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赛亚书第十四章 

  历史的中心:神的百姓(十四1~2) 这里是新世界的异象,合作代替了敌意。这是神的新日子,互相无情的残杀已被合一取代(1de节),相恨变成了相助(2ab节)。但是在这种新人类的面貌背后,乃是神的主动(怜恤)、拣选和安置(1abc节)。但百姓实际上从巴比伦归回的时候(主前539年),并没有应验这里的话:古列王也像许多军人从政的人一样,以唇舌代替从前手中的刀(拉一2~4),以敬虔为掩饰,来达到自己的利益。当时并没有国际的欢呼,也没有帮助的意愿,亦没有掳人者与被掳者角色互换的情形(2c~f节)。换言之,正如巴比伦的倾倒,只是上主的日子某一现象应验的中间阶段,此次的回归也只是其另一现象的苍白反照──它们都是「证物」,指证未来整体的威胁/应许都要实现。

  1. 这一节的开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为」,NIV 没有翻译出来;这是在解释为何历史会如此进展──无论是极大规模的那一日,或是中间规模较小、但亦极恐怖的「那些日子」。怜恤raḥam)是如母亲般浓厚的情感(王上三26)。拣选:即实现很早以前就作的抉择(申七7)。安置:「给予安息」,是平安稳妥的传统表达法(申十二10;撒下七1)。寄居的:来寻求护庇、暂时居留的人(申十四21、29;参:申十18~19;利二十五23)。在可预见的安置之日,他们将十分羡慕神百姓的生活,以致也愿意定居下来。加入……联合:同一个概念的重复,是表加强。这种联合将是真实、真诚的。

  2. 角色的互换,见四十五14~25,四十九22~26,六十,六十六19~24。以赛亚仍然用君王的比喻,可能是回顾塞缪尔记上十七8~9,当时原本强大的非利士人成了他们的仆人。可是双方的关系仍然维持1节的自愿与欢欣。雅各布(1节)和以色列将享受列国的财富(出十二33~36;启二十一24~26),在家庭(仆人)、军事(掳掠)和政治(辖制)上都强盛:但在实质上,当然是和平之国的扩展(九7),凡归信的人都成为快乐的成员(1de节),在蒙怜恤的团体内以仆人自居。

  巴比伦王的结局(十四3~23) 见四十七~四十八章注释引言及以下,书版381~383页及以上平行的段落,十三17~22。这一段的前言(3~4a节)把它和重建的主题(1~2节)连在一起,接着则是一首「歌」,欢唱巴比伦王的倾倒(4b~21节),最后的结论(22、23节),将歌中最后的思想转为神的肯定。

  34a. 大卫(撒下七1)与所罗门(王上八56)误以为神的旨意在他们的时代已经达成,其实他们所经历的,乃是暂时性的安息。全然的安息要到那日子才会实现。愁苦ʿōṣeḇ),与创世记三16的「苦楚」(ʿiṣṣāḇôn)有关。这里的结尾代表咒诅已除。烦恼rōḡez)是缺乏安全感的不安。勉强的苦工,与出埃及记一14的用字完全相同。不再有压迫与奴役,惟有救赎之工及其果效。讽刺(和合:论),其实这首歌及这里用的字并没有讥笑的意思;māšāl 是一则箴言或寓言,一句俗语,或一种表达某事内在含义的说法。这里的用意正是如此:表达巴比伦王倾倒的内在真相。

  4b21. 是论巴比伦王之歌,59大地对压迫的止息有所反应(a1;4b~8节),而阴间对那位王的来到也有所反应(b1;9~10节);王降到阴间(b2;11~15节),与他想升到天顶的野心成对比,而他在地上的名声(a2;16~21节)则与他死后的遭遇成对比。

  4b6. 单数的欺压人的(4节)与复数的恶人……辖制人的(5节)成对比。神最后对付的王,是冗长罪恶传统的最高峰:由圣经看来,这并不能成为他的借口,反倒(路十一50~51)使他成为继承人及作恶的元凶。若问以赛亚心目中的巴比伦王究竟是哪一位,并没有意义。如果我们有必要知道,他一定会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标准的说法,指古代帝国专制极权的统治者。重点不在于神如何对付某一位王,而在举出神掌管历史的原则。世上君王的权势是真实的(……;参十5~15的注释),他们要为自己的暴虐(忿怒……怒气)向神交帐,60他们施行恐怖统治(连连攻击),动辄干戈相向,不容许任何人有异议(无情的侵犯;和合:行逼迫无人阻止)。地上的压迫(4、6节),天上会留意,而恶人必遭刑罚。

  78. 君倾覆,不仅百姓欢欣,连树木也欢乐。从前纳尔逊为扩充舰队而铲平新森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中,无数树木毁损;越南的森林在战争中遭到破坏;这些都是大自然因人类战争而受苦的例子。但是这里提到利巴嫩,还有一层意义,因为它代表神(而非人)对自然界的安排与美化(诗一○四16)。砍伐利巴嫩就等于要像神。可是请注意,王自己只不过是一根败坏的枝子(19节):那高傲的伐木者真的「挨了一斧」。

  915. 以赛亚在想象中到阴间(就是死人所居之地)一游。我们听见阴间对这位王的来到如何反应(9~10节),而这与他的野心与自我评估有何等大的差别(11~15节)。虽然这是一幕想象剧,但却将旧约的真理作了准确的表达。第一,死人是活的。在圣经里,「死亡」并不是「灭绝」,而是改变地点(从地上到阴间)与状态(从身体与灵魂结合到灵魂的分离),人则继续存在。因此,在阴间可以辨识人:王抵达的时候,大家都认出是他(10节);已经在那里的人从他们的宝座上站起来──不是因为阴间还有宝座,而是因为他们与在地上时是同一人。但是死者乃是「阴影/如影者」(9节),软弱(10节),因为死亡就是将身体和灵魂都交出来;灵魂本身不过是生命的一半。旧约暗示身体必须要复活,而这事等到主耶稣来才显明。由此可见整本圣经的启示乃是渐进性的,逐步达到高峰。

  910. 坟墓(NIV小字:阴间)是死人所居之地的名称。更详尽的注释见11节。阴魂:希伯来文是一个字,rep̄āʾîm,意思不明确。可能与√rāp̄â,「沉下去、垂下」有关,所以有些人译为「如影之人」。61首领:直译为「公羊」,群羊之首,独断雄浑、无拘无束。这个字具讽刺性:「如影儿般、虚而不实的公山羊!」软弱来自√ḥālâ,生病、无力。

  1115. 阴间之游的第二部分,始自威势……带到坟墓(11节),终于……被带到坟墓(15节)。当然,坟墓乃是阴间;不是身体所在的墓地,而是灵魂继续存活的「地方」。不过二者并非不相干,因为墓地也有其见证。请看这位王现在的床!床上铺的东西更惊人!坟墓暴露了人类的软弱,因为这里亦用来论身体;身体也像灵魂一样,是人的一部分。它在坟内的腐朽,与后者在阴间的软弱并驾齐驱。在这段经文的光照下,哥林多后书四16至五5何等眩丽夺目!

  晨星hêlēl,12节)是指迦南人的神话人物希列尔/亚实塔(Helal/Ishtar),他曾企图篡夺天位,却失败了。旧约使用这类引喻时,并未肯定其中的人物是真实的。这位王至少在头脑里曾经想构到至高之处──但且看他的下场!

  第13~15节揭示了这位王的内心世界,他里面的野心和外面所成就的(12节)正反向。请注意他的自我评估如何一步步提升。众星:眼可见的最高之物;聚会的山指神话的传说,神明都住在山上(如:希腊的奥林帕斯山)。因此这位王想使自己成为神。不单如此,他还想在神明中居首位;圣山的至高处(和合:北方的极处),直译为「撒峰之巅」。撒峰山位于巴勒斯坦北边,是迦南神明的宝座所在。诗篇四十八2曾经提到。但是这位王还要爬得更高,到高云之上,与至上者同等。圣经并不反对敬虔的雄心大志(腓三13~14;帖前四11;以及罗十五20;林后五9),但是也强调,如果人自夸能构到众星,就是直落阴间。这里的用语很生动,极深(15节)与希伯来文的至高(13节)是同一个字。坟墓又是阴间。与阴间是同义词,但较具恐怖意味(如:诗二十八1,十四三7;赛三十八18)。

  1621. 这篇诗又转回来谈地上的情形,把王可能的期望与实际的状况作对比:不是国葬(18节),而是尸体被践踏(19、20a~c节);不是荣耀的行列,而是子孙的尸首(20d~21节)。

  1617. 思想王的权势──他如何对待神所造的(16c17a节)、人所造的(16d、17b节)以及百姓(17c节)。

  1820c. 指出其对比。墓穴:「屋子」,这里是指华丽的陵寝,是世上君王要显示他们永远超越一切的地方。枝子nēṣer):如十一1。他是众王的「苗」,但却被认为只适合作堆肥!他一度身披王袍,现在却「身披被刀杀之人」(直译),盖在他身上的,只是那些步兵,就是他在高傲中吩咐他们上战场而战死之人。坑中的石头是阴间的岩石底。……即与18节的众王一起。当然,他并不比他们更坏(参5~6节的复数)──有一个问题必须提出,「为什么是他?」因为世界是由公义的神在治理,他容许人有时间悔改(彼后三9、15),直到时候满足才来追究(创十五16)。神在治理时会等待,给人缓刑时间,但审判终将临到。

  20d21. 旧约在律法中规定,不可为父母的罪刑罚孩子(申二十四16),但是,在造物之神管理的法则中,作人就有代价要付,而在祂公义的治理中,行恶行善必会带来道德的后果(出二十5~6;箴二十7)。恶人merēʿîm,「行恶之人」)与第5节不是同一个字,但是概念相同,构成这一段的审判括号。此一精彩无比、起伏汹涌的诗,对毁灭、尸体、盼望的破灭、子孙的丧亡、环境的破坏,作了骇人的描绘。罪的工价乃是死。

  2223. 描述「历史的主」。巴比伦的倾倒要多年之后才实现。虽然它曾于主前六八九年被亚述攻破,于主前五三九年又被古列征服,但一直等到主前五一六年,大利乌才将它彻底毁灭。然而,圣经却让我们越过次要原因(这里更强的帝国、更伟大的君王、更勇猛的军队)、越过历史长廊,来看第一因,及惟一的决定因素:我必兴起……剪除……变为……扫净。世界的政府(22a节)、帝国占领的退出(22cd节)、改变(23a节),和消除(23b节),在此用四重来追根究底:是神在主动采取行动。圣经并非不知道次要原因,也没有否定其效用,可是却总是把一切事情的根源追溯到神的手;因为圣经要我们凭信心生活。若专注于次要原因,便会使人努力去「改革制度」,拉动绳索;但若注目于第一因,则会回应神的呼召,信靠祂,以顺服的信心来生活。宣告……宣告neʾum;和合:说),见一24。请注意它的三度用法,彷佛权威的三重印章:全能者,「万军之」,见一9。

  亚述:试验品,保证的代表(十四2427 神的日子来到时,祂的手会招呼地上的军队,一同参与最后之战(十三2~3),同样,在历史的脉动中,「那日子」的每一个先兆中,都有神伸出来的手(26节)在掌管地上所发生的事。神透过先知让百姓可以展望未来──看到末世(十三2~16)、看到当今权势(十三17~22),及其君王(十四3~21)的倾倒。祂已经向他们启示,他们乃是祂管理历史时考虑的中心(十四1~2),世上一切都操在祂的手中(十四22~23)。他们是否能相信这些?在祂的计画中,他们是否真是中心?祂真是统管世界的吗?祂是否能掌控世上强权?为回答以上的问题,以赛亚强调地回答:「来看这一幕」,因为就在主前七○一年,在他的听众可以亲身经验到的时间里,他们将看见神的手来拯救他们,并将大亚述国推翻。信心不是随便相信、一厢情愿,或在黑暗中的一跃。反向的,它乃是跃向光明,因为信心乃是确信,而且是凭着证据而采取的行动。当他们看见亚述的结局,就可以相信巴比伦的结局,以及在巴比伦之后,神的日子将发生的事。再没有别的例子比以赛亚所选择的更能令人折服。当时巴比伦已是强国(见三十九章),对亚述构成很大的威胁,也影响了米所波大米的均势,但只是间歇式的。那时真正的强国、霸权、野蛮、不可抗拒的,乃是亚述。神定意要先对付亚述(二十四~二十五章),然后祂声明,这是祂对全地旨意的范例(二十六~二十七章)。

  2425. 这里正如22~23节,也有四个第一人称的动词。我已经计画(和合:我怎样思想)……。以赛亚用这一简洁的文字,把亚述的案例放在神对宇宙的行动之中。如今这个案子正在进行。计画(√dāmâ……定意(√yāʿaṣ):前者是心中的想法,后者是行动方案的形成。在我地上:这也是最后之战的所在地(5、9节)。神将把亚述的军队直带进祂自己的地(八6~8,十5~15、36~37),在那里倾覆他们。……重担:与十27的字相同。

  2627. 至于全宇宙,神只要一伸手,就可将它完全盖住(26b节),祂的能力无人能敌(27cd节)。旨意,定的,定意,都是 yāʿaṣ(见24节)。

b. 非利士:神对大卫坚定的应许(十四2832

  28. 以赛亚第二次(见六1)用一人之死定出神谕的时间。对他而言,亚哈斯是很重要的一位王,正如前面所言,这位先知认为,亚哈斯拒绝运用信心,定意与亚述结盟,以求政治得脱困境(见七1以下;导论:不信的王,书版第19~21页),正敲响了大卫王朝的丧钟。他死了,这件事是否即刻会发生?在亚述的强盛期中,非利士不断想要背叛。主前七三四年,迦特不肯上贡而遭掠夺;七二○年,非利士与埃及共谋背叛,撒珥根二世在迦特击败了埃及,取得了亚实基伦与迦萨;七一一年,西巴勒斯坦有一次不成功的叛变,似乎由亚实突领头;七○五年,亚实基伦背叛,而于七○一年西拿基立征讨时陷落。亚哈斯死于七一五年,当时很可能非利士人会来找希西家,要与他连手反叛亚述。无论是否如此,这类使团的出现──或许表面上是要安慰他的丧父之恸──与这则神谕十分吻合。我们开始看这段时,不妨提出一个问题:32节究竟是在回答什么问题?而答案的重点乃是「上主建立了锡安,祂百姓中的困苦人必在其中找到避难所」。是否有人提出另一个基础──与非利士和埃及结盟?而这被包围之城中卑微的百姓,是否另有一个避难所?对以赛亚而言,这一切无异恶意中伤。时局的确很紧张,而重获独立自主权的主张也似乎很诱人,但是锡安和其中百姓的安全,乃在于神。这则神谕也具备以赛亚的特色,是一则平衡的声明。

  2930. 第一个对比:终极的命运。大卫家未来看好(29cd节),非利士人却不然(30cd节)。亚哈斯定意拒绝信心之路以后(七9),这个王朝就注定将灭亡,可是以赛亚同时肯定了以马内利的应许(七14)。这里亦然,在这位不信的王过世之时,以赛亚重申神的应许。大卫是击打你的杖,因为再没有一位犹大王像他一样,将非利士人完全征服(撒上十七50,十八25~30,十九8,二十三1~5;撒下五17~25,八1)。但是到了亚哈斯,……已折断,因为直到那时为止,大卫家的自主权仍然未动摇,但是从亚哈斯之后,大卫家的王只是傀儡,直到整个王朝被消灭为止。因此,非利士人虽然想赢得希西家的支持,结盟反叛亚述,但他们同时也感到喜乐,因为这一方再没有可以威胁他们的力量。……:见出埃及记四2~3,七10~12。大卫家或许会失败,但是神可以使折断的杖变成毒蛇。胜过非利士人的内在含义,见十一14的注释。

  穷人中最穷的(30节):直译为「贫寒人的长子」,但这说法的意义不明确。或许视「长子」为与出埃及相关(出四22),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在埃及,以色列似乎要灭亡,无人帮助,但是,他们既为神的「长子」,至终便得胜。至于穷人,见十2;穷乏人,来自√ʾāḇâ,从好的方面说,指甘心乐意,对神的旨意柔顺,但从坏的方面说,则是指臣服于更强的力量,被剥削。他们在埃及虽然毫无资源、无力抵挡,但后来却能得胜。这一词或许可以译为「这些长子虽然十分贫寒」。找到牧场(和合:必有所食)又是出埃及的主题(诗七十七20)。

  换言之,虽然大卫已过世,他的家也已败落,但仍有隐秘的生命力在活动,保证必能得胜;大卫的百姓虽然重新品尝埃及的经历,但也会有新的出埃及,百姓必蒙眷顾,好似得到牧人的照管。但非利士人则不然。无论是未来的命根()或现今剩下的人(所余剩的人),都要灭绝。

  3132. 第二个对比:眼前的命运。面对北方的威胁,非利士人全然无助(31节);但锡安却有神的保守(32节)。是进攻的目标。一旦门被攻破,城就陷落了。消化这个动词(mûḡ)是指「人心慌乱,无力抵抗」(书二9、24)。大概在此是指前进的军队所造成的滚滚烟尘(参:歌三6)。北方:米所波大米的军队总是被视为「北方人」,因为他们从东边来,绕过肥腴月湾,从北边向巴勒斯坦各国进攻。这里乃是指亚述于主前七○一年的攻击。62可是的未来却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威胁,它却满有保障。32节的开始是「和」,即在前面揭示了非利士人全然无助的光景后,对他们所提反亚述的联盟应当给予怎样的答复呢?答案将给予(和合:怎样回答)是一种片语的译法,把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当作不定式(即「应当回答吗」=「应当回答」),不过也可以译为「他应当给予」,指希西家被使者询问之时。因此,这里应当是以赛亚的回答,是根据坚定、沉稳的信心给予的回答。第一,神自己十分真实:直译为「是上主……」。第二,锡安的百姓已经享有不动摇的地位:他们住在神所拣选的城,祂的应许亦在此地(如二十八16)。第三,在当时的环境下,人的软弱不是成败的关键:困苦人(即被践踏的人,人生层次最低的人),或许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如此,在别人的眼中亦然,但他们乃是祂的,并且在她里面,即在锡安,神所拣选之城中(来十二22~24)。第四,他们有敞开的避难所可以逃入,因为神在锡安与祂的百姓同住。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