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Ⅰ 回应的内容(十1-十三10)   保罗对那些偷着进来引发人际关系危机的回应包括请求、声言采取管教行动、自我辩护,讽刺性地反击敌对者,对他带领信主的人表示极度关切,指出他福音使命与敌对他的人不同之处。虽然保罗不太愿意,但他还是说了一些“愚妄的话”,夸耀他使徒的资格。他引述无与伦比的犹太出身,他作为使徒所受的苦难,并他所经历到的异象和启示;也提醒他的读者,他在他们中间所行的“真使徒的奇事神迹”。他警告他们,他不久就要三访哥林多。并说他会再次谢绝他们的经济援助,不愿成为他们的负担,即使有人批评这正足以证明他根本不爱他们,或只是他用诡计,要以更灵巧的手法占他们的便宜。他表示他所关心的是,当他第三次来访时,说不定他们当中还有人沉迷在不道德的生活中。他也向他们保证,那些要他证明他有使徒权柄的人,当他来的时候定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他绝不会放过他们。

  A 殷切的恳求(十1-6)

  保罗在此向哥林多人请求,希望他第三次来访时,不需要向他们采取他对那些敌对他的人,也就是质疑他是否有使徒权柄的人(十1-2),所采取的行动。他否认别人对他凭血气行事的指控,也向他们保证,他是凭上帝的能力传道事奉(十3-5)。他的结论是要他们知道,一旦他们十分顺服的时候,他就要惩罚那些在哥林多敌对他的人(十6)。

  1. 我保罗,……劝你们。此处特别强调是保罗本身作此请求。此保罗就是哥林多教会创始的使徒,是他们属灵的父亲(参,林前四15)。他亲自藉着基督的温柔和平劝他们。在希腊人当中,自古典时期开始,温柔(prautēs)都是指一种“温和良善的友谊态度”,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社交美德,是粗鲁、暴怒的反面。有美好德行乃是指对自己的人温柔,对敌人严厉。对一个法官而言,温柔是指对罪犯的审判比法律所规定的更宽大仁慈。保罗所提的温柔是以基督的生命和事奉为榜样。基督的温柔并非是降低上帝律法的要求而显得懦弱。当祂以温柔慈悲对待罪人时,他并没有低估他们所犯的罪的严重性(参,太十一29)。保罗就是在这种基督温柔的光照之下,提出他的请求。

  和平(epieikeia)这个字基本意义是“合用”或“合宜”,用在道德方面而言,指“合理”或“公平”。若用在统治阶级,就是指仁慈、公平、宽大为怀(参,徒二十四4)。但以此段上下文而言,这个字是二词一义(hendiadys)当中的一个词(指两个字词的连接词“和”相联,表达一个观念),因此它的意义就受前一个字prautēs所规范,RSV正确地译为gentleness(温柔)。

  当保罗以基督的温柔和平劝哥林多人时,他是希望他们接受,同时以他所劝告的内容来行事(参,罗十二1,十五30;林前一10)。但是,就在他详述劝告的内容之前,他插入了一段他的读者批评他的行为的讽刺的话——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向你们是勇敢的。保罗在第二次造访(痛苦的造访)他们时,并没有像他先前所说的,以他的权柄来对付他们(林前四18-21)。可能就是因为如此,使反对他的人指责他是懦弱;与哥林多人面对面时,行为“不像使徒”;只有人不在哥林多,有一段安全距离时,才显出他的勇敢(参,十10-11)。

  2. 求你们不要叫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有这样的勇敢。保罗劝哥林多人,希望他们的行为表现,可以让他来的时候不必表现他的勇敢。他是“以基督的温柔和平”作此恳求,因为他希望他们知道,他不希望显出勇敢,并不表示他“不像使徒”般的懦弱,就好像基督的温柔就不是指他在道德上懦弱一样。保罗不希望向哥林多人显出勇敢,他说,有人以为我是凭血气行事,我也以为必须用勇敢待这等人。保罗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若有必要,他是有预备要以勇敢来对待他们;事实上他是打算如此对待那些指责他在道德上懦弱(1b节)和凭血气行事的敌对者。所谓凭血气行事,对那些反对保罗的人而言,可能是指没有以权威行事(十一20-21),没有经历过异象和启示(十二1),没有行过大能的奇事(十二11-12),没有基督在他里面说话(十三3)。他们所谓的凭血气行事,可能是指用诡计和欺骗,只为了推展个人的事业(十二16-18)。

  保罗又用军事上的隐喻,回应他们的指控(3-6节)。他用了一大堆军事(战斗)术语——争战(3b节)、兵器、争战、攻破坚固的营垒(4节)、攻破各样拦阻(“各样自高的事”也就是高台);心意夺回(俘虏)(5节),预备责罚一切不顺服的人(也就是军事审判)(6节)。

  3. 因为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保罗承认他是在血气中行事,但他否认是凭血气争战。此处“在血气中行事”是指在人性一切的限制中正常的存在。而“凭血气争战”是指单用人性的资源来作传道工夫,可能还使用一些令人怀疑的手法(参,一17,四2,十二16-18),而没有任何上帝的能力。

  4. 为了否认他是以“血气争战”,保罗提出支持的证据,因为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保罗没有在这节经文中清楚说明他的兵器是什么,但在哥林多书信中其他地方却有提到这是指福音的宣扬,在宣扬中上帝的能力表现出来(林前一17-25,二1-5;林后四1-6;参,罗一16)。

  营垒(ochurōma)这个字在新约中只出现此次。箴言二十一22也以字面意义用到此字(中文作坚垒,七十士译本用同样希腊文翻译),斐罗(Philo)却以象征意义,用来指以说服性的言词来敌对上帝的荣耀,所形成的心灵的营垒(Confusion of Tongues, 129)。更重要的是,这一幅在军事上建筑营垒的图画(在阿克罗哥林多就有一座大的营垒),竟被犬儒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加以应用;特别是与保罗同时代的辛尼加(Seneca),就以它来描述以理性的论证,所架构起来的灵魂的营垒;使灵魂在敌对命运的攻击下,仍然牢不可破。很重要的是,保罗接下去就谈到攻破一切拦阻人认识上帝的计谋(理性的论证)。

  5. 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此处是很明显的军事上的隐喻。保罗攻破的计谋就是人们在思想上武装自己,免得上帝的知识(福音)侵入。各样自高的事是译自pan hypsōma epairomenon(直译为“各样高举起来的事物”),这是指古代战场上建在高地上的塔台。第4节中的营垒和本节中的塔台(自高的事)都是指智慧的论证,是人所架起的,反对福音的理论。但上帝却定意透过福音的宣扬,以彰显祂的能力,来攻破这一切的论证(“聪明人的聪明”,林前一19),而使信的人得救(参,罗一16;林前一17-25,二1-5;帖前一5,二13)。我们还应当说到,保罗的宣扬福音,就好像我们的主传讲上帝的国一样,并不只是作一些宣告,同时也包括与听道的人讨论、争辩,为的是除去敌对真理的假障碍(参,结十八4,十九8-10)。

  因此,透过福音的传讲,保罗可攻破人为的论证,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这是一幅营垒被攻破,躲在其中的人被俘虏的图画。保罗的目的不只是粉粹假的论证,更是使人的思想都顺服基督,他蒙召作使徒是要“在万国之中叫人……信服真道”(罗一5)。

  6. 并且我已经预备好了,等你们十分顺服的时候,要责罚那一切不顺服的人。保罗说到自己已经预备好了(en hetoimōechontes——军事上准备就绪的用语),要责罚一切不顺服的人。保罗预备要责罚的不顺服,到底指的是什么,很难下定论,可能是指破坏了保罗向外邦人传道和彼得向犹太人传道,两者之间的和谐(参,加二7-9)。保罗可能把亚该亚列为禁区,不准那些将哥林多教会弄得情况严重的犹太基督徒进入。另一方面,因为是他在哥林多开创了福音工作,保罗可能就因此以为他在那里有使徒的权威,若有其他人宣称是使徒,也应当在那样的情况下服从他(参,十13-16)。但从保罗在第十一章所提出的指控来看,最有可能他所谓的不顺服是比以上所说都更严重。这是指混淆了福音的真理(十一4),因此唆使这事的人可以称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甚至是撒但的差役(十一13-15)。

  若这一切都属实,那么保罗在采取行动对付侵入者之前,所等待的哥林多人完全的顺服,就是要他们拒绝那些人所传的信息和宣告,重新认定保罗的权威和他所传真理的福音。

  B 保罗对批评的回应(十7-11)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回应敌对他的人对他的批评。这些批评包括:第一,保罗不是真正基督的仆人,他们才是(7-8节);第二,虽然他的信“又沉重,又利害”,“却是气貌不扬,言语粗俗”(9-ll节)。

  7. 本节的第一句话,你们是看眼前的吗?RSV译作命令句,而NIV是陈述事实(“你们只看事情的表面”)。若照原文blepete来看,两种译法都可行,因为这动词可以是命令式(“看!”),也可以是直述式(“你们是看”),甚至也可以是疑问式(“你们是看……吗?”——和合本的译法)。RSV的翻译比较好,因为在其他保罗书信中,每当用到blepete,都是命令式(林前八9,十12、18,十六10;加五15;弗五15;腓三2;西二8),只有一个可能是例外(林前一26)。保罗命令的语气类似,“你们看吧!事实摆在眼前。”

  倘若有人自信是属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属基督,我们也是如何属基督的。对保罗的受信人而言,事实应当是很明显的,即使保罗的敌对者声称他们是属基督的(保罗以后会否认这点,参,十一13-15),保罗本身也同样是属基督的。

  有关属基督的意义,也有许多争议。不同的解释包括(a)是一个基督徒,(b)是耶稣在世时的门徒,(c)是基督的仆人或使徒,和(d)是基督的一部分(根据诺斯底派的思想理解)。若根据十一23和十至十三章中,保罗是为他的使徒职分辩护的事实来看,最好的意义是指基督的仆人或使徒。保罗声言是基督的使徒,乃是根据他悔改蒙召的经验。如果他的同工(如提摩太、提多和其他人)也包括在多数的人称代名词我们中的话,那么他们声称是基督的仆人,可能就是根据他们是受保罗提拔,一同列在帮助保罗完成他的传道工作的行列中;虽然至少以提摩太的情况而言,是经过某些先知预言所指派的(提前一18)。

  8. 我就是为这权柄稍微夸口。在第9-11节保罗会说到他信上所说的(以大权柄说的)与他在哥林多人面前的行动是一致的。因此这里所谓为他的权柄稍微夸口,可能是指他在“严厉的”信中提到的权威性的命令。但他很快又用括弧的方式加上,他的权柄是主赐给我们权柄,是要造就你们,并不是要败坏你们。主在这里是指基督,也就是授命他成为使徒的那一位。主赐他权柄有积极方面(要造就你们)和消极方面(不是要败坏你们)的目的(eis)。若要问保罗会不会用这权柄来败坏人,这根本不像问题,因为这不是赐权柄的目的(参,十三10)。若我们再问保罗如何使用这权柄来造就人,根据这节经文的答复是:藉着信件提出权威性的命令,使他所引领信主的人能活出与福音真理相称的生活,即使这意谓着要以纪律管教他们当中的一员(参,二3-4,七8-12)。

  在括弧之后,保罗接着说完他在本节一开始所说的,我就是为这权柄稍微夸口,也不至于羞愧。要了解这种肯定口吻,可以从第9-11节找到线索。保罗深信在与哥林多人见面时,他的行为会与他在信中勇敢的使用权柄完全一致。因此他也可以肯定,在为权柄夸口这一件事上,他绝不至于羞愧。

  很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使徒权柄对保罗而言,是有重大意义的。他是基督的使者(五20),因此是凭着他的主绝对的权柄传达所托付给他的信息。所以他期望人们顺服;凡拒绝他的教导的人,就是拒绝主的话(林前十四37-38)。因为他被赋予这样的权柄,保罗也因此很谨慎地分别是主亲自讲的话,还是出于他自己好意的劝告,或者是他有时候不得不作的说明(林前七10、25;林后十一17)。保罗这样的权柄不只从他期望他人顺服的教导中表现出来,也更藉着上帝大能的彰显得到凭证(参,十三2-3)。但是有了这种权柄,并没有让使徒免于软弱、受逼迫、受苦的经验。事实上,承受基督权柄的人也同受基督软弱的经验,即使上帝的能力也同时透过他而工作(参,十三4)。

  9-10. 我说这话免得你们以为我写信是要威吓你们。保罗用这一句话开始谈到一件事,这件事也就是敌对他的人藉以批评他的口实。他们控告他,写了那么一封措词强硬的信到哥林多,以他所没有的权柄夸口。保罗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游说他所带领的信徒,他照抄如下:因为有人说:“他的信,又沉重,又利害;及至见面,却是气貌不扬,言语粗俗的。”虽然保罗的信好像在恐吓(又沉重,又利害〉,但当他真正出面时,却必定是缺少权柄的记号。他的气貌不扬这一句话,可能显示敌对他的人对他始终未得医治的、肉体的疾病的反应(参,十二7-9;加四15);或是指他长得并不怎样(参,Acts of Paul and Thecla 3:“人长得矮小,秃头,腿弯,身体还健朗,双眉挤在一起,有点鹰勾鼻”);或更可能是他们所认为的,没有权威的架势,因为保罗并没有炫耀他的权柄和他的属灵恩赐。

  有关“言语粗俗”的指控,可能是敌对保罗的人无中生有的;这可能一方面因为他们不喜欢他不重修辞的谈话方式(参,林前二1-2);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声称自己是基督使徒的人,在受到犯罪者攻击的时候,不勇敢地为自己辩护(参,二5,七12),反而自甘卑微,退到一个遥远的安全地方,写一封措词强硬的信寄给他们。

  11. 对那些如此批评他的人。保罗回复,这等人当想,我们不在那里的时候,信上的言语如何,见面的时候,行事也必如何。使徒可能不愿意在二次拜访他们时,特别展示他的权柄,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这个权柄。写那封措词强烈书信的人,已经胸有成竹,在第三次拜访他们时,要去面对那些批评他的人。不要以为他想办法和解,就表示他没有权柄。

  C 适度的夸口(十12-18)

  上一部分保罗必须为他的权柄辩护,以对抗那些声称他可以大胆地从远处写信来,但真正出现时,大家都看得出,他根本没有真正的权柄。在十12-18,保罗进一步主动出击。他控告那些自我推荐的敌对者(用自己比较自己!)。相反地,他所夸口的是仔细度量过,根据自己受主的指派而工作,所实现出的真正工作果效而言的。他的结论显然是针对反对他的人而发的,他说:“因为蒙悦纳的,不是自己称许的,乃是主所称许的。”(译注:称许=推荐人。)

  12. 保罗控告他的敌对者,他说,因为我们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的人同列相比。在保罗的时代,有一种老师普通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是,将自己与其他老师相比(参,Oxyrhynchus Papyrus, 2190)。保罗却说他不敢与批评他的人相比!保罗挖苦他们的是他们那种自我举荐的态度和方式:他们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较自己,乃是不通达的。我们不能确定他们度量的标准是根据什么。但是很可能他们是用同样的标准,拿自己与保罗相比。而哥林多后书中是有一些线索,说到这些标准是什么。他们所看的是权威性的显现,使人印象深刻的讲论(十1、10,十一20-21),传讲信息时索取费用(十一7-11),人人比不上的犹太血统(十一22),使人钦羡的属灵经历(十二1-6),行使徒神迹(十二12),时而显出能力和权柄(十一19-20)以证明基督是透过这人说话(十三3)。当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中强调的得胜主义,当中没有让软弱、受苦、逼迫和下监有表现的余地,而这正是保罗常遇到的,也是耶稣自己说过,凡跟随祂的人必会经验到的。如果要根据这种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么从结果来看,难怪保罗会说这些人是:不通达的(根本不了解)。

  13-14. 挖苦了敌对他的人举荐自己的方式后,保罗说到他自己度量过的夸口,他故意只提自己真正完成的事工,以为对比。我们不愿意分外夸口,只是照上帝所量给我们的界限,构到你们那里。说到上帝所量给他的界限,保罗用的是kanōn。这个字的基本意义是“量尺”或“度量衡的标准”。在最近出版的古文件中,有证据显示这个字也可以用来指限制在“某一特定地区”服务的涵义80。此字在这里的用法也是如此。上帝所量给保罗的界限(kanōn)乃包含在他在外邦之地为福音服务(服事)之中(参,罗一5、13-14,十五18-19;加二7-8)。这界限中有他的责任,他说,构到你们那里。当他在哥林多运用上帝所量给他的权力时,他的敌对者似乎对这样的事实不以为然。因为保罗紧接又说到,我们并非迟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构不到你们那里;因为我们早到你们那里,传了基督的福音。保罗是根据两项事实,来行使他在哥林多使徒的权力:第一,上帝派他作传福音给万民的工作;第二,他是第一个把福音传到哥林多的人。

  15. 我们不仗着别人所劳碌的,分外夸口。保罗所谓的分外夸口(参13节,过了界限的夸口),在这节中又清楚说明了,也就是:以别人劳碌的结果来夸口,以为是自己劳碌的结果。保罗这样说的意思是:他没有以别人劳碌的来夸口;而这正是敌对他的人所夸口的。

  但指望你们信心增长的时候,所量给我们的界限,就可以因着你们更加开展。这一部分很难翻译。RSV和NIV译出来的意思,都是指保罗希望他在哥林多人中服事的范围,能够因他们的信心增长而更加开展。这种服事的开展将表明现存的危机已经终止,使得保罗可以自由自在到别处传道,同时也给他提供更大的支持据点,出去传福音。

  16. 得以将福音传到你们以外的地方,并不是在别人界限之内,藉着他现成的事夸口。在这几章书信写成后不久又写的罗马书中,保罗说到他要将福音传到西班牙的心志(罗十五24),我们应当可以把你们以外的地方当作是指像西班牙一样,向西伸展之地。同样在罗马书中,保罗也表明他“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的心志(罗十五20)。在目前这段经文中,保罗希望在以外的地方传福音,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他盼望他的传道工作不是在别人界限之内,藉着他现成的事夸口。这些话也显示出,敌对保罗的人介入哥林多,他们所作的事,正是保罗自己非常小心避免去作的。

  在结束这节经文之前,我们应当注意到,在现今的世界中,不管以地理环境或不同文化而言,还有很多社区是基督的名尚未被称过的。我们还需要有很多与保罗同样心志的男女,把福音传到这些地方。

  17. 但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虽然靠上帝的恩典,为所成就的事工稍微夸口并没有什么不对(参,罗十五17-18),但基督徒真正可以夸口的根基是有权利可以单独认识上帝。此处(和林前一31)保罗引用耶利米书九23-24的教导,说到智慧人、勇士、财主都不应当以他们的优越条件自我荣耀。但夸口的都应当以他们认识主来夸口。耶稣也教导那七十人同样的功课,就在他们传道回来,连鬼也服了他们而欢喜时,耶稣教他们这功课(路十17-20)。

  18. 在成功时沾沾自喜的危险是:很容易就陷入自我举荐的陷阱中。保罗提醒他的读者(也提醒自己),因为蒙悦纳的,不是自己称许的,乃是主所称许的。悦纳这个字(dokimos)有经过试验后得到赞许的涵意在内。保罗用这个字来描述一个经过试炼和试探的基督的仆人,其价值是经过试验的(罗十六10;参,提后二15)。他用同义动词(dokimazō)来指经过试验的基督徒工人(林后八22)和信徒所作的工(林前三13;加六4)。

  在本节中,保罗的眼光集中在个人事奉最终的评价上面。个人靠自我推荐方式说些什么,或其他人论断什么,都是极小的事。真正算数的是主自己给的称许(译注:与举荐同一希腊文)、(参,林前四1-5)。这是保罗作为使徒劳苦的重点;在这段经文中,可能也暗示保罗在哥林多的敌对者并不是这样。到十三5-7,保罗还会回到通过上帝试验的主题。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