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G 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四1-42)   三章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耶路撒冷与犹大,第四章里的事情则发生在撒玛利亚。这章由四部分组成。

  i 场景(四1-6)

  1-2. 在三章25-26节我们读到,因为耶稣替人施洗且众人都到祂那里去了,约翰的门徒就有些担心,四章1节说道,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58。或许与约翰的门徒争论的未提名字的那位犹太人(三25)将耶稣施洗的消息传给了法利赛人。作者解释道,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他为何觉得需要在此多加一笔呢?原因不明——或许有些读者认识一些被耶稣施洗的人,作者要杀杀他们的傲气。哥林多教会就是因为信徒受谁施洗的事而跟从不同的领袖,且结党起纷争(林前一11-16)。

  3. 法利赛人听到了这消息,就促使耶稣采取一个行动: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作者并未说明此消息为何使耶稣离开犹大,或许祂不愿与约翰一较高下,祂已认可约翰的事工(五32-35;参:太十一7-15),也或许因为祂的知名度日渐升高,迫使他必须避免过早与法利赛人发生冲突。

  4. 当作者描述耶稣打道回加利利时说道,他必须经过撒玛利亚。耶路撒冷与加利利之间有三条通道——一条经过撒玛利亚,另两条绕道而行59。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到加利利通常是经过撒玛利亚。约瑟夫记载道:“现在撒玛利亚处在罗马统治之下,为了缩短旅程,就必须走此路,从加利利只需三天的时间便可抵达耶路撒冷”(Life 269),且“在节庆时期,〔加利利的犹太人〕惯于采取经过撒玛利亚之路去到耶路撒冷”(Antiquities xx.118)。因此耶稣“必须经过撒玛利亚”,是因那是在耶路撒冷与加利利之间最短的路。然而从接下来的经文(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和与信祂的撒玛利亚镇民之间的谈话)可看出,耶稣必须经过撒玛利亚是出于神的旨意也是地理因素(34节)。

  5. 耶稣在回加利利的途中,于是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叙加通常被认为是当今的阿斯卡(Askar),位于现今那不勒斯(Nablus)东南方一哩处,离古老的示剑城很近,那城在将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分开的山谷入口处(申十一26-32,二十七13-二八68)。雅各临终前将此处附近的一块地留给约瑟做遗产,当以色列人出埃及来到迦南时,就将约瑟的骸骨埋葬在此(创三十三19;书二十四32)。

  6. 作者还对场景提供了最后两项资讯,第一,他说,在那里有雅各井。旧约圣经没提雅各曾凿了这样的井,但的确表明他在此地区拥有一块地(创三十三19)。直到现今那里仍有一口深井,施诺肯保(Schnackenburg)如此描述道:

  “虽然旧约圣经没提到雅各井,可是它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现今仍矗立于原处,且早期的朝圣者常被带去参观。它是一座建造得极佳的井,直径七尺,深一百零六尺,穿过岩石直通地下,汲取清新的地下水(一如创二十六19中以撒挖的井),井口有围墙围着。有两个洞可放下水桶(11节),几乎要到井底才有水。60”

  第二,作者还说,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耶稣若与约翰在同一地方施洗(三22、26),且从那里朝西北方向走往叙加,就需走相当长的一段路。从哀嫩到叙加,直线距离大约是三十哩,但若沿着罗马公路则有四十哩之远,需走一天半的时间,因此耶稣与门徒约在第二天中午到达叙加。由于旅途劳累,耶稣就在井旁坐下歇息。

  ii 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四7-30)

  7-8. 当耶稣坐在井旁休息时,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奇怪她怎么会在天气最热的正午来打水!通常妇女们都在早晨或傍晚天气较凉时打水(创二十四11,二十九7)。另一件奇怪的事是,她独自一人来。这两件事暗示这位妇人心觉羞耻,且尽量避免与别的妇女碰面。

  耶稣主动先起话头,耶稣对他说:“请你给我水喝。”按照当时的习俗,一位男士在公共场合主动与一位女子说话是很奇怪的事,后来耶稣的门徒也注意到此事(27节)。作者或许想解释祂为何问她要水喝,或者只是描述耶稣与那妇人两人谈话的情景,就加了些解释说,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起初看来有些令人讶异,门徒都是犹太人怎会去撒玛利亚镇上买食物,特别是作者在四章9节下了点评语(“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可是即使是作风最严谨的犹太人,也认为从不洁之人接受食物和向他们买食物是两回事,后者是可行的(1QS 5:14-20)。然而,门徒进入撒玛利亚人的村庄仍然是件冒险的事,因为并非所有的撒玛利亚人都欢迎路过他们土地的犹太朝圣者(路九51-56)。

  9. 因此耶稣的要求算是万分异常,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作者接着解释,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有历代宿仇(参: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犹太人常用“撒玛利亚人”做为骂有些犹太人的话(八48)。因此撒玛利亚妇人对耶稣问她要水喝的事觉得十分惊讶。

  10. 耶稣不理会妇人所说有关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的事,而是直接切入正题: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耶稣将妇人的注意力带到两件重要的事上——祂是谁和祂能将神赐下的礼物给她。这两件事是随后谈话的主题:四章10-15节,“神的恩赐”,四章16-26节,“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

  耶稣所带来的神的恩赐是活水,这是他们最初的谈话主题。“恩赐”(dōrea)这字在本福音书中只出现这一次,可是在使徒行传出现四次,都是指赐下圣灵的事(徒二38,八20,十45,十一17)61。旧约圣经将神描述为“活水”的源头(耶二13,十七13),也是圣灵的源头(赛四十四3)。撒玛利亚妇人即使对撒玛利亚圣经很熟悉,也无法明白这些比喻,因为他们的圣经只有摩西五经(创-申),可是耶稣的心思却沉浸在旧约中。祂所说的活水是指圣灵这恩赐,祂对尼哥底母说要从圣灵而生,对撒玛利亚妇人说到要喝圣灵的活水,后来在住棚节时又邀请耶路撒冷的民众来到祂面前喝水,也是再度指神所赐的圣灵而言(七37-39)。

  11-12. 妇人表示她不明白耶稣要给她什么,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她或许误会耶稣所说的“活水”是指从地下泉水进入井内的水,就提醒祂井很深(约100尺),并指出祂没有打水的工具,暗示祂不可能给她“活水”。这导致她问道,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这句问话在原文期待负面的答案(“你不会比我们祖宗雅各还大吧!”),意味着她认为耶稣自视太高,自以为比给他们这口井,且自己与牲畜都喝过这井水的雅各还要了不起。

  13-14. 耶稣刻意不回应妇人所指的祂显然不能替她打水这事,而是将她带回祂所关切的主要议题上。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凡喝从雅各井打上来的水之人还会再渴,可是凡喝耶稣所赐的活水,即得到神所赐的圣灵之人,就永远不再渴。耶稣解释为何能如此: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凡接受圣灵的人能一直不断地经历到这恩赐——在他心中像泉源一般涌流不息。此处所用的“涌”(hallomai)字,直译为“跳出来”,在新约圣经别处都是指这直接的意思(徒三8,十四10)。它绘影绘声地比喻圣灵在信耶稣的人身上的活动,提醒我们这不仅是基督徒信仰的认知,也是生活的经历。这应许(“我所赐”,“就永远不渴”,“我所赐”,“成为泉源”,动词都是将来式)需等到耶稣得荣耀之后,圣灵来临时才实现(七37-39)。

  耶稣说这水会直涌“到永生”(eis zōēn aiōnion),同样的描述也出现在四章36节的收取庄稼“到永生”,六章27节的食物存“到永生”,和十二章25节的在这世上恨恶生命,却保守生命“到永生”。每处经节都是指永世的生命,在神国度的生命。因此耶稣在四章14节所应许的活水,会在信徒心中一直源源不断涌出,当永世来临时会达到最高潮。

  可是“永远不渴”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活水若是指圣灵,能说接受圣灵的人就永远不渴了吗?若是指他们不再有不满意而是永远满足的话,显然不真。那么圣灵在今世如何满足人的饥渴呢?答案就从十四至十六章中耶稣所说有关圣灵的教导中找到。当耶稣回到父神那里之后,圣灵的角色是取代耶稣在门徒生命中的地位。门徒透过圣灵觉察到基督的同在,并且感觉到与天父和圣子很亲近。这个关系会持续“到永生”,圣灵来临的目的,就是让人对与神的这个关系的饥渴在今世就得到满足。

  15. 听到能享有止渴活水的应许,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她的回答表示两件事:第一,她现在对耶稣的提议有兴趣,第二,她还没弄懂耶稣所说的“活水”的意思。

  16-18. 耶稣没有直接回复她的要求,反而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耶稣触到了她心中的痛处,因为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回应她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这段经文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比喻法,妇人过去有五个丈夫的经历,象征撒玛利亚人在五个外国神明之下呻吟。接受此观点的人指出列王纪下十七24-33,其中说道当亚述国将北国以色列的许多人民掳到异地去之后,从另外五个拜自己神明的国家迁来人民遍布以色列各地。这些外国人与当地未被掳走的以色列人通婚,生下的后代就是撒玛利亚人。犹太人视他们为杂种,他们已经损害与耶和华神的关系,他们的不忠实被视为信仰上的奸淫(当以色列人追逐其他神明时,旧约常用奸淫象征她们对耶和华的不忠实)。若循着此思路想,耶稣对妇人所说的话就暗指撒玛利亚人敬拜五国的神明。可是作者并无此意,因为当故事继续发展下去时,耶稣真的要妇人去把丈夫找来——因此需要接受字面的意思而不是比喻。(应当注意的是,被移民过来的是五国人,可是他们敬拜的神记录在王下十七30-31,总共有七位,不是五位)。

  第二,这段经文一直以字面解释,所以这解释法才正确,可是它仍然可有不同的解释。NIV译为“丈夫”(anēr)的这个字可以翻译成“丈夫”或“男人”。若是“丈夫”,她就结婚五次,每次不是丈夫去世就是她被休掉(在当时的社会,离婚几乎是男人的特权),现在与她住在一起的也不是她丈夫(意指是别人的丈夫)。Anēr若是指“男人”,她就可能从未结婚,而是与一连串的男子发生恋情,最后与一个情人同居。这段经文不能让我们知道何种解释正确,无论是哪种情形,耶稣提到此事的用意仿佛不是为了使她产生罪恶感,而是让她面对与男人的关系上的痛楚,以便加深她对与神建立一个富有意义的关系的渴慕,使她接受祂带来的启示。

  这段经文引人注意之处,不是这妇人有多少个丈夫或情人,也不是她现在同居之人不是她丈夫,而是耶稣对她的私生活了如指掌。这是另一个例子显示作者在二章24-25节所说的:“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耶稣拥有超自然的知识,这可从祂对拿但业的了解(一48),和对“信”祂的犹太人(二24)看出。现在再度从撒玛利亚妇人身上显出,在接下去的故事里,这是作者一直着重之点。

  19. 听到耶稣对她的私生活有如此超自然的认识,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她看出耶稣不是个普通的犹太人——只有先知才具有如此超凡的能力。撒玛利亚人也在等候“那位先知”的来临(申十八15),他们称他为塔合伯(Taheb),即撒玛利亚人的弥赛亚。这妇人或许在猜想耶稣是不是那位先知/弥赛亚呢?后来她对同乡们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29节)。

  20. 她既认为耶稣是先知,就问道,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存有一极大歧见,这要追溯到几世纪以前(见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且与敬拜神的正确地点有关。妇人在此节中不只是为自己问这问题,而是代表所有的撒玛利亚人(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祖宗”),且将他们的看法拿来与犹太人相比(使用第二人称复数:“你们〔犹太人〕”)。“这山”是指基利心山,当她与耶稣在叙加谈话时,抬头就可望见,山上矗立着一座撒玛利亚庙(主前388年建造),是与耶路撒冷的圣殿相抗衡的敬拜地点。直到今日现今的那不勒斯城附近仍住着一个小撒玛利亚社团,他们仍在基利心山上敬拜。相对的,犹太人坚持只有耶路撒冷才是敬拜神的正确地点,这信仰源自神曾应许要选择一地点安置祂的名,人民应当来到那里敬拜祂,那地点就是耶路撒冷,锡安山(申十二4-7、21,十四22-26;王上十四21;代下十二13)。妇人所说的这话隐含了一个问题——对撒玛利亚和犹太人之间这古老的歧见,你有何高见?

  21. 耶稣没立刻回答这隐含的问题。祂先预言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何处是正确的敬拜地点这问题很快会变得无关紧要,因为时代即将改变,敬拜不再局限于一个神圣地点。这应当提醒我们不再认为现代敬拜神时需死守一些神圣地方,无论是教堂建筑、圣城(耶路撒冷、罗马或坎特布里)或古老圣址(耶稣诞生地之教堂或圣墓教会等等)。去参观这些地方是件好事,能得到历史观点,且增加我们信仰的真实性,可是若认为在这些地方敬拜神会使神多接受我们些,或与神亲近些,那就否认了耶稣在这节和下面几节的教导。

  22. 耶稣现在直接回答四章20节隐含的问题: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耶稣使用复数(“你们〔撒玛利亚人〕”,“我们〔犹太人〕”),表示祂所说的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是与妇人所隐含的问题同一用法。耶稣坚持认为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的敬拜是出于无知,而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敬拜则出于知识,因为符合神对祂子民的启示,他们在神选定的地方敬拜祂。耶稣也强调神对救恩所定的目的是透过犹太人来实现,不是撒玛利亚人。无论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表现多大的恩典,都万不能牺牲真理。

  23. 耶稣说明了犹太人在敬拜上享有的权利后,又回到四章21节的主题(新时代的来临),祂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在那即将来临的“时代”,真正敬拜神的人不用再去耶路撒冷,因为耶稣的受死、复活和差派圣灵引进了一个新的敬拜方式。这时代可大致说“如今就是了”,因为耶稣已用行动启开了用心灵按真理(新译本)敬拜的新纪元。

  “用心灵按真理”敬拜的意义,比较容易用反面来了解,即敬拜不箝制于某些神圣的地点。它的意思用正面较难说明,最可能的是说透过耶稣所赐给信徒的圣灵,且按照通过耶稣本人和祂的教训所表明的神的真理来敬拜。父神寻求人以圣灵且按照耶稣的教导来敬拜祂,这提醒我们,敬拜不在于当我们来到教会时做什么,而是透过圣灵且按照耶稣的教训与神交往,这敬拜触及生活的每一层面。

  24. 另外还有一个理由说明为什么这新方式的敬拜是必须的: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作者并不在定义神的本质,而是表明神与人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必须“用心灵按真理”敬拜。如此说法强化了耶稣对尼哥底母所说的话——人若想见或进神的国度,必须从圣灵而生。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圣灵生的才是灵,惟有当人从圣灵生了后,惟有当人接受圣灵后,才能真正敬拜是灵的神。

  25-26. 妇人回应道,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这事令她难以理解,必须等撒玛利亚的弥赛亚/塔合伯来到后,解释每件事才能明白。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原文若直接翻译是:“耶稣说,我是(egō eimi ),正在对你说话的这位”。egō eimi在第四卷福音书有时代表神的名字(八58,十八5-6),可是此处只是指“我就是祂(弥赛亚)”(见增注:我是)。奇妙的是,耶稣将祂是弥赛亚的身分向一个对弥赛亚持有自己看法的撒玛利亚妇人显示。耶稣虽然相信撒玛利亚人曲解了一些事情,且说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22节),可是祂晓得只要撒玛利亚人相信祂这位犹太弥赛亚,他们的渴慕就能得到满足(只要他们找到“活水”),也能将真的敬拜献给神。

  27. 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被打断了: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门徒去撒玛利亚一个村庄买食物(8节),回来时很奇怪地发现耶稣与一位妇人谈话,对妇人有如此的态度可从拉比文献中反映出:“在街上不与妇人交谈,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行,何况是别的妇人呢!因为人言可畏”(Str-B 2,438)。然而,不能以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必定持着像这些饱读诗书的拉比文献中一样的态度62。

  耶稣对妇女的态度异于门徒,祂在公共场合主动开始与撒玛利亚妇人展开相当长且有意义的谈话,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偏见。门徒虽觉奇怪,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他们不敢问祂为何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可是作者明说他们心中纳闷,不知祂到底要什么(ti)。什么(ti)可作祂对她说“什么”解,也可作祂“为何”对她说话解。

  28-30. 妇人或许觉察到门徒对她怀有不满的态度,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她留下罐子或许好让耶稣打水喝,或者可快些回到镇里。也有人建议她还想尽快回来,不因门徒不满的态度而退缩。她回到镇上后,对众人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她做了一件当时社会很不寻常的事,妇人只当在家中与男子说话,不在公众场合发言,当然更不会提到自己的婚姻与闺房生活。可是耶稣对她的私生活了如指掌,让她刮目相看,促使她下结论说祂是先知(16-19节),然后耶稣向她显示祂是弥赛亚(26节),更令她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急忙回到镇上,说服镇民来看能将她的一切作为道出的人,并且问道祂会不会真的是弥赛亚。这问句具有试探性质(“这人不可能是基督吧!”),可是当故事继续发展下去时,清楚显示这妇人在见证她的信心,认为耶稣的确是基督(四42)。这段故事结尾时说道镇民对妇人的见证发出的回应: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可是在继续描述他们遇到耶稣后发生的事之前,作者先提到门徒回来了(31-38节)。

  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

  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之间的仇恨,起源于深远的历史背景。主前八世纪时北国以色列被亚述帝国灭亡,大部分人民被掳到异地,为填补失去的人口,亚述人将帝国中其他族群迁移来此,而这些异族与当地未被掳走的以色列民通婚,生下的混血儿即后来的撒玛利亚人。

  主前六世纪时南国犹大也被巴比伦帝国吞并,许多犹大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来巴比伦被波斯灭亡,波斯王古列允许犹大掳民返回耶路撒冷,他们开始重建圣殿,后来也重修城墙,这些归回祖国的人被称为犹太人。当时撒玛利亚人愿出力协助他们重建圣殿,却碰了一鼻子灰。为了出这口闷气,撒玛利亚人就在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上建一座圣殿与犹太人对抗。犹太人认为撒玛利亚人是杂种而唾弃他们,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时代,凡与撒玛利亚人结婚的必须解除婚约。

  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一直到耶稣时代之后,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结下更多的梁子。举例说,主前一二八年,犹太王许干(John Hyrcanus)摧毁了撒玛利亚圣殿,主后六至九年之间,撒玛利亚人在逾越节时将死人骨灰洒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亵渎它。主后五十二年,当加利利的朝圣者经过撒玛利亚去耶路撒冷时,在途中被撒玛利亚人屠杀,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犹太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中,犹太叛军将撒玛利亚城夷为平地。

  增注:我是

  在第四卷福音书中耶稣将egō eimi这公式做了三种不同的用法:(1)与述词连用:“我是生命的粮”(六35、41、48、51),“我是世界的光”(八12),“我就是羊的门”(十7、9),“我是好牧人”(十11、14),“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十一25),“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十四6),“我是真葡萄树”(十五1、5)。(2)与暗示的述词连用:“我是‘祂’”,“我是‘那位’”,表示祂是弥赛亚(四 26,八24、28,十三19),“是‘我’”和“是‘祂’”,只是说明自己是谁(六20,十八8,且十八5、6、8也可能是),生来瞎眼的人也用此法(九9)。(3)作为绝对用语,或许在八章24和28节,十八章5-6节是如此,但在八章58节绝对是此意:“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最后这节尚需作更多解说,因为egō eimi在此代表神的名字。神在出埃及记三14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将此处的“我是自有永有的”翻译为ego eimi ho ōn,以赛亚书四十三25与五十一12中的egō eimi都具有神的名字的功用。因此当耶稣对“犹太人”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祂是将自己与神列为同等级,非但胆敢说出神的名字(这是犹太人通常忌讳的),更糟的是,祂还自称是神。

  iii 耶稣教导门徒(四31-38)

  31-33. 当妇人回到镇里去后,作者再继续述说他的故事,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他们刚从撒玛利亚镇上买了食物回来(8节),就请耶稣用餐。可是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门徒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他吃吗?”他们不在的时候,有人给了祂东西吃么?也许是个撒玛利亚人吧!但绝不可能是撒玛利亚妇人!

  34. 门徒的困惑使耶稣有机会对他们作个解释,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门徒对祂的“食物”一无所知,这食物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完成祂被指派的任务,耶稣降世的整个目的就是为此(六38,九4,十七4)耶稣是说,像“食物与饮料”一般最令祂心满意足的事,是遵行神的旨意,完成祂被指派的任务。这话让我们更明白作者在四章4节所说的(祂“必须经过撒玛利亚”),耶稣受了神的指派,来满足一位可怜的妇人和撒玛利亚镇民的需要。他们会接受福音,因而得拯救。一如耶稣,我们的满足不仅来自不同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它们都很重要),更要紧的是来自追求神的旨意。

  35. 耶稣继续教导门徒说,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从秋天播种到收割的日子大约有六个月的时间,从最迟的播种到开始收割中间仅有四个月。可是耶稣在此并非要与门徒讨论农业的问题63,而是用比喻法,要门徒注意福音在撒玛利亚人当中收成的日期已近在眉睫。因此祂说,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耶稣或许指那些听了妇人的见证正来找祂的撒玛利亚镇民而言,要门徒睁开眼看正要发生的事情所含的意义。收割的时辰已到!

  36-37. 耶稣知道镇民正朝着祂走来,就说: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身为收割者的耶稣正在得祂的工价,从此事可看到庄稼收取时所得的喜乐。撒种者与收割者同得喜乐的概念使人联想起阿摩司书九13:“耶和华说,日子将到,/耕种的必接续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续撒种的”,此段经文描绘将来有一丰收时期。耶稣的来临开启了这个新时代,所以“即使是现在祂已在撒玛利亚人当中收取永生的庄稼”。祂与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和她对同乡的见证,现在就引领他们来信祂,对他们而言,就是得到永生。

  耶稣接着说,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耶稣若是收割者,谁是撒种者呢?不是祂的门徒——他们与此工作一点都无关。有人建议是施洗约翰,可是没有证据显示他曾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有人建议是指旧约先知的工作,可是有哪一位在撒玛利亚人当中下过工夫呢?另外有人提议父神是撒种者,圣子是收割者,这与本卷福音书中说到父神与圣子同工的主题相符合。另外也可解释为是一种普遍的说法,首先向人传讲神国福音之人,与后来带领人信耶稣的人一同快乐。耶稣对门徒所讲的下一节经文,就支持此说法。

  38. 耶稣对门徒说,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第四卷福音书没提到对观福音书所说的十二门徒受差遣传福音的事(太十1-15;可六7-13;路九1-6),可是在四章38节作者似乎晓得那使命。果真如此的话,耶稣就暗指那使命,且提醒门徒那使命的目的,是收割别人所撒下的种子。有证据显示门徒成功的完成使命(路十17-20),可是他们享受谁的劳苦呢?施洗约翰受了神的差遣为耶稣的圣工铺路(一19-23),当耶稣差遣门徒出去时,他们的任务是延伸祂的圣工,因此门徒是享受约翰和他门徒的劳苦(或许也加上耶稣自己的劳苦)。

  iv 耶稣与撒玛利亚镇民(四39-42)

  39-41. 作者描述撒玛利亚妇人的见证发生很大的功效,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她告诉父老乡亲们耶稣具有超自然能力,知道她过去所做的一切事,且建议说祂可能是弥赛亚,结果有许多人信了耶稣,且百闻不如一见就出城来见耶稣。作者继续写道,于是撒玛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在他们那里住下;他便在那里住了两天。显然他们对耶稣刮目相看,真诚邀请祂多住几天。当我们想到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有几世纪的世仇时(参: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就知道他们如此欢迎耶稣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它特别勾勒出妇人的见证和与耶稣的直接接触在镇民身上发生巨大的影响,作者说明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42. 撒玛利亚镇民强调他们亲自遇见耶稣的重要,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值得注意的是,镇民愿意接受一位妇女的见证(与使徒在路二十四11中对妇女所说耶稣已复活的消息有迥然不同的态度:“她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

  当撒玛利亚人接受耶稣是救主时,就是接受耶稣早先对妇人所说的“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22节)这话。现在他们相信祂是“救世主”,即祂来是将生命之水带给所有人类,包括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见增注:救世主,下面)。虽然作者在整本福音书只在此处用了“救世主”(sōtēr)这字一次,可是在别处说到耶稣来拯救世人(三17,十二47),这是他要读者了解且相信的一重要主题。

  增注:救世主

  “救世主”(sōtēr tou kosmou)这字只在新约圣经出现两次,一次在四章42节这里,另一次在约翰一书四14。“救世主”在四章42节含有耶稣是所有人类的救主的意思,无论是犹太人或撒玛利亚人,正如此处所说的救世主。这与传福音者写作的目的一致,他希望读者熟悉耶稣的真正身分,以致能相信祂,因祂的名享受生命。

  然而约翰一书四14所关注的与第四卷福音书不同,约翰一书的背景是约翰基督徒社团中发生了纷争。他们的问题不是耶稣是否是救世主,而是耶稣到底是不是救主,特别是,是否相信耶稣为人受死是赎罪必须做的一个牺牲?从作者的社团分裂出去的人否认自己有罪(参:约壹一6-二2),且诡辩说耶稣为人赎罪的替死没有必要且根本没有发生(参:约壹五6-8)。而那些留在作者社团之人承认自己有罪,且极需耶稣为他们所做的牺牲,使他们的罪得以洗净,承认父神“差子作世人的救主”。

  撒玛利亚人能承认耶稣是“救世主”,或许一部分该归功于人们对罗马皇帝的看法。有证据显示,犹流·该撒(Julius Caesar)、奥古士督(Augustus)、提庇留(Tiberius)、革老丢(Claudius)、尼禄(Nero)、提多(Titus)、维斯帕先(Vespasian)、他雅努和哈德良(Hardrian)这些皇帝都以不同的方式被尊为“救世主”64。撒玛利亚人或许认为罗马皇帝并非救世主,耶稣才是真正的救世主。作者的确将耶稣描绘为真正的王:拿但业称赞耶稣为以色列的王(一49),耶稣在彼拉多面前也承认自己是王,可是祂的国度不在这世上(十八33-38)。

  H 医治大臣的儿子(四43-54)

  43-44. 耶稣只停留在撒玛利亚镇一段短时间,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接着作者穿插了一个评语,预告耶稣在加利利将遭到如何的待遇: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作者在预备读者的心,知道耶稣家乡的人将不相信祂。

  45. 然后作者出其不意地写道,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许多加利利人像耶稣一样,最近才从逾越节回来,祂在耶路撒冷所行的神迹在他们脑海仍记忆犹新(二23,三2),可是耶稣与作者都知道他们的信心不真(48节)。

  46. 回到加利利后,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在描述第二个神迹前(54节),作者提醒读者耶稣的第一个神迹是在迦拿行的(二11)。他先描写一下发生第二个神迹的场景,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大臣”这字的原文是basilikos,是形容词,“皇室的”或“属于国王的”意思,此处作名词用,意指“大臣”。耶稣当年在世做圣工时,希律安提帕是作加利利和比利亚的分封王,因此这人自当是他的臣子之一。可是高贵的身分并不能让他免于生活中常见的悲剧,他发现儿子病情垂危(47节)。他住在迦百农,这镇位于加利利海西北岸,离迦拿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十七哩,也是耶稣圣工的大本营(路四23)。

  47. 作者继续说道,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他是不是犹太人,我们无从得知。若是犹太人,或许去过耶路撒冷且看到耶稣在那里行的神迹(二23,三2)。无论如何,他现在发现儿子奄奄一息,正与死神搏斗。一旦有消息传到迦百农说,耶稣已回到加利利正住在迦拿,此人就立即上路从迦百农前往迦拿,去恳求耶稣来迦百农救救儿子的性命。

  48. 耶稣却以兴师问罪的口吻说,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耶稣虽是对大臣说话(“耶稣就对他说”),这句责备的话却不仅对他说,而是对一般的加利利人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正如作者所预告的(44节),耶稣知道他们不会相信祂。

  49-50. 此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愿与耶稣争辩。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耶稣坚持要人对祂有真信心(还没看见神迹就能相信的信心),可是在那同时却以怜恤的心回应此人的着急: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NIV的语气较弱,其实原文是较强的命令口气,“回去”(poreuou),与这命令连在一起的是个应许,“你的儿子活了”。耶稣一方面要求人对祂的话有毫不怀疑的信心,另一方面也答应那人的要求医治他儿子。那位大臣的表现也十分亮丽: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他并没看到神迹就信了,这类信心多次出现在本福音书中(一47-49,二5-10,四39-42、50,九35-38),也得到耶稣明确的称赞:“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二十29)。

  51-53. 大臣心中笃信耶稣的话,走在回家的途中,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毫无疑问地,他必定大大松了一口气且欣喜若狂。可是另外有一件事他想知道,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这验证了他一天前对耶稣的话所生的信心,因为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尚未看到神迹就相信的信心,现在因听到事情的结果而得到坚定,他的儿子能活过来,完全是靠耶稣所说的话。可是故事并没就此打住,作者多加了一句话说,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他对耶稣说他儿子会得医治的话有信心,现在亲眼看见这信心的成果,于是他和所有家人都信了耶稣。这人和他的家人是对耶稣有真信心的好榜样,是作者要读者效法的对象。

  54. 作者以这些话结束这故事,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第一个神迹是在迦拿婚宴将水变为酒,第二个神迹是耶稣在耶路撒冷庆祝完逾越节,从犹大回到加利利后行的,也发生在迦拿。作者当然知道除了他选择记录的这两个神迹之外,耶稣已行了许多别的神迹(参二23,三1-2,四45)。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