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唐纳圣经注释

马唐纳注释   箴  言   

  壹.简介(一 1 ~ 7 ) 

  一 1  大卫儿子所罗门是以色列王中最有智慧、最富裕和最受尊敬的一位(王上三 12,13 ;四 30,31 )。他说了三千句箴言,但只有一部分保存在本书里。这些箴言从第一章 1 节延续至第二十九章 27 节。 

  一 2,3  第 2 至 6 节告诉我们他为何写下这些箴言。简单来说,箴言提供生活与生命管理的实际智慧。 

  从箴言里,人们可以学做一个精明的人,得到一些实际知识的训诲。他们学到怎样分辨通达的言语,辨别善与恶、有益与无益、有助和有害;也学到什麽是聪明、公义、恰当和可敬。 

  一 4  聆听箴言,愚人变得灵明或机智,少年人得着见识和正当的常识。 

  一 5  智慧人留心聆听箴言,就变得更有智慧,而聪明人却学到怎样管理自己和劝告别人。一卷主要针对年轻人的书,在开始就说“智慧人听见”,不是很重要吗?这就是箴言里所谓智慧人的意思。智慧人是受教的人。他愿意聆听,而不是只会发言。他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通天晓。 

  一 6  本书的目的是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或谜语,那就是深藏於字面里的教训。本书能帮助人掌握智慧言语的意义,以及言语中所包含的真理。 

  一 7  现在我们看见本书的钥节(另参看九 10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或说是智慧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想得智慧,就要从敬畏神开始,要信靠祂并且顺服祂。有什麽比受造物信靠祂的创造主更合理呢?另一方面,有什麽比一个人拒绝神的话,而靠自己的预感来生活更不合理呢?一个人要做的智慧事,就是为自己的罪悔改,相信耶稣基督为主为救主,然後全心全意地为祂而活。 

  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在本书里, 智慧人是愿意并渴望学习的人,而愚妄人就是不接受任何言语的人。他倔强和自负,即使他会学习教训,也要经过挫折和痛苦才学到。 

  贰.所罗门谈论智慧与愚昧的箴言(一 8 ~九 18 ) 

  一.智慧的训诫(一 8 ~ 33 ) 

  一 8  首七章主要是向“我儿”说的话;“我儿”这用语出现约有十五次。在这几章经文里,我们听见为父者的心声,他希望儿子能过着最美好的生活。年轻人听了父亲这些劝告,就能避免一些为愚昧人而设的圈套,能有技巧地处理日常实际的事务。我们生活行事,全有赖敬虔的父母,尤其是敬虔之母亲的影响!博施提醒我们说: 昔日许多伟人能够成为伟人,全赖他们自幼在母亲膝下受到谆谆训诲。试想想摩西、撒母耳和提摩太。母亲的关怀及其属灵的影响力,在这些属灵领袖的生命里,结出了丰富的果子。再想想奥古斯丁、牛顿和热心事主的卫斯理兄弟。他们的母亲若不是在家里以爱的律和基督徒的见证,作为他们日常的指引和感召,大概他们也不会名垂千古。 

  一 9  人若听从父母亲的劝告,就能得到头上的华冠和项上的金链;那是用诗意的方法来指出,一个聪明的儿子若听从父母, 他的生命会得到何等的荣誉,活得何等美好。 

  一 10  一个年轻人的生命若毁了,我们的解释往往是,他结识了坏朋友。第 10 至 19 节生动地描述这个过程。 

  然而,警告的旗帜必要先升起。生活圈子确实四处都有邪恶的引诱。我们必须有勇气和志气,一星期要说上一千遍“不”。 

  一 11  这里,街角的匪帮诱劝我们的年轻朋友参加一次持械行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把受害人击毙。我们的朋友因这些恶棍接受他为匪帮的一员而感到高兴。他们 .. 说:“你与我们同去。”他极可能受到这种大胆而刺激的行为所诱惑。 

  一 12 ~ 14  也许他厌倦受保护的生活, 想做一些“反叛”的事情。这正是一个好机会。那是一件彻底的罪行!突然而暴力的死亡,然後迅速地销毁任何可疑的证据。而最大的行劫动机,当然是在一夜之间有钱起来。他们有许多赃物,足以装满同谋者的房屋。所以他们会说:“别那麽落伍了,你不想发财吗?赃物平均分配。你不会吃亏的。” 

  一 1

  5 , 1 6  但有一个更有智慧的声音说:“我儿,不要这样做。你离开他们愈远愈好。不要参与他们所谓的横财大计。你不会成功的。” 

  “你要了解的是,这些家伙不断追求犯罪的生活,而且行动极之迅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杀人的罪行。” 

  一 17,18  飞鸟有足够的感应去避免任何清楚可见的网罗或圈套。这些人却自害己命,自设陷阱,然後自投罗网。 

  一 19  这故事里有一个教训。那些意欲一夜发财的人,要为他们的贪婪付上生命的代价。凡贪恋财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 这贪恋之心乃夺去得财者之命。 

  这段经文谈及透过暴力行为而致富。但其应用是更广的。包括任何迅速致富的计划,无论那是赌博、赌金独得的博彩,还是投机於股票市场。 

  跟着,我们听见两个声音,向过路的人呼喊。一个是智慧的声音,一个是陌生妇人的声音。虽然智慧在这里以妇人的身分出现,但实际上是象征主耶稣基督。 4 那陌生的妇人却象征世上邪恶和罪恶的引诱。 

  在第 20 至 33 节,智慧跟愚昧人理论,他们愚蠢地以为自己没有智慧也可以生活。 

  一 20  留意智慧是站在策略性的位置上呼喊,以致每个人都能听见她的信息。她在城中宽阔处发声。 

  一 21  她站在嘈杂的十字路口,又站在城门口。因此,事实是我们的主到处向来去匆匆的人发出呼召: 

  在人生拥挤的交叉路上, 

  在各色人种的呼喊声中, 

  在自私的争吵喧闹之上, 

  人子啊,我们听见祢的声音!~罗范克 

  一 22  智慧向愚昧人、亵慢人和愚顽人呼喊。愚昧人是无知的、易受感的人,他们来者不拒地受着各种影响,无论是好还是坏;他们不稳步履,似乎正走向错误的方向。亵慢人是那些藐视智慧之劝告的人;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是神圣或严肃的。愚顽人是那些无意识地拒绝指引的人;他们因自负和固执己见而变得愚顽。 

  一 23  本节可从两方面去理解。 

  第一, 意思可以是: 

  你们既不接受我的邀请,现在就回 

  转过来听我的责备吧。我要用审判 

  的话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并且把你 

  们的前景告诉你们。 

  依着这解释,第 24 至 27 节就是描述他们将来的结局。 

  第二个意思是: 

  我责备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回转和 

  悔改。你们若能这样做,我就要以 

  祝福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并且把我 

  智慧的话指示你们。 

  这里的“灵”大概指“思想”或“心意”。基督确实把圣灵浇灌那些回答祂呼召的人,但这真理在旧约并不如在新约那样清楚地表明。 

  一 24  人生中一个极大的悲剧,是愚蠢地拒绝智慧所发出的仁慈恳求。这就是主在橄榄山上的呼唤,为人类丧失机会而感叹的哀歌:“我多次愿意 .. 只是你们不愿意。” 

  一 25  对於那些轻弃一切的劝诫,不理会智慧所提出、建设性批评的人,智慧感到悲哀。 

  这种固执的拒绝是极不合理的,因为神的命令和警告是为了人的好处,而不是为了神的好处。班豪斯所说的一个故事正阐明这道理。在美国华盛顿动物园里,狮子笼前面有一个铁栏,使观众与狮子笼保持六英尺的距离。可是,有一个小女孩竟然穿过了这铁栏。她的祖父叫她立刻出来,她却故意退後。一只正在等待机会的狮子一下把她抓住,并拖进笼里,最後把她咬死了。根据班豪斯的解释,故事的教训是: 

  神赐给我们的诫命和原则,都是为了我们的好处;神从不因祂的专横,或因为祂不想我们活得有意义而颁下一道诫命。神说:“你们在我面前不可有别的神”,并不是因为祂担心自己的地位或特权不保,而是因为祂知道,我们若把任何其它东西放在祂的前面,我们就会受到伤害。我们若明白这事实背後的道理,也会了解神为何要管教我们。“主所爱的,他必管教。”(来一二 6 )祂不希望我们退後而撞着一只狮子,因为狮子──魔鬼──正在寻找可吞吃的人。 

  一 26  人若坚持拒绝听从,就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灾难与毁灭。这样,智慧就要发笑了。“你们遭灾难,我就发笑;惊恐临到你们,我必嗤笑。” 

  主是否真如本节和诗篇二篇 4 节所说,当灾难临到不敬虔者身上的时候,就会发笑呢?我们若以为这笑声中含有任何残酷、怨恨和惩罚的成分,答案就显然是“不”了。我们应从象征的角度来看这发笑。从充满习语之语言的角度看,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是: 区区一个人,竟然藐视全能的至高者,那是何等荒谬可笑的事,那就如一只小昆虫藐视一个熔矿炉一样。此外也可能有以下这种想法:一个人可以取笑智慧的诫命,或当这些诫命不存在;但当那人收割自己的愚昧,而诫命仍然稳妥不动时,至少对於那嘲笑者来说,诫命似乎是最後发笑的一方──那是正义的笑声。 

  一 27  报应的日子必然临到。人所恐惧的审判要临到他们身上,象狂风一样。灾难 

  象暴风一样咆吼而来。急难、痛苦、冲击、绝望要抓住他们。 

  一 28  那时,人要呼求智慧,但却徒然。他们恳切地寻找她,但却寻不见。他们这才知道,他们不接受光,就是否定并拒绝光,但已经太迟了。他们从前不去看;现在他们却不能看。神的灵不会常常与人竞争(和合本作“不永远住在他里面”,创六 3 )。因此福音的呼吁是迫切的: 

  要及时!要及时! 

  要趁耶稣呼召你的时候, 

  要及时! 

  你在罪中多待一天, 

  天堂大门不再打开, 

  你再呼喊也是徒然, 

  要及时! ~十九世纪不知名作者 

  一 29  圣经对这些藐视者的非难是,他们恨恶智慧的指引,并且固执地拒绝敬畏耶和华。也许他们嘲笑福音只是妇孺之理,根本不能说服他们。他们“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罗一 22 )。约翰福音三章 19 至 21 节也谈到人对智慧的恨恶。 

  一 30  他们生命里容不下神话语的劝诫,当圣经责备他们邪恶的言语和行为时, 他们更嗤之以鼻。他们不惧怕神或神的责备。 

  一 31  他们必须为自己的任性付上巨大的代价,必且饱吃他们自设之计谋的恶果。那是他们自己的错,而不是智慧的错;只是他们不愿意听。 

  一 32  “轻率的人因他们的任性而跌倒,愚蠢的人因他们的漠不关心而毁灭。” (莫法特译本)。每一个人都有自由作出生命中的抉择,但他并没有自由为他的抉择选择後果。神在世上已经建立一些道德原则。这些原则支配每一个选择的後果。神已经连接起来的因果关系,是不能分开的。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