之意,是正确的译法。单有食物并不能满足我们最深的需要。 

  8.  注译家们对这一节的意见差异甚大。大部份人视第一个问题为纯属加重语气的说法,但有一些人(亚达斯,根据雷维 Levy 和提罗 Thilo )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此后半段可能是进一步的问题,或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那知所行止的穷人也同样可以拥有。” 246 还有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问题:“穷人知道如何……对他有什么好处?” 247 或:“为何穷人要知道如何面对生命呢?” 248 

  传道者似乎是问两个问题,意指一否定的答案:智慧人在今生有何优势? 穷人 学会奉承人来求好处,对他有何帮助?最后一个字可指“生命”或“生活”。论到 穷人 ,表示贫富的主题仍在继续。 在人面前行 是讨他喜悦之意(参王上二 4 )。 

  9.  传道者进一步解释。如果智慧人和想改善生活的穷人有 妄想 ,也不会更加幸福。 眼睛 是人体用来享受生命、找寻满足的器官之一(参一 8 ,与十一 9 成对比)。虽然有很多可以看的,但内心的 妄想 却使人永远得不到安全的满足。 

  246 Aalders 认为, mah 为关系代名词(参民廿三 3 ;士九 28 )。 

  247 Wright 推定 min 为一双重作用的介词。其他人(如 Hertzberg )修正原文,但结果相同。 

  248 Gordis 引证约伯记一 6 的解释。 

  7. 僵局(六 10 ~ 12 ) 

  10.  “起名”是研究或命定一物的特性(此处意指命定) 249 。这个世界( 先前所有的 )和人都有固定的特性。 那比自己力大 的是神。因此传道者是在强调,要改变生命基本特质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脱离他的限制,也不能完全解除这世界的反常现象(参一 15 )。他可能希望与神辩论(像约伯一样),但神太伟大了。 

  11.  话语无法改变这世界;甚至只会增加虚空。 

  12.  传道者曾在前面问道,谁懂得人生命超越死亡的本质呢?(三 21 希伯来文);现在他问道,谁能指出什么可以真正满足人生命最根本的需要?这件东西必须能应付每一天的需要( 日子 ,英译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he days );维持一生之久,不会消逝( 一生 );能克服地天生的虚空(虚度);并人生的短暂(比作 影儿 ,如八 13 )。 谁知道……? 接着是 谁能告诉他……? (参三 21 、 22 ),这两种形态的问题表示双重的疑问。 

  一般大众本身都没有智慧(“ 谁知道……? ”);而要找人来帮助也很难(“ 谁能告诉他……? ”)。正如李德纳所说:“他的生活没有绝对的价值(“ 什么是有益的 ”?);甚至不能作任何实际的计划(“ 将会发生什么事 ?”) 250 。传道者关闭了每一扇门,唯独留下信仰之门,正如摩西的律法一样(参加三 22 )。 

  249 John Gray ( The Legacy

  of Canaan 1965, p.285 )引证 Ras Shamra 经文中的一段,其中“宣告名字”有相同的意思。 “人都知道它的命运”(读作 w#no%d[a{`~as%re{hu^ )是否为平行句,则比较不清楚。 

  250 Kidner, p.62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