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卅一章   三十一 1 ~ 40.  归回故土和另立新约 

  对以色列和犹大合而为一的荣耀盼望,是本章的主题。 

  1 ~ 6.  公元前七二二年撒玛利亚倾覆之后,撒珥根二世掳走大批百姓。此处应许经历被掳却仍存活的人,他们将在北国过新生活。耶利米和何西阿(二 14 ~ 16 ,各英译本)一样,将以色列的被掳视为另一次旷野的经历。 2 节最后一小句在不同的版本中出现的方式不一。马索拉经文可以读作 当他寻求安息时 ,故而该句可译为 当以色列寻求安息时 。 h]esed[ 一词,被译为 信实 ( RSV )或 永远的爱 ( NEB ),此词无法以一个字译出,它表达了神的属性,正如西乃之约所体现的一样。神将以这样的恩慈、怜悯和爱,再次吸引祂被掳的子民归向祂(参:何十一 4 )。在复兴之日,凡栽种的必可收割果子( 5 节)。七十士译本作“栽种且赞美”,但马索拉经文则作“必作世俗之用”,显示栽种的结果可自行享用,可见申命记二十八 30 , 39 的咒诅届时已取消。 守望的人 ( 6 节)可能指那些在节日时观看涌往耶路撒冷圣殿人潮的那些人。在这复兴的盼望中,北国和南国再次合而为一。 

  7 ~ 14.  在这归乡的喜乐中,以色列再度在列国中扬眉吐气(参摩六 1 )。对北方宣告的悔改信息(三 12 ),导致以色列悔改回转。甚至瞎眼的都要被引导行在他们不认识的道路上(赛四十二 16 ),而以色列人这第二次大规模的离开为奴之地,同样有磐石涌出水作为表记(参赛四十 3 ~ 5 ,四十三 1 ~ 7 ,四十八 20 ~ 21 ,四十九 9 ~ 13 )。神招聚他们回乡,看守他们就像真心关切羊群福祉的好牧人一样(参赛四十 11 )。献祭的丰盛显示地的出产富饶。此处清楚表明了人应有的优先次序(参太六 33 )。以色列人传统上一直拒绝区分物质的富足和属灵的祝福。 

  15 ~ 22.  哀哭和神的怜悯 

  拉玛 是位于基遍和比录地区的城邑(书十八 25 )。耶路撒冷失陷之后(耶四十 1 ),护卫长招聚被掳之民,并解开耶利米的捆绑。在余民自巴比伦归回后,拉玛重新又有人居住(拉二 26 ;尼十二 33 )。此处提及拉结其实指的是她的墓,该墓位于拉玛附近,即耶路撒冷以北约五哩之处(参:撒上十 2 ~ 3 )。这里形容拉结死后,为其后裔于公元前七二二年被掳而哀哭。参马太福音二 18 ,该处引用耶利米这些话,但并非用作预言,而是将拉结当作妇女的典型代表,因为希律王大肆屠杀婴孩。归回后,神必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参:启七 17 ,二十一 4 )。届时以色列已被神管教过,她将听从神的劝告。神的轭若是负得适当,其实是轻松愉快的(参:太十一 30 )。以法莲这回头的浪子,将看到神充分流露祂的爱(参:路十五 22 ~ 32 )。 

  第 21 节的 以色列处女 ,是第二人称单数。虽然她曾有过别的主人,神仍视她为祂的新娘(参三十一 3 )。 22 节的开始是: 背道的女子啊,你还要耽延到几时呢? (参三 22 )女子护卫男子的创举,正描绘了其中深厚的爱,即使一方体能较弱,但仍旧围绕、支持较强者。在新约时代,主降世为人和祂的子民同等,以致他们可以捉拿到祂。基督的降世就是“道成肉身”(约一 14 ),藉此神变为和我们一样,为要让我们能效法祂的榜样。 

  23 ~ 30.  未来的欢乐 

  将来人们会再度形容犹大和耶路撒冷是公义和真正神圣的地方(参:亚八 3 )。耶利米在此用预言的完成式,描述神如何让这些悔改的人得以饱足。这样的前景使得先知在沉痛当中,得到很大的慰藉。一旦以色列人学到背道的教训,神便会在这片欣欣向荣之地,增加他们的出产和羊群(参:结三十六 9 ~ 12 )。 29 节的民间格言反映出被掳之民的怀疑(参:哀五 7 ;结十八 1 ~ 2 ),他们认为神审判他们颇为不公,因为当下的情势并非他们的过错所造成。耶利米反驳此一说法,他指出将来人都要为自己的罪受惩罚。以西结书十八 2 ~ 4 更进一步阐述此个人道德责任的主题,而摩西五经则早已予以记载(申二十四 16 )。 

  31 ~ 34.  新约 

  摩西时代的约在新时代神的恩典之下,不够有弹性,所以要被新约取代。新约将深深刻印在以色列人的心中,他们要出于自愿地遵行此约,而非被迫。过去的背道如今被忠于神的态度所取代,故而以色列将不再受他人捆绑。耶利米强调:背弃神是全以色列祸患的根源。 

  35 ~ 37.  神的永恒不变藉着天体运行的恒常规律反映出来。只有宇宙的创造者才能够给予这样坚定的保证。神对恣意而行的以色列的爱,是整本先知书一贯且令人震撼的主题。七十士译本以马索拉经文的 37 节作为本段应许的开始。 

  38 ~ 40.   哈楠业楼 位于耶路撒冷东北角,而 角门 则在该城的西北角(参:撒十四 10 ;尼三 1 ,十二 39 )。这两者由东至西画出北面城墙的界限。至于 迦立山 和 歌亚 的位置则不得而知,但经节内容似乎指出它们为耶路撒冷西边城界之延伸。此处的 谷 ( 40 节),乃指欣嫩子谷(见七 31 注释 ); 灰 则是献人为祭后为肥油所浸的残留物。 田地 在希伯来文圣经旁注 s%#d[e{mo^t[ ,意思并不明确,有认为和乌加列的称呼 sd mt 有关,该词意即“莫特之地”( field of

  Mot ),亦即迦南死神之地。无论这些地方原本如何龌龊,神都会使其洁净,就像祂洗净全国的罪一样。汲沦溪流经耶路撒冷东面,而马门则位于圣殿的东南角(参尼三 28 )。 65 

  65 见 D. F. Payne, NBD , pp. 616ff. 

  增注:新约 

  耶利米书对犹太人的宗教和敬拜生活,都是一大分水岭。从这时候开始,以色列过去所持守的和未来要遵行的,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分歧。约束全民的生活、以及给予以色列选民具体的准则,是西乃之约所定下的关系。这协定的基本条件是,以色列人有义务要顺从神的规定,根据他们对公元前两千年国际条约的熟知程度,对此情形当十分清楚。然而,在定居迦南的时期,迦南异教成功地诱惑了以色列人,使他们不再忠于西乃之约。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结果就更进一步演变成背道,也是被掳前的先知们所断然谴责的行径。 

  事情难就难在当时西乃之约的准则,因着宗教融合的缘故,已开始受迦南异教败坏的崇拜仪式影响而妥协。结果,异教的仪式被吸收进传统犹太人的敬拜,所以在被掳前以色列历史的大多数时期,这混合体可说是在表面上有几分近似于正统的敬拜。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可发现,迦南邪恶荒淫的仪节显然已占据多数敬拜者的心。这自然导致一般民众对宗教更进一步的狂热,但一代又一代的以色列人却显然未曾注意到,迦南的妓女( qds%u^ )和那位注重道德的神对圣洁( qds )生活的要求,不论在哪一方面均无共通之处。那时近东典型的生活型态是,依自己喜好或是照先祖的传统过活,而不必理会律法的规定。这种心态让许多代的犹太人相信,其父亲的生活方式同样适合他们。 

  耶利米向全国宣告,背道和妄为的罪必遭致审判和毁灭为处罚,他同时提醒心有不甘和充满敌意的国人,他们一直漠视西乃之约的责任。神的道德本质要求保全祂在西乃之约中的权益,当情形和神的要求相去甚远时,祂只有惩罚以色列一途。故而,处罚以色列事实上是神公义的彰显。耶利米知道,摩西的约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仍有其不足之处,因为它是由外加诸人,就像当时的国际条约一样。虽然它有包罗广泛的献祭制度以除罪,但蓄意和预谋犯罪者则不得饶恕(民十五 30 )。这种由刚硬的心而产生的罪,以存心拒绝神的爱( h]eded[ )最为严重。既然这已是以色列人几百年来的生活模式,那么为未来的子孙订下新的规定,显然乃当务之急。如此一来,从被掳的经历中所学到的属灵功课,才能在之后的全国复兴中切实履行。 

  耶利米所期待的新约,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参:林后三 6 );而人也将从内心深处自然涌流出爱,作为对神恩慈( h]eded[ )的回应。神愿意赦免人、与人和好,必使悔改的以色列人充满感谢,且更加体认到与神相交的责任。神曾藉着摩西和以色列立了一个荣耀的外在的约,几个世纪以来证明这协定效果不彰,但这反映出的是以色列人的过犯,而非旧约有何不妥。然而,不论就任何层面而言,神与人的关系已每下愈况,使得西乃之约毫无果效,所以耶利米在此宣告,神和以色列人的新约即将来临。既然人会发自内心地忠于新约,它必存留到永久,对人类永远有效。新约虽是与以色列人所立的,但并不只限于以色列人,因为它赋予人们选择的自由,所以它适用于神和任何愿意相信祂的人之间。 

  在耶利米和以西结为新约而欢呼喝采的同时,他们也看到它彻底改变了原先老旧的观念。老旧的观念把与神的关系视为众人集体对神的关系,但新约则以个人代替全国整体来和神建立关系。如此一来的必然结果,是个人无法再把自己的不义,归咎于祖先的传统或当前社会趋势。相反地,在新约之下个人必须承担自己罪行的后果。耶利米对于宗教思想的最大贡献,或许在于他强调新约是灵里一对一的关系。当耶稣基督在各各他的赎罪工作开启了新约后,全人类都可经历到个人与神建立的信心及属灵的关系。此后,凡凭着信心将自己交托给救主基督的人,均可在神的教会中有分。故而,藉基督宝血所立的新约,成就了神奇妙的恩典,以具体的属灵关系,为一切的罪得赦免预备妥当的出路。藉着这样的赦免,人类更深刻地经历到神的恩慈怜悯,且因同在基督里,更能以宽阔的心胸和不同的人建立弟兄姐妹的关系。 ──《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