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赛亚书第四十七章

iii. 最终得自由(四十七~四十八)

  自从第一批人从耶路撒冷被掳走之后,已经过了七十年。在巴比伦的生活并未受到压迫(耶二十九),但是仍然有人内心对锡安存着莫名的渴想(诗一三七)。对他们而言,拯救之日(四十八20~21)的黎明总是来得太慢。不过,这一天毕竟来了,而且最后是以闪电的速度来到,古列正是以此闻名。以赛亚在这里所思想的,乃是这一切事:巴比伦的倾倒(四十七1~15)、被掳者归回的呼召(四十八1~22)。先知已经预先看见,古列会释放被掳的人(四十四24~28;他先讲自己感到最重要的事),并征服巴比伦(四十五1~8)。此处他再按时间顺序来探讨这些题目。

a. 倾倒之前的狂傲(四十七1~15)

  主前五三九年十月,古列入侵米所波大米下游一带,征服了巴比伦周围之地,只留下它成为孤城。巴比伦的拿波尼杜斯见大势不妙,便弃城出走,把它留给他的儿子伯沙撒管理。巴比伦的陷落正像但以理书六章所示,并未流血,也没有多费力气(原因不明)。原来因为拿波尼杜斯对其它神只的爱好,巴比伦的守护神马尔杜克的祭司大受贬抑,而古列石柱刻着,马尔杜克陪伴古列游行,并且「让他进入他的城……不使巴比伦遭受任何灾害」。很可能马尔杜克的祭司与古列串通,在伯沙撒宴客的时候,保护他进城。但是对这一切戏剧化的过程,以赛亚只字未提!如果我们手边的是「第二以赛亚」,当时住在该城中,这种现象就很难解释。四十七章是以默想的方式看这件事:巴比伦倾倒是由于神的报复(1~7节)、骄傲(8~11节),以及假宗教的无能(12~15节)。

  1~7. 神的报复,及其说明。

  1. 巴比伦受到屈辱(尘埃;参四1)、光荣尽失(没有宝座)、名声扫地(不再称为)。柔弱娇嫩:很容易受伤,需要保护,以免遭受人生的风浪。

  2~4. 巴比伦有了新的经验(2~3b节):第1节中柔弱娇嫩的闺女,现在像奴隶一般工作(磨),赤身被掳(脱去……腿……河,参四十三2),受到性侵犯(露出……羞处;和合:丑陋)。这一切可怕的苦难背后,是神的报仇(3c节)。这个字(nāqām)表达犯罪与报应之间的平衡。巴比伦的倾倒只不过是她当得的份。宽容(3d节):动词「相遇」要随上下文的意思来解释(参:创二十三8,「代求」;书十六7,「碰到」,和合:达到;撒上十5,「遇见」;王上二32,「攻击」,和合未译);在这里(以及六十四5),它的意思是「以恩惠相待」,或简单说,「施恩」。整个状况可说是「不留余地」。第4节又加上三项说明。第一,神是为以色列而采取行动,毁灭巴比伦(参十四1~2)。祂是祂百姓的救赎主,是他们至近的亲属,负起他亲人的责任(四十一14,四十三14,四十四6、24)。第二,祂彰显出祂的大能:大能(和合:万军)之上主,(一9)。第三,祂是在圣洁中行事:以色列的圣者(一4)。世界运作的真相便是如此:主宰者为全能的神,祂在圣洁中行事,祂的焦点是属祂的百姓,为要满足他们的需要。

  5~7. 巴比伦失去了权柄(默然,代替了吩咐别人,5节)、自由(进入地牢的暗中,参四十二7),和地位(皇后;和合:主母)。正如十5~15,虽然巴比伦攻击我的百姓……我的产业(6ab节)的行动,乃是正规的,合乎神的旨意,但仍然触犯了祂。这并不是说,当时神失控了,巴比伦添加的痛苦逾越了百姓所当受的。他们的罪乃在于行动背后的假设,以及他们的态度:凶狠无情(毫不怜悯,6d节;「怜悯」特指「同情」,内心柔软,以至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加区分(甚至加在老年人身上,6e节)、自夸(直到永远……永为皇后,7b节)、缺乏道德思辨(不将这事放在心上……不思想这事的结局,7c节)。至圣之神的神圣旨意必须按照与圣洁相符的方法来运行──个人如此,团体亦然。旧约绝不同意「战争就是战争」的说法──认为在这种状况下,平时的道德行为与人道约束都可以摆在一旁,而肆无忌惮的暴行可以不受处罚。旧约不相信,平时一般人算作犯罪的事,若为着国家的需要,就可以去行(如:摩一3、6、9、11、13)。巴比伦以为自己能存到永久(持续;和合:永为)、一直掌权(皇后;和合:主母)、不被定罪(这事的结局)──帝国主义和居高位的人,常有这种心态。放在心上:慎重地思考。思想……结局,语气甚重:「记住……后果」。这不是可能发生的事,而是需要「记住」的事;他们乃是活在道德世界中,有一位至圣的神在管理,犯罪与刑罚总是相连的。

  8~11. 必遭审判的事。巴比伦的倾倒是有道理的,对它的控诉可以用「骄傲」一词来总括,不过详细来说,可分:他们自以为目前与未来都安全无虑(8节),又对自己道德的败坏洋洋得意(10节)。这两点分别附带警告,这些罪应得的灾难,无法藉宗教(9节)或钱财(11节)等办法来避免。

  8~9. 你向自己说(和合:你心中说):巴比伦的自言自语被人听见了。专好宴乐,是指「(自我)放纵」或「被宠坏的」,与寡居之人无保护、无供应,又饱受丧子之痛的情形反向。拥有物质、享受美物本身并没有错(提前六17),要紧的是,我们用什么态度来看待这些特权。巴比伦认为这是她的权利(8cd节)。结果她的放纵为贫穷取代(寡居,9节),欢乐被痛失亲人取代(丧子)──这些都在一日之间临到!而巴比伦所忽视的未来(7节),带来了她以为不可能会发生的悲剧(8节)。行邪术……施符咒:译为符咒的字,意思是「契约」,这里的概念为:与邪教势力「联合」,以「绑住」未来;邪术是用念咒等方法,来得着这些能力。

  10~11. 这里出现了令人诧异的乐观主义,那些说没有神、没有来生的人认为,世上没有道德报应这一回事。这是误导人的智慧(指对生活的实际指南)和知识(和合:聪明;指人生哲学的概念)。这一切又是出于对自己的看法:自满自足(惟有我)、无需负责──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在这里意为,在我之外再没有权柄,是我需要负责的对象。祸患是10a节译为「恶行」的字。他们选择「恶」,就会得到「恶」!驱除:这个翻译可以援用希伯来文以外的同源字来支持;就希伯来文本身而言,最明显的意思是「你不知道何时出现」,这种意料不到的思想,可以与这一节结尾的「忽然」相呼应。以赎价(√kāp̄ar,和合未译):特指「赎回的代价」。这场灾祸无法以金钱来免掉。无法预知是「不知道」,即前所未有的。

  12~15. 失败的宗教。真正的宗教会在需要时提供力量(12节),对未来会如何,也有足够的了解(13节)。灾难临到时,会显明假宗救无力拯救(14节),它的祭拜者无能为力──或只会顾自己(15节)。

  12~13. 符咒………邪术:见第9节。继续吧(和合:站起来吧!):这道命令何等悲哀!凡不认识真神的人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自我努力(劳神),而无把握(或者)。所有的意见(13节;和合:筹画太多)意为「丰富的」,指多神主义互相矛盾的理念与方向,和星象学充满矛盾的意见(今日与往昔一样)。观天象的是指「那些分开天界的」,即,进入十二宫中。所要临到的:参四十一5~7,面对未来的事件,偶像工厂内何等忙碌。

  14~15. 其实,假宗教根本无法保护人(12节),只能加添柴火。碎秸:见五24。他们不单无法救别人(13节),甚至不能救自己。不是……火:假宗教似乎可以提供「帮助」的温暖,但却不是可以坐在其前的火,而是会焚烧起来的火,是毁灭的熔炉。贸易应该是「与你贸易的」。巴比伦为它的宗教劳神,但是主管祭拜的人却用它来作生意。结果,当他们的市场底线不保,他们就各奔各乡(直译:流浪而去,自找出路)。救:这里的√yāšaʾ 和14节的√nāṣal,见二十五9。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