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赛亚书第十三章

C 国度的全景:全世界在神手中(十三~二十七)

  以赛亚在未来君王的全面异象中(七~十一章),已经提到祂的国度扩及全世界,祂的王权直到永远(九7),并且有一天全地都将成为神的圣山(十一9)。他注意到,神的余民,就是未来出于全世界的以色列,将从亚述与埃及、非利士、以东、摩押和亚扪(十一14)聚集起来,成为大卫重建国度的一部分。

  这些攸关普世的事,是神的热心将要成就的(九7);在前面只是侧面的素描,在这里则成为全书的主题。巴比伦(十三1,二十一9)、亚述(十四25),和埃及(十九1)等「强权」,与较小的非利士(十四29)、摩押(十五1)、亚兰(十七1)、以东(二十一11)、亚拉伯(二十一13)和推罗(二十三1)等国一并检视。神在他们以上正沉着治理,决定他们的经验,安排他们的命运,定意要将全世界结合成为一个百姓(十九24~25),聚集起来(二十七12~13),归向祂自己。在这绵密的世界场景中,原本号称神子民的人,因失败而被定罪,度过自己的历史(十七1~8,二十二1~14),但是当神在锡安作王的那日,他们仍然是荣耀的中心(二十四33),到时候锡安将成为平安之城,它的城墙是救恩,其中的百姓既有信心又行公义(二十六1~4)。

  以赛亚书这一冗长而奇妙的部分,结构上很重要,可分为三大段:十三~二十章、二十一~二十三章,和二十四~二十七章。其中头两段又各分为五小段,钥字为「神谕」(十三1,十四28,十五1,十七1,十九1,二十一1、11、13,二十二1,二十三1);按底下的分析,第三大段也可分成五个段落,但是没有标题(二十四1~20、21~23,二十五1~12,二十六1~19,二十七1~13)。

  第一大段(十三~二十章)的神谕标题是直说的,但第二大段(二十一~二十二章)则甚难理解(除了一个以外),非要读完每一个神谕之后,才能看出其主题的性质。第三段是用题目的改变来暗示段落的区分。我们跟着以赛亚前进,从当今的状况、到围绕他的世界(准确的标题)、再进到朦胧的未来(难解的标题)、继续到遥远的末时,即末日,而从以赛亚的角度来看,那时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融合在一起。

  这三串由五个讲论组成的信息,提出了一个活在世上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就是哪里才能找到安全?其中提出几个解决方案:

  第一,「超级强权方案」。这个问题最早是在示拿(或巴别)提出(创十一1~9),因此,以赛亚首先考虑「巴比伦方案」非常恰当。巴比伦是「超极强权」,代表「帝国主义症候群」,世界要由权力集中的政府来管理。可是巴比伦的政权必将崩溃──其它国家不能接受,神也不能(十三17~19,十四5);用人手作成的神明并不能保护它(二十一9),它会倾倒成为废墟(二十四10),它的城门破坏(二十四12),因为它破坏了(神的)律法(二十四5)。换言之,人要将世界结合成一座「城」的努力,是徒劳无功。

  第二,「盼望的延后、盼望的保证」:非利士(第一段中的第二个神谕,十四28~32)曾因大卫王朝的倾倒而欢喜,但是这个王朝(十四29)和神对锡安的计画(十四32)并未到终点。祂的目的要经过极长的时间、极深的黑暗才将达成(二十一11~12;第二段的第二个神谕),不过到了最后,神一定会在锡安掌权,大有荣耀,并制服全地的王(二十四21~23)。

  第三,「骄傲与结伴的安全」:在每一系列的第三小段中,以赛亚检视了外邦各国,显示因着人的骄傲拒绝福音(摩押)、并定意表现自己能够自给自足(底但),结果世界必定会毁灭。摩押(十五1~十六14)在遭到可怕的困境时,原可以到锡安寻求保障(十六1~4),但它太骄傲,不愿意接受这个办法(十六5~6)。反向的,二十一13~17提到,外邦人在需要的时候,纷纷结伴以求安全,但却眼睁睁地看着盟国的失败(二十一16~17)。尽管如此,所有的国家必有一日(除了摩押因骄傲而未被列入)都将享受神在锡安山上的盛宴(二十五6~10)。

  第四,「神百姓的错路」:在每一个清单的第四小段中,以赛亚都在观察以色列和犹大如何回应包围他们、威胁他们的世界。以色列(十七1~6)与大马色(亚兰,见七1~9的注释)结盟,以求保障;耶路撒冷则反向,它选择倚靠自己(二十二9~11)──两者都将神摒除在外(十七10,二十二11)。但世界的力量并非安全的保障(十七4、9),而自满自足则是不可饶恕的罪(二十二14)。可是,有一天神的百姓会在那坚固城中享受救恩的平安(二十六1~21)。

  第五,「胜利的结局」:神始终不放弃;祂的目的必然实现。在这三重系列中,每一个的第五段都将我们带到末时,那时将成为一个世界、一群百姓、一位神(十九24、25),就连那极端追求物质、无可救药的推罗,也将(直译)「圣而归神」(二十三18),而在神的禧年之时,由全世界人组成的团体将聚集到祂的「圣山」来(二十七12~13)。

i. 神谕第一系列:坚定的应许(十三1~二十6

  在第六至十二章中,以赛亚描绘了一幅图画:神将以锡安作中心来统治世界。十5~15特别讲到这一点。此处第一系列的五个神谕,将当代、未来与末世放在一起,显出神在掌管祂的世界,为要信守祂的话语,实现祂的应许。

a. 巴比伦:探视幕后的光景(十三1~十四27

  这个巴比伦神谕,是整个第一系列的样板。巴比伦是当时的强权,但以赛亚一开始就把它与神的日子(十三6~8),和神在全世界、全宇宙的工作(十三9~13)相连。或许遥远的事会缺乏真实感,因此他又提出中间会实现的事,就是所附记的对亚述之预言(十四24~27);因为,如果神不能藉人眼前可见的事来证明祂对历史的掌管,又凭什么要他们相信祂会作他们眼不能见的事呢?同样,如果他们亲眼看出祂对世界的掌管,只要祂出一言,强权必屈服,那么,如果他们不相信祂对未来的应许,就说不过去了。

  这里提到以赛亚时代两个互相竞争的强权,巴比伦和亚述。当时哪有人会怀疑历史将由他们塑造?只有一位神的先知例外!以赛亚带我们来到幕后:发命令的其实是神(十三3),祂召集兵力(十三4),并按公平施行报应(十三9~11)。世上强权兴起,攻击列国,是神在主导(十三17);强权的倾倒,是神将他们摔下来(十四5~6);自夸(十四13~14)必遭祂审判(十四22)。祂已经作了计画,祂必会实行(十四24)。

  这是对本段内容的概述,不过整个结构却又彰显出另一个非常特别的真理。一开头那招呼的手(十三2;「招手」直译为「挥手」),与最后伸出的手(十四26)相呼应。因此,十三2~16(A1)宣告了普世性的旨意,而十四24~27(A2)则是其例子(见26节);其次,十三17~22(B1)巴比伦的灭亡,与十四3~23(B2)巴比伦王的下台相呼应;而最中间的十四1~2(C),是另一个反向的普世性旨意,即神对祂百姓发怜悯的旨意。由此可见,历史轨迹的真相乃是:神正以最专注的爱,来实现祂向选民曾宣布过的旨意。

  1. 巴比伦。以赛亚在鸟瞰历史的时候,为什么不选较明显的亚述作强权的代表,而选上巴比伦?第一,我们在导论中(22~24页)曾看到,巴比伦在以赛亚的时代并不是籍籍无名之国。在米罗达巴拉旦的率领之下,它曾两度独立,脱离强国亚述的管辖,而在米所波大米的权力斗争中,究竟哪一国会拔得头筹,还需要非常敏锐的政治分析力来作判断。第二,以赛亚知道,有一天犹大会被灭掉,百姓将四散(六9~13),而他也知道,毁灭的强国并非亚述(参八8、36~37)。有一个强权隐藏在暗中,正伺机而动。后来(三十九1~8)他得到启示,那个强权便是巴比伦。所以,终极而言,巴比伦比亚述更适合作强权的代表。而第三,人类想要自己安排生活,以自己的力量来营造安全稳定,不理会神,乃是始于示拿/巴别(创十一1~9)。所以,「巴比伦」比任何名字更能代表人类要自己作救主的心态。

  上主的日子(十三216 「日子」是指历史的高峰与终结之时。以赛亚一步步描写其七方面:当那日,神将倾倒祂的怒气(2~3节),其现象乃是普世性的相互毁灭(4~5节),没有一处可藏身(6~8节);其影响力直达宇宙(9~10节),而动机则为运行公义(11节);它颠倒了创造之工(12~13节);无人可逃避,只能承受大苦(14~16节)。

  25. 「召聚的军队」。(2节)是防卫的象征。敌人进入城门,城便陷落了(见二十八6的注释)。贵胄:世上现存的统治者,到那日将被推翻。我的圣者(和合:我所挑出来的人):并非他们本身是的,而是分别出来归神,来运行神之争战的神圣任务。那以……为喜乐的人(和合:矜夸高傲之辈),直译为「我的那些因高傲而耀武扬威的人」。这些战士耀武扬威,自信而高傲,但(他们不知道)他们乃是神为了达成祂的旨意而用的人。神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站在哪一边(4~5节)。人的武装部队在战场聚集,尽情杀戮,相互毁灭(参:结三十八~三十九;启二十8)。:在历史上,耶路撒冷经常听见四周山间有军队结集之声。这幅图就是这个意思:末日的时候必出现此种光景(结三十八14~23;启二十9)。祂恼恨的兵器继续暗示是神在掌管这场最后之战。

  68. 「全然无助」。这里的概念为:参与最后之战的军队为数极众:这样的力量带来毁灭(6节),让人感到无助,心慌意乱(7节),惊惧无比(8节)。近了:那日子随时都可能出现,只等神吩咐,日头便升起。57……:是代表人的行动与反应的两个器官。那日的可怕让人全然瘫痪。产难的妇人:这里不是指有结果的痛苦,而是讲一个过程必定会产生的结果(帖前五2~3)。吓呆(√tāmaḥ;和合:惊奇):即不是因害怕而感惊惧,乃是因一无可赖,一团混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火焰:在惧怕的痛苦中;或许也极其尴尬,因为那日将显明,他们所有的抉择都是错的,也错赖了资源。

  913. 「罪的审判」。这里以道德的报应(9节)与宇宙的灾难(10节)作为那日的记号。残忍:「野蛮」(见:耶六23)。如4~5节所暗示,到那日,在人方面,彼此的憎恶达到高潮,以致互相毁灭。所以,并不是神野蛮,乃是罪的表现野蛮。然而,在神方面,这种野蛮的行为乃是神怒气的彰显,将人所当得的报应在他们身上。第3节中,怒气ʾap̄)是发作出来的忿怒(参十5);第5节中,恼恨zaʾam)是感受到的怒火;这里则是 ʿeḇrâ,涨溢的怒气爆发出来。在诗中,这里头一次提到那日的道德动机。罪人(√ḥaṭaʾ,9节)指偏离正轨的行为;邪恶ʿāwôn,11节)是堕落人性中内在的歪曲;骄傲……狂傲(11节)是毫无道理、自欺自满、表现于自视高人一等,及凶暴辖管他人(狂妄……强暴,11节)。这里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特性与行为作了简洁的摘要,成为第10节的括号:情况与整个创造正颠倒。罪的工价实在是死。因此,第12节提到可怕的灭绝光景!俄斐:实际地点不明,但以产金出名(王上九28;伯二十八16)。震动……摇撼:见杰里迈亚书四22~26。天体规律的运行、大地的稳定,都是创造所成就的,而在审判时则将全部废除。忿恨……烈怒与第9节同,成为一个括号,作本段的结尾。

  1416. 「无处可逃」。这首诗的开头为召聚(2~5节),结尾则以这幅赶散的图画来平衡。这几节又揭示出那日的三方面:没有庇护(14节)、无处可逃(15节)、毫无怜悯(16节)。他们存高傲必胜的心态聚集(3~5节),如今却要逃离一切(14节),又无处可去(15节)。没有神的人既无保障又无家园。凡被捉住的:直译「所有被扫出去的」,即逃离血腥战场的人。但他们还不如留下来,因为仍会找到他们;即使有人回到家中(16节),必会发现敌人已经来过了。当然,在这一切之中,神并不像操纵木偶的人,每个人都按祂的吩咐被动行事(参十5~15)。人乃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而行(多三3)。十四26表明,历史的引导力量是「祂伸出来的手」。可是从许多方面来看,那日子是祂缩手之日,祂任凭罪人无拘无束地把堕落本性最野蛮的层面都渲泄出来,作为他们的审判。人愈背向神,愈定意要「自我发挥」,在「自己的世界作主」,就愈失去人性,愈缺乏恻隐之心。那日子临到时,罪成为舞台的中心,把它毁灭的残酷发挥彻底,凡是不要神的人,都会得到他们所要的:被神弃绝(罗一24、26、28),只剩自己。

  巴比伦国度的结局(十三1722 以赛亚宣布了上主的日子,并加以描述之后,便转而预言巴比伦的倾覆。旧约典型的写法正是如此:以终极的灾难为背景,来看即将临到的灾难。每当有新王出现,众人便投以热切期待的目光,希望他就是那位应许的王,同样,每一次出现战祸之时,众人便会猜测,这是否即为最后之役;而这两者之间牵涉到许多相同的事。

  1718. 这里牵涉到神的引导(我必激动)和人的力量(玛代人)之问题。神掌管历史,不单只在那(末)日,也在其间所有的先兆之中。神会选用玛代人来消灭巴比伦,让人十分意外。我们常以为,巴比伦是亡于波斯,但另一方面,玛代人常出现在波斯人之前,如,「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但六8、12),而巴比伦的征服者被称为「玛代人大利乌」(但五30)。58以赛亚在这里举出他们,必有他的理由,我们不清楚。银子……金子:他们不被「收买」;他们心中惟一所要的就是征服,而且毫无怜悯(18节,参14~16节)。击碎:「摔成碎片」。这个动词很少与弓箭相连,用在这里的原因,可能是要与16节中的这个字相连。所描绘的图为,弓箭如急流射来,全身被射得「体无完肤」。他们毫不顾惜生命(少年人),不存一丝爱心(婴儿;和合:本妇人所生的),也不替未来着想(孩子)──什么都不管,只要扩张自己的帝国!

  1922. 接下来,以赛亚检视灭国的道德理由(19节)、其永久性(20节)、完全性(21~22a节),及将实现的时间(22b节)。所多玛、蛾摩拉(19节;创十九)是神灭绝的范例(参十7)。这个比喻暗示,在玛代人「出面」的背后,终极的力量来自神。人不再居住(20节),野兽反来聚居(21~22节),强调灭绝的终结性。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因为巴比伦人的骄傲(和合:迦勒底人……矜夸;参11节)。不单只在末日,而是在此之前;每一次神的怒气发作,骄傲都是致命的因素,为人留下废墟,一切荡然无存。甚至连一个过路的亚拉伯游牧之人,或牧羊的人,下午要休息的时候都不会到那里去,只有野兽(豺狼、野狗、猫头鹰;和合:驼鸟)来住,人都赶出去了。旷野的走兽可能应该是「旷野的幽灵」,野山羊则可能是「山羊鬼」(利十七7)。圣经有时用民间的迷信说法,只是加强效果,并不是给予认证。她的时候ʿēṯ):不是日历上的时间,而是这件事合适发生的时机。亚述在主前六八九年灭了巴比伦(见二十一章),但它又再度兴起;而在古列王征服它(主前539年)之后,它仍没有什么改变,后来因它一再滋生事端,以致大利乌‧希斯他普(Darius Hystapes)于主前五一八年将它变为废墟,直到今日。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